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宣布推进即时通信软件解除对网站链接的不合理屏蔽,9月17日是整改大限。不少网友也早就盼着在微信QQ里逛淘宝、看抖音了。
国家出手,果然见效,9月17日当天,QQ、企业微信、微信,可以局部访问淘宝抖音链接了。
但进一步测试,就发现依然处处受限:1)微信单聊场景下的抖音链接,需要二次跳转,并且不支持二次转发给好友或分享到朋友圈;2)淘宝、抖音链接分享至QQ好友、微信好友,仍需复制口令;3)微信群聊和朋友圈场景,仍无法访问淘宝、抖音链接。
其实,很多人已经从9月13日工信部发布会后各大巨头的表态中,预见到了这个结果。
阿里表示,将按照工信部相关要求,与其他平台一起面向未来,相向而行。字节跳动“呼吁所有互联网平台行动起来,不找借口,明确时间表,积极落实”。
但腾讯的表态却是,坚决拥护工信部的决策,“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翻译过来就是,“放开外链这事容我慢慢来,哪些可以解除屏蔽哪些保留,需要我说了算。”
正所谓你有监管铁拳,我有团团棉花。怪不得有网友评论:腾讯重新定义了“坚决拥护”。
众所周知,此次监管推进互联互通,即时通信软件解除屏蔽网站链接是第一步,而腾讯手握微信和QQ两大国民级应用,用户超过10亿,本应是整改重点。
在国家大政方针面前,腾讯向来紧跟政策,不论是此前投入500亿元启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战略,还是最近增加500亿元资金,启动“共同富裕专项计划”,腾讯扮演的都是带头人的角色。
怎么一到互联互通,就开始扭扭捏捏欲说还休,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很多人容易从表面出发,把这次监管推进互联互通一事理解为普通的商业竞争,不少人也乐见各大巨头之间斗法,阿里巴巴和腾讯当年互相屏蔽、字节跳动控诉遭腾讯封禁等旧闻也再次被翻出热议。
但研究中国政府监管逻辑的人应该知道,政府轻易不会参与企业间的“明争暗斗”,推动一件事往往有更全面的考虑。
数字时代,掌握了先发优势的互联网企业很容易积累起庞大用户,收集大量数据,形成赢者通吃的局面,并在不断发展壮大中走向垄断。做大规模后,很多科技巨头还会利用资本和流量建立竞争壁垒,阻碍创新,甚至明里暗里损害消费者利益。新冠疫情下数字巨头们暴涨的市值进一步放大了人们对垄断数字巨头的依赖,因为这个考虑,欧美国家在近两年启动了对垄断企业的强力监管。
去年12月,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发布《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此后从工信部到网信办,从税务总局到市场监管总局,各部门已经多次强调“互联互通”“反不正当竞争”“生态开放”,这也是反垄断的题中之义。
在9月13日的发布会上,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表示,互联互通是互联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将强化依法处置,对于整改不彻底的企业也将依法依规采取处置措施。
赵志国提到,为帮助企业认识到互联互通的意义,已经采取了行政指导会等多种形式。据了解,近期参加行政指导会的企业包括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百度、华为、小米、陌陌、360、网易等。与会企业都明确表态,严格按标准要求落实。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果有垄断资本阳奉阴违,巧用各种借口对抗监管,试图采取拖延战术,着实有些说不过去。
换个角度看,即使放开外链,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腾讯的难题。
说“不可能”是因为淘宝、抖音,与拼多多、快手,并无本质区别,腾讯能管理好拼多多、快手的外链,自然也能管理好淘宝、抖音的外链。
说“不应该”是因为腾讯的安全防护能力值得信赖,微信的安全防控和平台生态治理能力在业界首屈一指。放眼国外,亚马逊的商品链接、TikTok的短视频链接,都可以在脸书、WeChat内顺畅打开。国内的淘宝、抖音在微信上,也理应如此。
曾经,另一个互联网巨头因为平台上的假货问题被监管关注,选择了强势回应,在当前的大背景下,这种“硬对抗”的策略极不明智,也缺乏群众基础。
腾讯当然深谙此道,当年人民网连续发文批评腾讯出品的手游《王者荣耀》,随后小马哥做客人民网,以“四两拨千斤”的形式将危机轻轻化解。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青少年沉迷游戏依然是大问题,终于逼得监管再次出手。
“硬对抗”易躲,“软对抗”难防。就在9月17日大限前夕,在微信搜索“开放外链”可以发现各种观点,有的预测“恐怕是一场灾难”,有的警告“这事真的急不得”,还有的反问“还能简单地使用微信吗?”
这种对监管的“软对抗”更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