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位于云南中东部,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四季春天。
得益于气候、土壤等自然因素,非常适合种植优质鲜切花。到2019年,全市花卉种植面积达8.2万亩,产值33亿元,其中鲜切花3.94万亩。生产盆花1684万盆,药用花卉金银花2100亩,工业用花卉除虫菊3400亩,食用花卉主要有茉莉花7500亩、玫瑰3600亩。产品销往全国各大中城市,并出口俄罗斯、日本、澳洲、韩国、东盟、欧盟、阿盟国家和地区,玉溪已成为云南鲜切花、盆花、种球、种苗重要生产地,花卉产业已发展成为带动农民强劲增收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春节前后历来是花卉销售的黄金季,花企花农每年都会为此准备大量的花卉产品。然而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斗南花卉市场关闭、物流停运,花企花农美好的期待破碎了,疫情下的鲜花市场遭遇了有史以来最难熬的“黄金季”。
在疫情来临时,
花企花农采取了
哪些自救措施?
当疫情阴霾渐散,
花卉产业将会有哪些变化?
在疫情带来的阵痛过后,
痛定思痛的花卉产业将
如何探索转型发展,
从而获得新生。
受疫情影响,花开花谢都任由它在棚里,这是种花人的无奈。
种花人的阵痛
为情人节筹备的花一枝也没有卖出去,冷库已经塞满了玫瑰,而棚里的花只能任由它烂在地里,眼前的一切来得太突然,这让红塔区研和街道宋官社区的程瑜花卉遭受了种花以来最大的一次重创,负责人丁勇欲哭无泪。“一年到头我们就期待这一水花卖个好价钱,没想到遇到疫情,我家的15亩红玫瑰一枝也没有卖出去,今年的损失约在25万元。”说起今年的情况,丁勇不禁一阵阵叹气。
受疫情影响,花农的遭遇大多相似。红塔区高仓街道梁王坝社区的花农李文华种植了13亩草花,共计10多个品种,受疫情影响,今年1、2月份基本没有出货,损失在20余万元。“往年我们一个月可以卖十二三万元,但是今年从1月到2月底,我们的花基本都没有卖出去,今年像我们这样的花农,说起疫情带来的影响就只想哭了。”李文华无奈地说。
除了花农受损,花企的遭遇也一样。玉溪紫玉花卉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玉花卉”)开春季主打盆栽月季、多肉,近期随着市场的逐步恢复,正在集中出货。提及疫情带来的影响,董事长段家彬告诉记者,公司去年底开始筹备,铆足了劲想在情人节冲上一把,但是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为今年情人节准备的盆栽月季无法出货,单是盆栽月季就让他损失了150余万元。“我们精心准备的盆栽月季最终没能卖出去,一部分进行二次剪顶养护,一部分只能扔掉。”段家彬说。
云南云秀花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秀花卉”)主打的盆栽绣球也损失惨重,董事长段金辉告诉记者,公司的盆栽绣球从去年1月开始进口种苗培育,到最后能够销售时需要330天,但是今年刚到卖花的时候出现了疫情,有20万盆没有卖出去,造成经济损失500多万元。
在红塔区大营街街道赵桅社区,能看到云南探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探花农业”)的冷库旁还堆放着枯萎的玫瑰。公司总经理霍森说,今年遇上疫情,公司在情人节期间的销售额与往年相比,百分之五都不到,今年前四个月的销售额估计不到往年的百分之十。
玉溪梁六花卉专业合作社有110家会员,据合作社社长郭启洪介绍,受疫情影响,合作社400多亩非洲菊年后基本没有采收,由它烂在地里,100余亩玫瑰最终全部扔掉。
据市农业农村局相关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花卉企业因终端市场消费锐减、运输困难等因素,导致花卉量和价格齐跌,我市花卉企业几乎都遭受了巨大损失。通过对云秀花卉、通海锦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海农业”)、云南洋丽人花卉有限公司等26户企业的调查,截至2月底,户均滞销损失近百万枝。
4月14日,在位于玉溪市通海县河西镇的云南云秀花卉有限公司加工车间里,工人正在分拣包装鲜切花。
困境中的探索
疫情下的这个春天,对于花卉产业来说不是一般的寒冷,困境中的花卉企业一方面在政府的扶持下逐渐恢复,一方面也在积极探索自救之路。
调整花卉出产期
据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科长张志军介绍,为尽力挽回损失,市农村农业局对花卉企业及种植大户进行技术指导,通过修剪、施肥、用药、控温等措施调整花卉的出产期。市农科院、市农技推广站花卉专家在疫情期间,深入部分花卉企业了解花卉生产销售情况,并对花卉如何延长花期和调整生育期进行现场指导,切实把疫情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直播带货
在花企花农探索自救之路中,电子商务在此时乘势而上,直播带货为他们挽回了部分损失。
3月3日,京东云玉溪基地联合京东物流、京喜开启的助农计划,走进大营街街道赵桅社区的玫瑰花种植基地,网络主播滔滔不绝地在线上大力推荐着当地的玫瑰花,当地村干部也一道上阵带货,顾客通过网络不断下单。“通过这种直播带货的销售方式,解决了我们眼下的问题,今天我们接受的订单有4万枝。”云南花趣花业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花趣花业”)负责人曾小刚说。借助京喜直播平台,曾小刚看到了希望。
4月8日,在云南锦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里,公司总经理李晟正在花卉包装间进行网络直播,他不停地与网友互动,展示着不同的花品,而他身后的工作人员一直在忙着进行分拣、包装,一个个订单就在他与网友的互动中生成。
