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杨香华教授为学生解释水流作用形成的壶穴地貌
北湖小学 老师教学生打太极
吴家山一小 合唱团在排练
武汉中学学生自主管理
晴川初中学生做水生态调查
□楚天都市报记者 肖杨 张裕 向一帆 郭会桥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 黄士峰 萧灏 实习生 聂威 通讯员 章帆 李季 朱琳 王桃香 聂鹏
什么样的校园才是文明校园?如何创建文明校园?近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决定,授予641所学校全国文明校园称号,我省有23所学校获此殊荣,其中武汉市有5所学校,分别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中学、武汉市晴川初级中学、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第一小学、武汉市江汉区北湖小学。连日来,本报记者走访这五所学校,探寻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密码。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把育人课堂搬到野外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坚持弘扬“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校训精神,发挥实践育人优势,把周口店、北戴河和秭归三个野外教学实习基地,打造成锤炼学生品格的大熔炉。
今年,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该校将地质实习改在武汉周边进行,从6月到9月,三个多月时间,该校300余名教师、3100余名学生,参与到实践教学环节,在秭归、武汉等地的青山绿水间求知求智求真。
“野外是天然的第一实验室,地质研究不到野外,怎么能找到科学的证据?”该校地球科学学院教授童金南每年都有两个月以上的时间在野外,他认为野外实践教学是言传身教的最好机会。每一个教学点,他会让学生充分观察自然环境下岩石的状态,让学生在脑海中先形成基本的印象,再讲解。
资源学院教授李建威每年都要带领学生深入野外和矿山开展研究,指导学生进行野外地质现象观察、测量和采样。在龙泉山天马峰,汤华云副教授与同学们跨过955级台阶,用脚步丈量大地;在黄冈罗田冰臼群,杨香华教授在壶穴边为学生解释水流作用形成的壶穴地貌;在广东韶关凡口国家地质公园,邢新丽教授带领学生实地勘查尾矿库的生态修复工程,了解矿坑废水的处理工艺……橙色的安全帽,黄色的安全服,手拿地质锤,身挎地质包,实习师生统一着装,行走在山间田野。
环境学院吕楠同学实习后感慨:“当我在烈日下看到被汗水浸透衣衫还在热情讲解的老师;当我在骄阳下使用地质锤近距离敲打岩石,我便深刻地理解了:地质的独特魅力,值得每个地大人去探索和体会。”
【武汉中学】
用校园自治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
平时都是6时起床,上周孟繁羽把起床时间提前到了5点45分,这样确保6时50分能准时到校。孟繁羽是武汉中学高一(1)班学生,该校实行校级管理值周班级制,非高三年级每个班级轮值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上周孟繁羽所在的班级负责值周。
“老师好!”每当有教师入校,孟繁羽就和其他同学一起问好。“我们不仅要跟老师问好,还要检查其他同学穿没穿校服,仪容是否整洁。”孟繁羽说:“学校要求学生穿校服,而且不能把裤脚挽起来,女生不能披头散发、不能化妆。”
随着同学们陆续到校,孟繁羽7时20分赶到自行车停放点。十分钟之内,她得把没有摆放整齐的自行车重新摆放好,还要和老师们的电动车分开。7时30分,孟繁羽回到班级早读,“早自习的纪律由其他同学负责,我中午还要负责检查校园卫生情况。”
午饭后,孟繁羽负责检查教学楼五楼的垃圾处理。该楼层一共有6个班级,记者看到共有三个垃圾桶。“一个倒厨余垃圾,一个倒筷子酸奶盒,一个倒吃完的饭盒。”孟繁羽在检查完之后,做了详细的记录。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是全校大扫除时间,值周班级的同学还要检查各班清洁情况,“门窗是否干净,地面是否整洁,不能有垃圾。”孟繁羽表示,“文明都是从自己做起,作为值周班级的学生,首先自己要各方面表现出色,这就要求学生自己自律。”
记者了解到,该校有“四制”,即校园管理值周班级制、班级管理干部轮换制、校级学生干部竞聘制、家政值周制。其中校级学生干部竞聘制规定,校级学生干部选拔面向全校学生自愿申请,学校组织竞聘大会,候选人公开竞聘演说,学生代表和评委现场投票产生。家政值周制则鼓励学生主动分担家庭责任,要求学生利用节假日帮助父母处理家务,寒暑假不得少于一周,并撰写家政值周日记,真实记录劳动过程、写下心得和体会,让学生感悟劳动的艰辛,学会体谅父母、感恩父母,同时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校长杨定成说:“‘四制’的实施极大增强了学生主人翁意识和实际工作能力。”
【晴川初中】
师生志愿服务周边大小湖泊
“同学们看,在湖里上下窜动的小鸟就是小鸊鷉。”上周四,汉阳区莲花湖畔,来自武汉市汉阳区晴川初中七(8)班的同学带着望远镜,在老师的指导下观察湖中水鸟的自然习性。这堂“观鸟课”,正是汉阳区晴川初中特色水科技课程之一。
科技环保志愿服务,是晴川初中的教育特色。2010年9月,该校劳动教育老师张爱华受志愿服务启发,首次将课堂搬至莲花湖边,很快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晴川初中毗邻莲花湖,自建校以来持续有部分师生,为保护莲花湖做志愿服务。张爱华老师的课“火了”后,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水环境保护产生兴趣。趁着休息日,张爱华带一部分学生来到湖边做志愿服务,久而久之,这支队伍不断壮大。原本偶然一次的巡护,现在变成该校高年级每学年每个班级一次,带队老师也从她一人,变成需要有10位教师共同“护航”才能组成的大部队,义务为湖面清理垃圾、做水生态调查、检测水质和取底泥分析等志愿服务。
