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共有26个儿子,第四个儿子朱辉在朱元璋黄孙周润瑜的削藩压力下,加上自己的野心,展开了郑南的兵役,建文帝周润阳踢了黄位。
登基后,朱棣天子守国门,南征北战,励精图治,开创一番大业,史称"永乐之治"。
但是,有个问题,在朱棣当年起兵北疆,朱元璋的其他儿子,也就是朱棣的兄弟们,都在干什么?
▲朱元璋画像
一、朱棣的三个哥哥全部病死,两个弟弟夭折
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已经是各藩年龄最长的,比他大的三位哥哥(太子朱标、二哥朱樉、三哥朱棡)均已经病死。
皇长子,也就是太子朱标,没活到四十岁就病死了。原本朱元璋是将皇位传给他的。在朱元璋称吴王时,便已经将其立为世子,悉心教导。
朱标为人宽厚,在弟弟面前也颇有威望,如果不是早故,估计朱棣也就不会篡了江山,很可能后世的历史都要改写。
▲朱棣画像
朱棣还有两个弟弟:九弟朱杞、二十六弟朱楠夭折,还未来得及上封号。
二、朱元璋吓死一个,自己作死一个
朱棣的八弟朱梓,在因为朱元璋在清洗功臣时,在锦衣卫的帮助下,干掉了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任宰相胡惟庸。胡惟庸一案牵扯众多,朱梓也受到牵连。
他非常惧怕朱元璋,朱元璋召见他,他误以为要被父亲清算,与妃子一起自焚了。
▲锦衣卫(后世形象)
十弟朱檀,谥号为鲁荒王,就知道他有多荒唐了。他迷信道教方士,服食金丹,然后就中毒死了……当时还不到二十岁。
因为行为实在有些荒唐,朱元璋一怒之下,在其谥号中加了"荒"。
▲靖难之役地图
三、建文帝削藩,废了五位藩王,一死
建文帝的削藩,可不说口头说说,而是真刀真枪地干。他先从实力较弱的藩王下手,在朱棣起兵前,已经有五位藩王被废。
朱棣的五弟朱橚,据史书记载是朱棣的同母弟(但有史学家对朱棣的生母有争议),所以建文帝害怕他支持朱棣,将其废为庶人后,徙云南蒙化;
▲建文帝画像
七弟朱榑,被建文帝废为庶人,禁锢在京城。
十二弟朱柏的结局最惨。朱元璋去世后,朱柏十分悲伤,已有弃世之意。但建文帝在削藩过程中,没有放过他。朱柏被人指控意图谋反、伪造宝钞。建文帝派兵将其宅邸包围后,朱柏自焚,以死明志。
▲明太祖南京城
十三弟朱桂,因为性格暴躁,被建文帝贬为庶人。
十八弟朱楩,被西平侯沐晟指控有诸多不法行为,被建文帝废为庶人,远徙漳州。
▲明孝陵平面图
四、朱棣六个弟弟年龄小,被建文帝控制
朱棣起兵时,还活着的,最小的六位弟弟,因为年龄太小,尽管被封王,但是没有就藩,还在南京城。
他们是二十弟朱松、二十一弟朱模、二十二弟朱楹、二十三弟朱桱、二十四弟朱栋、二十五弟朱㰘。
▲南京城
也多亏他们年龄小,建文帝削藩的时候不涉及他们,严家看管,好吃好喝招待便是。朱棣起兵也不需要他们的支持。所以,他们在残酷的皇家,基本都是善终。
至此,已经说完了十八位藩王,他们在朱棣与朱允炆之间的较量中,基本上没有发言权。剩下的七位藩王,在当时有权有兵,他们的态度,对于朱棣和朱允炆来说,都很关键。
五、有四位藩王持中立态度
朱棣起兵时,对大部分的兄弟要求不高,别添乱,保持中立就行。当然能支持更好。其中有四位弟弟就保持了中立。
▲明初藩王分封图
六弟楚王朱桢,就藩武昌,实力强劲,不过选择的是中立。朱棣登基以后,对他的待遇还不错。
十一弟蜀王朱椿,就藩蜀地,这里一直交通不便,没有参与其中,后来的待遇也不错。
十四弟肃王朱楧,原本就藩甘州,但是因为自己的封地过于偏僻,便向建文帝请求"搬家",当时正忙着交接,没时间参与……
十六弟庆王朱栴,就藩时间很晚,在藩王中属于实力较弱的,也没有实力参与靖难。
▲大明宝钞
六、被建文帝要求支持的藩王一位
朱棣的十五弟辽王朱植,九大塞王之一,实力强劲。因为与朱棣的封地不远,建文帝担心其支持朱棣,便将其调回南京,迫使其支持建文帝。
后来,朱棣成功登基帝位后,曾埋怨他没有支持自己,并对其进行了打压。
▲刚建好的紫禁城复原图
七、"墙头草"藩王一位
朱棣的十九弟谷王朱橞,可以说是投机家。
在靖难之役刚开始的时候,明显朱棣势弱,他明确支持建文帝。
但后来,朱棣一路南下,终于打到了南京城,他与李景隆共同投降,并打开了镇守的南京金川门,让朱棣进城,史称"金川门之变"。
朱棣夺得天下后,他还意图谋反。当然,最后的结局比较惨,死于狱中。
▲南京城
八、被迫支持朱棣的藩王,一位
在朱元璋分封的各位藩王中,北方边境的几位藩王实力最强,被称为"九大塞王"。其中的燕王朱棣,与宁王朱权的实力,还在其他塞王之上。
根据史书记载,朱棣的这位十五弟朱权,有"甲兵八万,战车六千",鼎鼎大名的"雇佣军"朵颜三卫,便在其控制之下。
在朱棣起兵时,宁王很想中立,但实力确实不允许。朱棣趁其不备,控制了宁王,一起收编了他的精锐。如果没有这部分力量的加入,朱棣能否打赢,还真不太好说。
但是宁王的后半生,过得并不舒服,朱棣当年许诺他的大饼,他基本上一块都没吃到。
▲朱元璋《雪竹》
综上,在朱棣起兵时,朱元璋的二十六个儿子中,已经去世的有八位,被建文帝废掉的有五位(包括前面去世的一位),年龄太小没有就藩的有六位,保持中立的藩王有四位,被迫支持朱棣和建文帝的各一位,墙头草的一位。
参考资料:《明史》、《朱元璋传》(吴晗版)、《朱明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