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农村殡葬改革目前仍然在试点期,所以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和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区,土葬仍然存在,在农村土葬出殡当日,送葬的队伍要抬着棺材去墓地进行安葬。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去到外面的城市打工,农村平日里只剩下了留守老人和儿童,但一旦农村有老人去世,在外地打工挣钱的农民宁愿不挣钱也要回农村帮忙抬棺材。
农村老人出殡,农民工为何大老远跑回去抬棺材?
关于这个问题,背后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农村传承下来的殡葬习俗。
千百年来农村的殡葬习俗不断传承,即使发展到了今天,在出殡当天仍然要由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抬着棺材去墓地,以前在农村道路没有硬化的条件下,碰到下雨和下雪的天气,整个抬棺材的队伍可达三十人之多,因为农村殡葬习俗中讲究,棺材从主家抬起的那一刻,一直到墓地,不管路况有多难走,也不能让棺材落地,落地被视为不吉利,其实这也是“死者为大”的一种体现。
所以在曾经农村道路情况差,碰上极端恶劣的天气,出殡的时候全村人都会去参加,所有的青壮年哪怕没有抬棺材的位置(人太多),也会一直随着抬棺材的队伍去送葬,中途有人不堪重负的时候,就能够及时换人,避免出现棺材落地的事情。
现如今,为了保持“棺材不落地”的殡葬习俗,即使是路况非常好,也没有极端恶劣天气的影响,出殡的队伍仍然是排起长龙,抬棺材的人只能多不能少,多出来的人充当预补队员。本身农村留守的青壮年劳动力非常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外地打工的农民工不回家,很可能面临无人抬棺或者中途抬不动的问题,所以在农村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无论谁家有老人去世,全村的青壮年劳动力都要回家抬棺材。
有人可能会说“如此费劲,为什么不用车拉着去墓地”,在农村如果一家人在出殡的时候用车拉着棺材去墓地,会被同村人所看不起的,也间接证明主家在村里的为人处世中,有很大的问题,说白了就是主家人品有问题,被全村人看不起,是非常丢人的事情。
第二个原因:农村淳朴的民风和生活氛围,这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羡慕不来的。
生活在农村,更像是生活在一个“大家庭”,虽然平日里大家都是各自过自己的日子,但是一旦谁家有事,周围的人就会快速响应,这种生活氛围是一种无声的默契。
关于农村红白喜事,有这样的讲究,叫“红事不请不来,白事不请自到”,意思就是说除了喜庆的事情需要挨家挨户地请人,遇到丧事的时候,全村人都是主动前去帮忙,而且不论在忙什么事情,在哪里打工,都是无条件地立刻往回赶,哪怕回到农村只待一天,也是必须要回去的。
在这样淳朴的民风和生活氛围里,农村人的团结是一种非常特殊且珍贵的情感,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很难拥有这样的邻里关系,因为城市本身不具备这样的氛围,很多生活在单元楼里的邻居相互之间连认识都不认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客观原因,那就是每家每户都有老人,每个人未来都要变老,任何人都无法逃脱自然规律,所以农村葬礼上,大家主动前去帮忙,看似是给别人帮忙,其实也是帮自己。只有相互坦诚的帮忙才能让农村淳朴的民风和生活氛围代代相传。
总结:其实现如今的农村生活中,同村村民之间的交流本身已经越来越少,大家都在忙着搞经济,很多人常年在外面打工,很少有机会能够聚在一起,所以在农村老人出殡的时候,大家从四面八方的外地城市赶回来,在帮忙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交流生活和联络感情,虽然耽误了挣钱,但是增加了同村村民之间的互动机会,在文中我有提到“生活在农村,更像是生活在一个大家庭”,全村每个人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共同维护这个大家庭是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愿美好的村民情谊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