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些人总有几件事会不经意间住进了心里。
人性中的所有特征往往是因为一件事一个人而愈加清晰;善良.丑恶.自私.大度…
今天就道一个关于善良的故事。
初二那年成绩除英语外各科全是前茅,唯独这门洋文班级垫底是家常便饭。能力平平的父母用尽了全部力量办了休学,去另一个学校重上一遍初二。新学校既远又偏,前两个月住了学校。原本有挑食的习惯,加上食堂伙食实在难以下口,两个月瘦出了猴形。
自己倒无所谓,可急坏了父母,商量一气,决定回家吃饭。于是装备了自行车,下了学就飞奔,虽然路很远,又烂,但有两三个伙伴同行一点没觉得累。无风无雨的日子还好,一到了刮风下雨就头疼了。上午第二节课就犯愁了,十几里路下雨天,真的不想骑一步,虽然家中有可口的午饭。起初遇到这种情况会去小卖部买点副食权当中饭,尔后被人“拉”进了一个小团体。全是因为路远下雨回不去吃饭的同学。
现在还清楚记得那天中午被他们第一次带进那间茅屋的情景。那是一间四处无人家的毛草屋,只有一条一米左右宽的泥巴路通向外面。那天下着雨我们走了十几分钟到了屋前,站在门口的时候我是崩溃的,只看到屋里有个老头,有六七十岁的样子,头发已白,驼背,一身衣服是十多年前的款式,有些脏;屋里是一个通间,床和锅中间只是一个木板钉的桌子隔开着。又饿又气,气这几个同学怎把我带到这里,这能有啥吃的?想爬都爬回去。那几个同学倒是自在,就像到了自家,和老头说了今天几个人,多了一个从城镇来上学的我等等。边说边干活了,有的打水有的涮锅有的烧火,只有我木头似的站在门口不知所措。
老头应该是看出了我的心事,向我招了一下手说“进来啊,面条都是你们自己做的,我不上手”,此刻我没有其他办法只能进门站着。没过多久一个同学端了一碗只有酱油调味的面给我,碗是现在早已不用的蓝边碗,当时饿的发慌,一顿狼吞就吃完了,根本没有吃出什么味,只是觉得香。
老头看我吃完了对其他同学说“帮他把碗洗了,城镇来这上学不容易”,同学们熟练的几分钟就把锅碗收拾停当了。然后领头的给了老头一块钱。在回校的路上他们三个人在筹钱,毎人三毛,说我第一次没要我的,我也顺便问了大概情况;就是刮风下雨天到老头这吃面条,每人三毛钱,自己做,面和其他的都是老头的,虽然只有盐和酱油。同学都称这种拼伙叫“酱油面”。
复读的日子在吃了几次“酱油面”后结束了。又回到了原来的学校,英语起色不大,后来上了一所和自己的付出相对称的学校,进入社会工作生活。
在一次孩子挑食的时候想起了“酱油面”。虽然看似连油都没有的面条是太简单了,但老头只收三毛钱一个人,有时连三毛都没有收齐。我想老头肯定是贴钱的,而我们和老头非亲非故,甚至连老头的姓氏都不知道,至少我不知道。按当时的情景判断老头条件非常艰苦,像个乞丐。
我们从那以后都没有和老头有任何交织,更不要说感谢了。这也是个藏在心里的亏欠,这种亏欠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善良。善良也许很平常,但注定不平凡。勿以善小而不为,我看善无大小之分,知善而行善是种美德。
时过境迁,有很多事已不容追悔,我们要感恩那些“亏欠的人”的最好方法也许就是把善良传承下去,让他更远.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