随着张爱华和学生对湖泊保护认识的不断增加,她的劳动教育课堂也从自然课堂,延伸成发现问题的探索课堂,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创新课堂。课堂上,学生们通过在湖边的探索和大胆设想,制作出湖边垃圾清理运动车、云端巡湖小达人等发明,也让学生们收获各类比赛奖项,甚至还走出国门,与其他国家的中学生同台竞技。
据晴川初级中学校长周剑介绍,水科技环保志愿服务,从最初学校的一门课程演变为活动,后形成“群体效应”带动整个汉阳区中小学,形成了“一校多湖、一湖多校”模式,宣传环保理念,让青年志愿服务为校园文明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近年来,晴川初中师生志愿者的足迹已经遍及武汉市大小湖泊,志愿服务精神之花已经植根在孩子们的心田。
【吴家山一小】
多彩社团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今年10月1日,“唱响大武汉”庆祝新中国成立71周年综合音乐巡游、展演活动在汉口江滩三阳广场举行。其中,来自武汉市东西湖吴家山一小“小飞鹰”行进管乐团的百余名小学生,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面貌。他们沿着江滩优美的风景线路,整齐的队伍边行进边以管乐的形式演奏《我和我的祖国》《歌唱祖国》等曲子,受到现场观众的好评。
参加巡游的吴家山一小六(1)班韩一诺介绍,她从小学三年级起学行进管乐,在课表上就有“行进管乐课”,每周有4节课,每次训练是2节课连堂。“我打的是多音鼓,每次训练时要背着几斤重的鼓,我咬咬牙坚持下来了。加入行进管乐团,我懂得了坚持的重要性,也收获了自信。”韩一诺说。“从乐曲的演奏,到行进队伍队列的训练等等,每次训练虽然累,但考验我们的意志品质。”六(7)班学生刘枭在管乐团里打的是大鼓,每次训练时感觉乐器有点重,要练好行进管乐,自己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努力。
吴家山一小“小飞鹰”行进管乐团成立于2010年。这只“小飞鹰”10年来振翅高飞,成绩骄人:首次参加2012年香港国际青少年步操大赛就一鸣惊人,从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代表队中脱颖而出夺得金奖;2014年全国少先队鼓号比赛中,又成为大赛“黑马”,获得唯一一个“全国最佳鼓号队”荣誉称号,并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采访;2014年8月31日,哈萨克斯坦总理对湖北进行友好访问,吴家山一小“小飞鹰”行进管乐团以高水准的表演展示了武汉小学生阳光积极的精神面貌,获得国际友人的高度评价。
吴家山一小校长李海霞介绍,除行进管乐团之外,学校还有舞蹈、绘画、书法等近40个社团。依托行进管乐、校园足球、亲子阅读三张名片,打造学校特色、班级特色。在社团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北湖小学】
老师用一言一行影响学生
在武汉市江汉区北湖小学二(4)班班主任段梦頔看来,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希望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让孩子们吸收中国传统文化里‘善’的能量。”段梦頔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在她的班上有名患脑瘫的女生兰茜(化名),上美术课时她经常鼓励兰茜,手把手地教兰茜画一些简单的画、捏彩泥,让她多了几分自信。数学老师闵琳担心兰茜跟不上学习进度,每天抽出课余时间单独给兰茜讲解。
段梦頔老师记得刚带一年级时,在熟悉班上每个小朋友性格后,结合小孩子们喜欢过节日的天性,让班上从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有了固定的“班级节日”——周一是新闻播报日,周二是讲故事日,周三是悄悄话日,周四是体育节,周五是艺术节。“刚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常有爱告状、易起小摩擦,团结协作精神不强的特点。”段梦頔说,通过半年的班级活动日引导,新入学的孩子们增强了彼此之间的认识,也学会分享,说话讲文明,懂得自律宽容,也有了团队协作精神。
楚天都市报记者在北湖小学发现,在校园里,老师是孩子们最亲近的人,他们关心呵护学生的感人场景比比皆是:天冷时,总有老师提着一大桶热水,把冰冷的牛奶烫热发给学生喝;天热了,有老师从家里拿来花露水、驱蚊水,为学生营造清凉的学习环境;突然下雨时,学校下发“爱心雨伞”,不仅为孩子们遮挡了风雨,更在孩子的心头撑起了一片温情……学校老师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传递着“和”文化中“善”的能量,在生活、学习的最细微处把“善念”播撒到孩子们的心中。
北湖小学校长范永岁介绍,在北湖小学,每个年级每个班每个孩子都定下了自己的诚信目标,每一位老师要收集孩子们身上发生的真实小故事,学校再制作成《和雅明星故事集》,通过一个个故事,让看得见、听得到的文明融入课堂教学当中。多年来持续的校园文明建设,让北湖小学先后荣获首批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校、首批武汉市群众满意中小学、武汉市文明单位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