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陟县基层组织改革进行时
武陟县总人口74万,其中青年人口20万,流动青年8万,团武陟县委根据新形势下青年流动性特点,探索创新 “1+15+N+X”网络化组织体系,改革团的基层设置方式和运行机制,将武陟籍返乡大学生等团员青年群体凝聚起来服务家乡中心大局。
县级主导,突出“1”的抓总作用
按照“振兴家乡、服务中心、共青团主导、团结重点”的原则,以“热爱武陟、回报家乡”的家国情怀为思想引领,以团县委班子成员、团代表、县重点部门青年、创业青年为构成人员成立20人的武陟县思源振兴家乡工作专门委员会,牵头建立和发展由共青团发挥主导作用的外围组织,巩固加强团在基层的“三力一度”。
乡镇主推,突出“15”的主体作用
为使团的设置方式和运行机制延伸到基层,进而实现县乡级思源振兴家乡工作专门委员会一体化常效运作,在全县15个乡镇街道参照县级设置方式成立了10-15人的乡级思源振兴家乡工作专门委员会,夯实横向覆盖、纵向联通、普遍联系青年的多层次组织力,更好地组织、服务、引领广大青年为家乡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搭建载体,精心设计“N”个项目
根据时段热点及青年聚集方式,县乡两级团委一体化纵向联络,动态设计阶段性和长期性工作内容,创新团的其层组织形态,在县乡专委会直接联系的青年群体中按照实际工作项目成立若干工作项目队(例如防汛抗疫服务队、黄河文化传承志愿宣传队、环保巡河小队、电商助农小队、支农支教小队等青蔓乡间志愿服务项目队和险重志愿服务项目队),因地制宜、因时设置成立团组织主导的青年组织,提高组织动员穿透力和有效性。
多元覆盖,吸纳壮大“X”的力量
围绕全县中心任务,分行业、分专业、分层次招募青年志愿者参与,遇到全县性重大任务和突发事件,迅速组织动员,通过微信、微博,第一时间向全县广大青年发出倡议,发动招募令,县乡村纵向到底、各行业横向到边,全面覆盖,多渠道招募志愿者,将数以千计青年集聚至团组织周围,闻令而动,向党而行。
高效实施,激发 “三力一度”新动能
“1+15+N+X”网络化组织体系的构建,拓宽了团的组织设置方式,巩固加强了团在基层的“三力一度”,特别是在黄河文化宣传、防大汛、战疫情的重大工作中精心组织实施、凸显体系作用。
01 聚焦引领力 提高站位 增强黄河文化宣传贡献度 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引领青年志愿者做好河小二、河小企、河小文、河小青等系列“河”字号项目,在沿黄7个乡镇街道依托“1+15+N+X”组织体系挖掘社会资源,从青年中找帮手,深入宣传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全力推进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进一步叫响“中国黄河文化之乡”品牌,自觉扛起黄河文化传承的历史责任。 02 聚焦组织力 主动作为 增强防汛抢险救灾贡献度 | |
汛期武陟县普降暴雨,沁河涨水漫滩,城区内多条道路严重积水,防汛抢险救灾形势严峻复杂,团县委针对险情,在县委的统一部署下,闻令而动、积极作为,依托“1+15+N+X”组织体系,迅速组建17支青年防汛突击队和志愿服务队,500余名青年志愿者以“我们的家园我们一起保卫”为行动口号,勠力同心,共克时坚,筑牢防汛抢险青春堤坝。 03 聚焦服务力 闻令而动 增强县域疫情防控贡献度 | |
面对疫情,团县委发出招募令,集结2500余名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全面参与疫情排查防控。 团县委联合宣传部、武陟抖音联盟、融媒体中心对抗疫典型全面报道,共发表5篇微信公众号信息,27个视频,其中的22篇被省市县媒体报道。团县委整合社会资源为疫情防控所有大学生志愿者免费办理人身保险,筹集1000份包括消毒凝胶、毛巾、口罩、小红帽、书包等物资的爱心礼包慰问志愿者,对表现优秀的200余名大学生将向其所在学校寄送表扬信,疫情一线推优入党,激励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同心抗疫,在抗疫前沿筑起青春战疫长城。 |
作者:团河南省委组织部(基层组织建设部)
编 辑 | 纪腾虹(云南民族大学)
校 对 | 新媒体小组
统 筹 | 胡同洲
审 定 | 杨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