今天是5月的第二个周日,也是全世界的母亲节。朋友圈、微信群、头条朋友的文章里,祝福的话语,回忆的文章充斥耳目。读着欣赏着,眼泪簌簌落下。妈妈已离开我们30年了。在这个节日里我也想说一声:妈妈,我想您了,您在那边一切安好?
怎能忘记,92年4月2日,正在西安上大学的我突然接到家里的电报,“母病危速归。”这5个字似石头一样压在我的心头。我匆忙请了假,向家里赶回。在回家的班车上,我心里一直在嘀咕,母亲向来身体健康,没有生过什么病,怎么突然会病危?我还尽量给好处想,猜测她会在哪儿治疗呢?
当我回到村里的巷子,远远望见家门头上挂着的白布,腿立即有点发软了,头脑忽然像短路了,眼泪汪汪流不停,木木的挪动双腿,好不容易走进家门。家里已忙活开了,人来人往。三爷看见我一把把我拉住,“我妈在哪里?”我边哭边喊。随后看到了北边开间放的棺材,不由得扑上去,拍打着棺材嚎啕大哭……
母亲走的很突然。脑溢血突发,还没来得急送医院就走了。以至于没有老衣,没有遗照。母亲就这样突然离世了,生命定格在62岁里。
回忆母亲的一生,是平凡朴实的一生,是为儿女无私奉献的一生,是吃尽人间苦头没有享受一天福分的一生。
我们姊妹9个,父母亲把我们养活成人就挺不容易的。特别是60年代缺衣少食的年代,为了供养哥哥姐姐上学,母亲常常带着我挖野菜充饥,村子的沟沟畔畔都留下母亲的身影,采摘野枸杞叶子、灰灰菜、蓬蓬菜、苦菊菜等,目的就是为了节省干粮给哥哥姐姐上学带。
那时候,苜蓿是生产队喂牲口的主料,队上有专人看苜蓿,防止有人偷撅。但嫩苜蓿也是绝味的佳肴,村里人的妇女傍晚成群结队去偷撅苜蓿。我家人多劳力少,口粮紧张,母亲也常常参加偷撅苜蓿。记得有一次,母亲撅了一担笼苜蓿,被看苜蓿的人追的急,母亲无路可走,扑通一下跳进村子的河里游到村南,然后绕着回到家。那是农历二月份的时候,刺骨的冷水冻的母亲瑟瑟发抖,但苜蓿没有少,她感到很欣慰。
母亲虽然是个文盲,但对儿女的教育百分之百支持。她常言道只要你姊妹们个个成才,我吃糠咽菜也是甜的。她就是时时处处为儿女做屏障。
在我和弟弟考上大学时,她为了供养我们,和父亲一边种植水果,一边养牛,常常背着背篓给牛割草,村里的沟沟坎坎常常出现母亲的身影,花白的头发,低矮的身躯,在村头来回奔波。
母亲又是一个心底特别善良的人。在缺衣少食年代,虽然自己食不果腹,但只要门口来了讨饭的她都从不会空过的。隔壁的浪浪哥由于家庭变故,精神不正常,有一次跑进我家,抢我家喂猪的猪食吃,母亲看到了立即给他盛了一碗饭。
母亲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她勤劳的精神,善良的品格,为儿女无私奉献的一生都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时时回忆,激励我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母亲的精神品质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