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西方媒体总是鼓吹中国在第三世界国家扩张影响力,散布所谓的“中国威胁论”。英国媒体这一回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一篇别有用心的报道被很多海外网友一眼看穿。
报道截图
这篇发布于11月20日的报道聚焦加勒比国家巴巴多斯,题为《小英格兰?早不是了,巴巴多斯正在成为“小中国”》。是不是只看题目就已经“有内味儿了”?
2015年11月27日,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缓缓驶进巴巴多斯首都布里奇敦港时,海军官兵在甲板列队站坡
巴巴多斯面积大约430平方公里,17世纪初沦为英国殖民地。虽然巴巴多斯1966年独立,但仍然是英联邦成员国。再加上殖民期间受英国文化影响深厚,巴巴多斯有时被称为“小英格兰”,这让英国人对此地总还抱有些特殊情结。
这或许是记者马修·坎贝尔在巴巴多斯遇到不少中国人时心态复杂的原因。他在报道中写道:“中国工人不远万里,在烈日下劳作,将原本是海盗肆虐的岛屿改造成酒店和疗养院,目的就是在这个原来被称为英属西印度群岛的地方扩张影响力。”
那么先让我们来看看
英国在巴巴多斯做过什么?
加勒比海的贩糖贸易
18世纪的加勒比海上,英属殖民地西印度群岛(诸如巴巴多斯、牙买加),种满了甘蔗用来制糖。
1650年代,英国每年从巴巴多斯进口5000吨糖。1655年,这个数量增长到了8000吨。17世纪最后40年,英国糖进口量翻了4倍,1700-1740年又翻了3倍,到1770年又翻了2倍。而巴巴多斯的岛屿面积只有430平方公里。
1640年末,一年约有100只船抵达巴巴多斯。船舶四处漂流,适合传播疾病。船舱拥挤,卫生条件又差,且食物短缺。欧洲人带来天花和流感,西非奴隶带来黄热病、疟疾和新的未知传染病。西印度群岛本身又有热带流行病。
殖民地的镇子通常布满垃圾和排泄物,这些都成为野狗、秃鹫和老鼠的食物。尸体被直接丢入镇子附近的沼泽,污染水源。再加上酷热、湿气大、多样的昆虫宿主,让小镇成为了瘟疫的天堂。
1648年末,巴巴多斯岛上2.5万人里死了6000人。接下来的150年内,1/3的白人在抵达殖民地后的3年内去世。
制糖产业一开始就跟奴隶制挂钩。巴巴多斯的糖业兴起以后,20英镑可以买到一个女奴或者一个儿童奴隶,一个5年任期的爱尔兰仆人价格则是40英镑。但奴隶属于财产,奴隶主也拥有奴隶的后代,只是奴隶的孩子在巴巴多斯岛上的存活率很低,仅约7.5%。
17世纪英国的人均预期寿命是35岁,在巴巴多斯是10岁。
而奴隶的遭遇更凄惨。在他们从西非被运到加勒比海岛的过程中,1/4的人会因脱水或疾病去世;到了巴巴多斯等西印度群岛的岛屿,3年内再死掉1/3。种植园主因此每年都要更换5%~8%的奴隶。但这不仅仅是因为疾病,更可能是奴隶遭受的虐待。
仆人和奴隶,早上6时开始工作,在9-10时之间有半小时的早餐时间,中午有1~2小时午休时间,日落则停止劳作。
18世纪中期,在长达60年的甘蔗种植之后,巴巴多斯的土壤元气大伤。在奴隶数量增加了1/3的情况下,甘蔗产量却下降了20%。
巴巴多斯在贩糖贸易中的地位,逐渐被牙买加取代。
在18世纪最后几十年,西印度群岛上的甘蔗种植主纷纷回到英国,转而将产业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经理人不诚实,且善于盗窃,再加上连续的自然灾害,比如飓风、干旱、虫害,都将这一批种植园主的事业推上绝路。
到了1787年,巴巴多斯岛上的大部分种植园主的产业,都在伦敦、利物浦、布里斯托被抵押。
坎贝尔还在文章中借一些当地人的嘴表达对中国的“担忧”,称很快巴巴多斯就会成为“小中国”,却闭口不提英国对巴巴多斯曾经的迫害。
中国在巴巴多斯做了什么?
这篇报道“体贴”地制作了一张示意图。而就是这张示意图,让整个报道“翻了车”。
示意图中列举了一连串中国和巴巴多斯合作项目:
·在当地一所大学建设一家孔子学院
·在当地的苏格兰区修建道路
·为受飓风影响无家可归的人修建房屋
·修缮巴巴多斯国家体育馆
·建造一家酒店和疗养院
·升级下水系统
·捐赠3万剂疫苗
·捐赠一艘海岸舰艇
·向巴巴多斯销售30辆电动公交车
报道发出后,受到网友一致嘲讽。
网友评论说:“明明是反华宣传,却让人看到了中国的了不起。”
这条犀利吐槽发出不久,已经获得超过3000转赞评。
一位网友评论说:“建造基础设施、道路,扩建大学,为无家可归者建房,提供环保交通方式,而西方国家还想让你相信这些都是坏事,这些明明是中国从非洲到加勒比地区都在展开的人道主义行动,真美好。”
另一位网友评论说,他们发表这样一篇报道,想说明住宅、新能源公交车和疫苗都是坏事,仅仅因为这些来自中国。
还有网友则直接精准点出了某些人的心理:“只要我们不喜欢的,就肯定不能是巴巴多斯独立自主做出的决定。”
为了这篇报道,坎贝尔还采访了巴巴多斯总理米娅·莫特利。莫特利直截了当地表示,英国作为前殖民者什么都没给巴巴多斯,中国却给予了许多帮助。
“后殖民时期的巴巴多斯就像一个把坏房客驱逐了的房东,只不过,房客在走前把窗帘、窗户、灯和门都拆走了。那么我们就得想办法用仅有的一点钱把门窗装回去,而这正是中国发挥作用的地方。”
为何如此讨好中国?巴巴多斯总理当场回击BBC女记者
今年,巴巴多斯首位女总理米亚·莫特利在接受BBC记者采访时在被问到为何如此“讨好”中国时,莫特利称,我们和中国建交44年了,你们无视中国在世界各地扮演的重要角色,却总把我们当作棋子来看待,这是不真诚的。
而有关中巴合作,中国驻巴巴多斯大使延秀生早些时候在巴媒发表署名文章称,作为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国家之一,巴巴多斯一直以来是中国的真朋友、好伙伴。中国愿和包括巴巴多斯在内的所有伙伴国家共同应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力所能及地提供新冠肺炎疫苗等抗疫物资援助并在后疫情时代进一步加强务实合作。
巴巴多斯人民的心声,某些人听到了吗?
来源:共青团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