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在银行工作、特别是在信贷科的时候,经常听到各种各样的赞扬。比如长得好看啊,办事认真啊,人品厚道啊,等等等等。
我,全都不相信。
当然,这个藏心里就行了,面子上要过得去,要微笑着谦虚,要道谢,要表示以后一定再接再厉。
是挺虚伪的,但是,这也是职场礼仪。
为什么不信呢?因为我知道,人们对我的赞美,可能是出于真心,但更多的,是因为我的工作性质。
类似于邹忌讽齐王纳谏里面讲的,客户想拿到贷款,有求于我们,所以会特别客气。
我们和确和不少客户的关系都很好,一起吃吃喝喝,相当融洽,特别是经常打交道的领导班子和财务科。记得有家工厂的财务科长,对我特别好,有次专门带了一套衣服给我,说我就像她妹妹一样,觉得衣服适合我,特意买了,也不贵,让我务必收下。
我去问了科长,科长说收下吧,是人家的心意。
那就收下了,衣服是很喜欢,穿了好多年。也买过礼物送那位科长,因为不想占便宜。
后来我进入金蝶工作,也是遇到过很多赞美,但是,我的清醒,一如往昔。
我知道有很多荣耀,是因为平台的缘故,并不属于我。如果我误把平台的光环当自己的能力,脱离了这个光环后,会非常惨。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清醒,我没有放弃过学习。2011年我成为自由职业者,越发展越好,并没有因为离开了大平台而走下坡路,相反,因为摆脱了平台的限制,我拥有了更广大的天空。
2
前天很难过。
接到老朋友的电话,一位前同事走了。去年知道她患肺癌,吓一大跳,她不愿意人去探望,就没打扰。虽然知道走是迟早的事,真发生了,仍是禁不住的难过。她的音容笑貌,如电影一般在眼前闪过,共事8年,有两次都是在同一部门。
生命有时候短暂而脆弱。“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心情落寞。
所以昨天也没心情写更新文章,就当给自己放假。
前天晚上睡不着,就拿了刘震云的《一日三秋》读,看到近一点的时候累了,把书一推,就睡着了。
昨天起来就继续读,直到读完。放下书,仿佛经历了几十年的时光。
好沧桑。
是本好书,或者说,是我喜欢的书。我以前特别喜欢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这本书把时间放得更长,花二娘三千年的等待,但也不是一味地飘,花二娘是虚写,明亮是实写,其实说的是一个延津人的生命历程,还穿插着《白蛇传》这出戏,一个魔幻的世界,但又极熟悉,因为构成魔幻的要素,黄皮子、蛇精、鬼魂、算命的瞎子、道婆……都在现实世界里存在着,河南和山东 几乎如出一辙,而明亮的世界,3岁时母亲上吊,6岁时父亲再婚,小小年纪辗转从武汉回到延津,被李延生收养,因生活费断掉去学炖猪蹄,娶妻、离乡、创业……那也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个体命运,在文字里度过几十年的光阴,看完整个故事,一时间还走不出来。
小说很多时候都比专业书籍更有魔力,看一部小说是看到更大的世界,没有多少说教,就是生活本身,一样的不一样的生活,跌跌撞撞地成长,有些地方,知道是假的,像明亮救出母亲,把附着母亲灵魂的照片扔到江里,母亲从照片中出来,在江中且歌且舞,看得人要落下泪来。
白蛇故事里许仕林从雷锋塔下救出母亲,还高中状元,现实里明亮16岁辍学,去当学徒。但明亮和马小萌,都有野蛮生长的韧性,从延津到西安,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即使是草莽,也不输于金榜题名。
书里写的是延津,但透过延津看到中国。来回不过人情世故,生活艰辛,充满各种算计,情分有时候抵不过钱银,但又不是凉薄到只看钱银。明亮和父亲阔别40年,父亲病了,继母的女儿一封信来,两个人见了面,三言两语就掰扯清楚了,继妹有自己的盘算,明亮愿意接招,但明亮又有着自己的原则,因为知道后母害亲母的鬼魂,所以可以开口叫妈,却不愿意住到父亲家里。
我看着那些文字,仿佛不是看文字而是看电影,或者说,掉进了明亮马小萌的人生,我以前不知道花二娘的传说,看到书尾,才明白是个可笑的悲剧。
书里有《红楼梦》和《百年孤独》的影子,但又不同,这是延津的半世纪孤独。延津这个地方,我没有去过,但因为刘震云的小说,从感觉上非常熟悉。
我读书,往往翻来覆去,看完了,再从头看起,这样可以前后印证。
中午仍是看着书就睡着了。
午睡时做了恶梦,梦到一位病了的朋友。听到自己剧烈的心跳声,扑通、扑通,醒来后恍恍惚惚,不知自己身处何地,仍停留在梦里的担忧中。
起来吃了两块巧克力,喝了杯茉莉茶,定定心。
“岁月如流,平生何几。……朝千悲而掩泣,夜万绪而回肠,不自知其为生,不自知其为死也。”
想起这些句子,的确会忧伤。
然而相比梦中,我还是愿意清醒,因为梦中会无能为力,而清醒的状态下,终究是可以做点实际的事情。
3
今天在微博和头条,转发了抖音号分析师的一段话。
有人问我知道不知道分析师参与过冒险王的网暴,我知道,而且知道分析师因诽谤被李春雷律师起诉,目前应该是在应诉期内。
我没有说认同这个人,只是赞同这段话。很多人觉得,我对很多人很多事不了解,经常贸然发言,遗憾,我了解的情况至少要比来告知我的人多。
什么是理性?
理性是不因人废言。我讨厌一个人,但也有可能赞同他做的某件事说的某句话,不会因为讨厌而全盘否定。我曾经为在28事件中遭受网暴的一个人发声声援,为此还被非议,认为这是扩大恐惧感,事实上,我很讨厌这个人,但这和为之发声是两回事。
我喜欢一个人,也并不会完全支持其看法。人非圣贤,不可能十全十美。再好的朋友,也有可能意见相左。即使是我自己,也不会奢望朋友百分百的支持。
可能也正因如此,目前很多人说28年事件太乱了,非常迷茫,而我没有这种感觉。我觉得走向很清晰,因为我了解很多人的路径,知道他们做过什么事说过什么关键的话,我没有任何崇拜的人,也不迷信任何主播,我同情许敏,但也不会持盲目维护的心理。
不管任何事件,最好的角度都是既宏观又微观。
宏观是俯视视角,可以对全局了然于心。
我喜欢用思维导图分析事情,就是这个原因。
微观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清楚细节。
人间清醒的好处是什么?
当很多人情绪失控进退失据,我还是坚持着自己的方向,过着进取且宁静的生活。
我也不失望,因为根本没抱持希望,人性,自古以来,都是如此,互联网时代,会放大人性的好与坏,看淡点即可,不必存抱着石头沉海的决心。
热肠,冷面,傲骨,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