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诗词课,在浙大一席难求。在校拥有大批粉丝学生,因本名陈强,自己改名为江弱水,大家在校园里遇到他,有人喊“陈老师”,有人叫”江老师”。
他与卞之琳通信相交18年,余光中是他博士论文的评审员,半辈子研究诗词,文人的诗意与学者的严谨兼容一身。
12月19日,#都来读书# 全民阅读计划和浙江大学合办了一场属于贵州湄潭小学生的读书会,抖音携手5位来自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的教授,与当地小学生共读人文经典。江弱水选择带着自己的书作《诗的八堂课》,与孩子们共赏诗词。
做大学老师20多年,中学老师也做过8年,这是他第一次和小学生对话。
诗人带着照相机
江弱水高而瘦,戴一副黑框眼镜,讲话不疾不徐,有股典型的江南文人书卷气。他在课堂上讲诗,如同古人在西湖边娓娓闲话。
这次同湄潭小学生们一起读诗词,他颇费了一翻准备功夫。“虽然对小学生的接受程度我们不能有多大的期待,但也绝不能轻视他们对于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他们的感悟往往会出人意表。”
临行前,他把小学六个年级的课本找来,翻看其中的诗词。他发现,其中的大部分,是诗人用诗歌来记录他所看到的瞬间:有趣的人物和美妙的景色,那些动作、表情、言语、场面、山水、花鸟……古人没有照相机,有的诗人也没有办法研墨伸纸把它们画下来,语言就成了他们随身携带着照相机,将自己的所见抓拍下来,固定在文字里。
于是,诗人们拍下了“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的灿烂场景,录像着“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里的吴音,记录出“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的转瞬变化。
读书会上,他以辛弃疾的词为例,剖析古人带着照相机的效果:“大儿锄豆溪东”是远景,“中儿正织鸡笼”为中景,到了“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可以想象出一个人趴在地上,两个脚还翘起来,调皮地剥着莲子。
这样的记录理念,曾在他的书作《诗的八堂课》中有一脉相承的解读。
人们为什么要有诗?
“人世间,历史上,多少美人的真身被时间销毁了,如梦幻泡影,仿佛压根儿不曾有过。有过的只是那些被写过的,如赵飞燕、杨贵妃,她们艳名甚著,因为被反复书写。这事实可能会颠覆一般的文学原理:不是有了才写,而是写了才有。”江弱水说,这就是诗的存在理由。
诗意与严谨
江弱水半生都在和诗共处。
70年代末,16岁的他进入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读本科,遇到了余恕诚先生,一位业内公认的李商隐研究大家。大学毕业前,他与卞之琳先生通信,鱼雁相交十八年,上百封信件里,二人评价诗人、作品,“甚至于一字一句”。毕业后,他回到故乡小城教书,同时默默做了几年诗人,后赴重庆读比较诗歌研究硕士,又到香港中文大学读博,其学位论文的评审委员之一就是诗人余光中。
任教浙大后,他从事中西诗学比较研究,在课堂上读诗、教诗,是学生粉丝们口中诗意风流的教授,也是诗学领域严谨的学者。
他的课堂,没有花哨的“招数”,只是以平缓的语调读着诗,带着南方口音。一次,在谈到周邦彦的“情似雨余黏地絮”时,他让学生好好念,寻问嘴唇是否无法大张一直处于黏着的状态,配合诗中的“黏”字是否很妙。学生尝试后惊觉,原来诗还可以这样品味。
给硕士生上的《中国现代诗史论》,江弱水每隔两三年就会更换内容,在课堂上分享自己读诗、写诗的新的研究心得。2015年的秋学期,一共八次课,他每节课讲足三小时,学生录音整理后,发现每次差不多都有近一万字文稿。随后,江弱水又将这些文稿进行了润色,出版了《诗的八堂课》。
在《诗的八堂课》一书中,江弱水挑选的题目都令人耳目一新:博弈、滋味、声文、肌理、玄思、情色、乡愁、死亡。在第一讲“博弈”中他谈到,诗人可分为灵感和技艺两派,前者是赌徒,比如李白。大诗人来一首,摇笔一写就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成青丝暮成雪。”不得了,骰子一抛都是六六六,牌儿一翻都是同花顺!你要说李白还得打腹稿,还得皱着眉头苦思冥想,大家便会看低了他。
“世人欣赏的是捷才,喜欢的是快钱。赌徒的胜利来得容易,人情好逸恶劳,所以大家都愿意做那个买彩票中巨奖的幸运赌徒,你胼手砥足节衣缩食挣下一大份家业,头上是没光环的。所以李白容易被神化,什么御手调羹、力士脱靴、水中捉月等等。杜甫就没有人神话他。”李白和杜甫是江弱水常讲的对象,但今年他出了另一本诗词品鉴录《指花扯蕊》,李杜之外,还讲了苏轼、李清照、辛弃疾、龚自珍、苏曼殊,直到鲁迅,看上去东拉西扯,却在探讨奇情异想的诗词之秘。
他觉得,中国文化一直重视诗教。几乎每个人从"春眠不觉晓"、"白日依山尽"、"低头思故乡"开始,接触了许多诗词。诗的感动,会陪伴一个人一辈子。江弱水说:“一般人对日常事物都麻木了,诗歌就是唤起人们对日常事物所拥有的魅力的重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