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部被翻译片名耽误的好电影,《校园情圣》。
这名称太容易被误会成不入流的俗烂青春片,相比之下电影的另一个译名《真心半解》则好很多。
电影原名The half of it,故事主线围绕着“爱并不是找完美共生的另一半”而进行,兜兜转转隐秘心事终于得见天光,关乎这样的内容“真心半解”的翻译、似乎远比“校园情圣”更能抓到精髓。
豆瓣开画评分8.4,如今也依旧保持着8.2高分,这对于校园青春片来说是非常不错的好成绩。
事实上,这部《真心半解》也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校园青春片。两个女孩一个男孩错爱的故事,轮流当超级大备胎的乍看非常狗血的剧情,打开方式却很细腻、可爱,有淡淡的孤独和柔柔的暖意,非常美好。
一,身份认同和取向感知的错位。
电影将中学孩子们的群像,营造得热闹喧嚣,无处释放的荷尔蒙、无需理由的欢乐随处可见。
这份“不需要思考和审视”的青春本身的悸动、张扬,却以偏向负面一般的背景群像出现。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三个孤独沉默的主角。
同样孤独沉默,特色和表现却大不相同。
1. 女主阿楚:从被动“功利”到主动刺破。
聪明的亚裔女主角阿楚(利·刘易斯饰),小小年纪就因为家庭不幸而肩负重担,又因为太过聪明、优秀而难以融入咋咋呼呼的热闹圈子。
永远在众人热闹的时候,孤独骑着自己的自行车,缓缓蹬在上坡的绵绵长道上。
有着优质书呆子的孤独,也有着“生活在别处”的被深埋的渴望,同时小小年纪还有着几分“举世皆醉我独醒”的寂寥感。
但她唯一能做的,就是贱卖自己的聪明才智,被动接受“功利的谋生之道”:帮同学们写论文赚钱补贴家用。
兜兜转转之后,她最终捅破那层窗户纸时也最勇敢,内心燃烧着倔强的小宇宙,能摧枯拉朽。
2.女二号艾斯特:画地为牢、自欺欺人的试探者。
电影中女二号艾斯特(艾丽克西斯·勒梅尔饰)的正牌男朋友,家庭富裕、相貌英俊,但傻到令人发指、空有美丽皮囊。
她和他在一起,并非出于真心喜爱,而是因为这是一件应该做的事情。
从经济条件上说,租房子住的她家需要拥有当地一半房产的他家。
从宗教角度而言,她被要求从一而终。
从种种世俗眼光的角度而言,他都是毋庸置疑的首选。
与其说那是她自己的喜好,不如说这是众人为她选好的男友。
至于皮囊之下的孤独灵魂呢?
那不重要。
电影中两个女生的书信互动,二人交替在墙上涂鸦画最勇敢的五笔,她带着阿楚去的秘密基地,这些是她不甘心受困于“众人为她挑选的爱情皮囊”中,而摇摇摆摆做出的最大胆也最忐忑的尝试。
如果说女主阿楚对于种种情况是了然的全知状态,那么女二号则一度是不敢面对的、自欺欺人的“半知”状态。
至于男主则是全然不知情的蒙圈+猛然发现的“惊不惊喜意不意外”状态。
女二号则介于二人之间,不敢跃过思想最自由的边界,也不甘愿沦为习惯和成见的牺牲品。
三个人分别对应不同的能力,阿楚是理性主导的思辨类型,男主是被感觉支配的后知后觉的质朴类型,有点大智若愚的意思。
3.男主保罗:“大智若愚”的本真守护者,下意识对抗偏见。
《真心半解》中的男主保罗(丹尼尔·迪默饰),堪称史上最惨炮灰了吧?
先后、真假,爱上了一对女同中的两位。
还无怨无悔甘愿当炮灰。
“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我却一直不能有姓名”。
刚刚上线的时候,这个角色最鲜明的特色是傻,只有四肢没有大脑的那种傻。
如果不是这么傻,也不可能找女主角帮他给女二号写情书。
但电影让你渐渐发觉,他不是傻,他是憨厚、质朴、真诚。
这导致很多时候,男女主的相处,总让舒心酱觉得像美版的郭靖和黄蓉。
更好笑的是这版黄蓉还一直在帮郭靖追华筝,更要命的是这版黄蓉最后和华筝互通心意了!