李晟说,与直播带货结缘纯属自己无意的尝试,他一开始想通过抖音展示创业的生活,到今年2月,受疫情影响,他开始尝试在抖音平台做直播,刚做直播的第一天就有人来买花,当天成交了3单。尝到甜头后,李晟来到基地进行直播,一边包装花朵一边向网友推介自家的鲜花。疫情期间,靠网络直播和淘宝电商平台,他解决了部分滞销的鲜花,挽回了一半的损失。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除了直播带货,一些规模较大的花企也在积极开拓其他销售渠道,他们把目光放向国外,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云秀花卉和锦海农业正是在疫情期间着力开拓国际市场,并取得良好成效。
“国内疫情很紧张的时候,我们每天向泰国发送3到4车鲜切花,疫情期间对鲜切花的影响不算大。”段金辉告诉记者,自去年开始,公司开始探索开拓国外市场,如今已经开拓了泰国、越南市场,下一步将继续扩大市场。
与云秀花卉一样,锦海农业在疫情期间也积极探索,打开了国外市场,疫情期间每天向越南发送2车鲜切花。“正是因为疫情期间国内市场都关闭了,我们就想办法开拓国外市场,2月我们的出口产值达1000多万元。”公司总经理董春富说。
同时,云秀花卉还积极整合批发商资源,做简易包装,打造城市仓储,改变传统销售模式,从基地直发到终端市场。而锦海农业也在探索社区团购,改变传统模式,让鲜花从基地直接到终端客户手中。
可视花田销售
此外,锦海农业打造的可视花田销售模式在疫情期间受冲击程度并不大。据董春富介绍,可视花田是公司立足技术产品优势,将互联网、现代视频技术等进行整合,向消费者提供一个新颖的花卉产品消费模式,顾客在任何地方都可通过可视平台看到自己预订玫瑰花的生产、管理全过程。
锦海花卉打造的可视花田
疫情后的思考
而今,国内疫情阴霾渐散,复工复产如火如荼。在疫情阵痛下,无论是职能部门还是花企花农都在理性思考、积极探索,逐步转型升级花卉产业链。
种植端
处在花卉产业链的上游——种植端,改变集中上市和增加多样化种植是此次疫情带来的教训之一。紫玉花卉董事长段家彬分析,众多花企花农都将宝压在情人节,无论是鲜切花还是盆栽,大家都赶在开春季集中上市,疫情恰巧在此时出现,所以给大家带来重大损失。那么疫情后,种植端就应该吸取教训,一方面应该调整花期,改变集中上市,一方面要发展多样化种植。以紫玉花卉为例,其将发展观叶植物种植,增加花品种植多样性,让上市时间均匀分布,不集中抢在某一季,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一个热季的损失而造成难以弥补的亏损。云秀花卉董事长段金辉也表示,疫情后大家要思考的是让鲜花均匀上市,让顾客全年都能买到花,不论种植什么品种,应该避免集中采收。玉溪梁六花卉专业合作社社长郭启洪坦言,分季分批上市将能避免突发的风险,这也是此次疫情带给花企花农的一大启示。
此外,花企还应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花品质量,打造特色品牌。在疫情中,段金辉看到,提升花企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在风险中凸显竞争力,要进一步打入国际市场,自身的标准化建设、科技创新力、品牌打造都很关键。董春富坦言,只要自己有新的品种,国外市场就可以走,因此企业要着力加强科技创新,打造自己的独特产品,这样才能更好地开拓广阔的市场。
在张志军看来,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自主研发方面,仅靠企业、农户摸索经验自主研发是不行的,且目前企业、事业单位进行正规试验种植又很少。只有开展院企合作以及与外企合作,不断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开发本土品种,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才是花卉产业发展的根基。研究出一套适合玉溪土壤、气候条件的优质高产花卉种植技术是提高种植效益的保障。
销售端
在花卉产业链的销售端,疫情后将开启多元发展。受疫情影响,斗南花卉市场的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关闭,探索新销售渠道成了疫情期间花企花农的自救之路,电子商务逐渐升温,很多花农寻求和销售平台直接对接,并开始学习线上销售技能,鲜花供应链得以优化,销售渠道也进一步拓宽。
花趣花业的曾小刚分析,疫情期间,众多花企花农都在探索网络销售渠道,这种销售模式跳过了传统的实体花店,可以让鲜花直接从花田到家庭。锦秀农业的李晟在疫情中大胆尝试电子商务,挽回部分损失,这让他看到了电子商务发展的希望,他认为在未来的销售中,从基地直接到客户将是一个趋势,而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人们的消费习惯也会发生改变,消费者也越来越习惯于从线上买花,这无疑有助于鲜花电商加快拓展市场空间。
经历疫情,规模较大的花企开始探索基地直供模式,无论是云秀花卉的城市仓储还是锦海农业的社区配送,它们都在积极探索从基地到终端客户的模式,也就是基地直供。探花农业的霍森认为,此次疫情对以批发为主的销售群体影响很大,一些小的批发商可能会在这次疫情中被淘汰,基地到终端客户成了花企探索的一种趋势。
紫玉花卉近期正在集中出货
疫情是一场对花卉产业的考验,
它在带来挑战的同时,
也伴随着机遇。
我们相信,
疫情对其造成的影响并不会太久,
玉溪花卉产业将迎来更美好的未来。
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熊长青
编辑:王鹏
校对:申倩
审核:徐凤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