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已经成为各路商家、个人、企业、大V争相涌入的营销阵地,而且,很多企业和个人在抖音平台收获了大量粉丝,赚得盆满钵满。但在药店行业中,迄今为止能把抖音做得好的企业或个人却微乎其微。
撇开抖音平台对药店行业的审核及宣传限制,药店运营抖音之困,笔者认为主要在于以下三点。
1.困于专业度不够
药店虽然归属健康行业,但其基础属性更偏向零售服务业,专业人员或团队构成大多仅限于药师、执业药师背景。与具有医学专业背景、有着丰富诊疗经验,甚至有硬核医疗工作单位背书的医生群体相比,谁更容易受到粉丝的信任和青睐,不言自明。
飞瓜数据显示,健康类账号行业排行榜前十名,无一例外都是医生个人IP账号。排名第20位的是北京卫视《养生堂》,其背后同样有强大的医生/医疗专家队伍做支撑。
这对于药店来说,似乎有点望尘莫及。首先,药店很难拥有这些医疗专家资源;其次,专家级别的医生资源本就稀缺,不是随便哪个医生都可以培养成专家、网红;再次,即便药店能够邀请到有名望的医生或专家,但聘请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最终效果如何还不一定)。
同理,做健身减肥也好,防治脱发也好,要么需要个人现身说法,要么需要专业机构或专业人员进行知识宣讲,才可能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号召力,吸引更多的人点赞、关注、转发,从而触发抖音的推荐机制,不断获取流量。而这些专业方向,药店同样不占优势。
2.困于IP打造乏力
抖音作为一个社交娱乐平台,对药店的核心价值在于建立品牌的用户资产,以及与年轻群体进行沟通。
药店通过不断曝光,积累的粉丝越多,越早得到年轻群体的认同,药店营销的成本越低。因为当粉丝与药店建立起情感共识之后,其营销传播才更加精准有效,消费者黏性才会不断增强。
关键是,药店首先要确定通过怎样的途径去打造品牌IP?
品牌IP化是新商业、新零售时代下产生的新的营销工具。IP化即企业通过人格化的方式,不断输出代表其价值观的内容,聚拢粉丝,一旦粉丝对企业给予身份认同和角色认可,就会信任其产品和提供的服务。
综合来看,目前药店品牌IP化可以选择的路径大致有3种:
(1)大佬级别超级IP
比如:格力的董明珠、小米的雷军、华为的任正非等,他们既是企业的一把手,又是具有超强品牌力和传播力的企业代言人。
放眼药店圈的企业家,似乎大都不喜欢“博出位”,“韬光养晦”者居多。
(2)员工个体/团队IP
无论是以药店为场景的情景剧形式,还是以药店为场景的才艺表演形式,抑或是以药店或办公室为场景的工作日常展现,都同时面临三个问题或难点:主角、配角选取问题;内容持续输出问题;员工离职风险问题。
网红IP打造非一日之功,一旦确定网红IP人选,其个人品行将直接与企业品牌紧密捆绑。因此,以员工为主体进行的网红IP打造,对员工个人的外在形象、个人综合素质要求,以及对企业的忠诚度、工作稳定性等都有极高的要求。
此外,持续输出内容,还需要专业制作团队支撑,以实现从策划、文案,到灯光、场景、拍摄、剪辑等全流程作业。
(3)虚拟形象IP
Z世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人群,为更好地贴合他们的喜好,二次元文化逐渐成为品牌营销的新方式。相应地,虚拟形象成为品牌IP新宠。
虚拟形象拥有完美的人设,且可塑性强,与真人明星不同,品牌不必担心虚拟形象人设崩塌,为品牌带来负面新闻和差评。从这个方面来看,虚拟人物其实更能符合消费者“无菌审美”,也能为品牌带来更正面的营销效果。
但对于药店来说,自己并不具备这样的技术,只能借助第三方进行创作和制作,从成本、自主性和灵活性上来说又稍逊一筹。
3、困于带货品类被极度压缩
药品的特殊属性决定,它不能像零食、服装、美妆等生活类用品一样堂而皇之地在抖音上上链接,做推广。因此,药店如果想做带货账号,具有发挥空间的也就是非药品和药食同源类产品。
非药品的范围太过广阔,药店如果不想跨界跨得离谱,不想完全摆脱自身行业的影子,能操作的就是药食同源产品了。但药食同源产品不只药店可以做,几乎人人可以做,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一个底蕴深厚的药企做不过一个流量明星都是有可能的。
笔者以抖音为例,罗列了药店运营短视频的困境,但笔者依然相信,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发展,只要能抓住新一代消费者的注意力靶点,努力克服困难、冲出困境,药店在短视频运营方面实现弯道超车并非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