如果说两位女生是凭认知和自觉或者半自觉的意识,对抗无聊无意义的现状,那么男主则完全是凭借本能、在无意识之中完成“在别处”般的异样诉求。
阿楚被学校里的坏孩子们嘲笑,男主本来已经跑不动停在路边快吐了,听到之后一鼓作气追着骂了很远:欺负人算屁的本事啊!
文艺汇演上这帮坏孩子弄坏了阿楚要弹的钢琴,男主在全场不耐烦的眼光中拿给她一把吉他:唱你的歌吧。
本性纯良,内心细腻。
受制于知识储备和思维活跃程度,显得“笨拙”,但越看越有大智若愚的意思。
如果写一条空疏的故事梗概,大概率会显得狗血,但电影中每个细腻细节都那么自然,每段情感张力又都那样真诚,在看似“狗血”的情感脉络中,拍出了令人怦然心动的美好。
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绵长质感。
《真心半解》开头,让人误会这是一个压抑又悲剧的故事,植物人一样瘫在椅子上的老爹,连50块电费都交不起的凄惨家庭,喜欢但不敢说出口的执念。
有意思的是,电影没有聚焦“惨”和悲情负面,而是一体两面切开了故事另一面细腻温柔的美好。
1. 颓丧表象下的温情内核。
阿楚爸爸是拥有博士学位的工程师人选,他说不好英语、不能胜任当地工作,只能沦为小车站里换信号灯的经理。
他原本只当这是一个临时的过度工作,这一“过度”就耽搁了小半生。
时常窝在家中看黑白老电影。
颓丧吗?
看表面似乎是这样。
但仔细看又不是。
阿楚的独立勇敢有决断,来自优秀的母亲,来自不幸经历的刺激,也同样来自温暖的父亲。
男主发现阿楚秘密之后,依旧来给楚家送食物,楚爸爸和他谈心,中文英文混着说。
最重要的词句,其实说的都是对方听不懂的中文。
真的不懂吗?
其实能懂。
话由真心,情绪能超越语言的隔阂。
导致他半生郁郁不得志的,真的是语言的鸿沟吗?或许是偏见吧。
电影中很多处提到偏见,不论是身份认同还是情感取向认同,都存在着被所谓主流大多数人挤到边缘的“小众”“少数人”,被误会被欺辱被取笑的“少数异类”。
但电影并没有沉湎于这层歧视和偏见,无论是阿楚最后勇敢的吻、几年后见的诺言,还是男主和阿楚父亲在厨房里跨越语言的谈心,抑或是同学们一改偏见接纳阿楚的热情场面,都在默默表达:偏见可以被更改,首先你要有勇气做那个不一样的自己。
2. 不张扬、不露骨的独特幽默质感。
电影中一场很重要的重头戏,是女二的男朋友在教堂里求婚,二楼演奏手风琴的阿楚说了一番意有所指的话。
原本坐在后排当路人甲的男主,勇敢冲出来当了神助攻。
三个人打着哑谜一样的说话方式,当事人懂,围观的似懂非懂。
节奏很好笑。
插科打诨的还有神父和男主妈妈,妈妈误会儿子的笑点方式很老套,但电影中那种不动声色的幽默感,表面聪明又促狭,内里温柔又细腻,非常独特。
没有被任何套路所捆绑。
女主的英文老师,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角色,知道自己的尖子生帮差生写作业(收费),她非但不阻止还积极鼓励。
女主沉迷写情书、暂停代写作业业务之后,她反而非常愤怒:这就是我半个班的学生都不及格的理由?
日常煽动女主去远方读大学,离开这个深深捆绑在成见里的小地方的迂腐的熟人社会。
离经叛道,和这个保守闭塞的小镇画风很不统一。
但她的“反叛”,没有体现为愤怒基色,而被表征为幽默属性。
有梗,欢快,可爱,温情。
整部电影都弥漫着这样的色调,如同微醺晚风、又如同盛夏初雨,看似柔和绵软的劲道中藏着真正刚强的力量,看似哀伤窘迫的局面里藏着真正的体面和温暖。
像是讽喻体的温情小诗,在细腻的感伤中让人生出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