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本人喜马拉雅音频VIP专栏《妙语连珠论英雄》的《复仇的男神:烈丈夫伍子胥》 (5)
在之前的音频课上,我们主要谈论伍子胥领导的吴国秘密间谍组织和城市建设工作,为吴国创造了稳定繁荣的政治局面,同时利用黑暗的楚国政治进一步削弱楚国,高层出现裂痕。
接下来,我们就来讲讲伍子胥在军队建设、人才建设两个方面对吴国的伟大贡献。伍子胥想要报仇,当然必须要提高吴国的军事力量,毕竟楚国乃横行天下数百年的春秋一大巨头,其兵力在三十万以上,而吴国的兵力只有三四万,差太多了,普通打法根本不可能成功。
好在,吴王阖闾原先就是吴国大将出身,之前拥有多次战胜楚军的战绩;而伍子胥也拥有深厚的兵学知识,并著有兵书《伍子胥》十篇、图一卷,收录于《汉书·艺文志》的兵技巧家之列;这里顺便说一下,《汉书》将兵法家分为四大流派,即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技巧家、兵权谋家。这其中只有讲军事理论的兵权谋家与兵形势家有部分兵书流传下来,而另外两派的兵书已尽数失传。为什么呢?因为兵技巧家研究的是武器装备和作战技术,这每个时代都在变化,所以流传不易;而兵阴阳家研究的是星相历法、天文地理、五行术数与战争胜负之间的关系,受众太窄,门槛太高,所以也都失传了,历史上似乎只有诸葛亮、刘伯温等少数高人有所掌握。
这里我只希望你能重点记住这四大门派,因为这是研究中国战争史发展的一把钥匙,我在整个系列的以后课程中都会多次提到。事实上,很多困扰我们的历史问题如果从这方面思考,都可以迎刃而解。
虽然伍子胥这部兵书已大部失传,但从散落在其他典籍上的少数文字来看,这是一本讲解水战技巧的专业书。另外,1985年在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中还出土了一部名叫《盖庐》的兵书,其中记述了伍子胥与吴王阖闾二人探讨军事问题的对话,看其文字无疑属于兵阴阳家一派。看来,后世将伍子胥奉为奇门遁甲之术的宗师,也是有一定渊源的。
总之,伍子胥不仅是个军事家,且身兼兵技巧与兵阴阳之能,可以说是两派首席掌门人了。于是,在吴王阖闾的支持下,伍子胥很快打造出了一支拥有三万兵力的水陆两栖作战部队。这是由于吴国地处江河纵横的水网地区,百姓习水性、擅舟楫,精于水斗,往若飘风,去则难从,所以吴国的水军,天下闻名。但是要和楚国甚至中原诸侯打仗,光用水军可不行,据考古发现,先秦时还没有发明风帆,战船的动力全靠人力划桨,而吴国地处长江与淮河的下游,逆流而上肯定吃亏,而且这最终的攻城略地,也还得靠陆军来完成,所以当年申公巫臣特意来到吴国,教会了吴人步兵战阵与车阵冲杀。然而,在南方的水网丘陵地带,战车实在是派不上大用场,所以,吴军还是以水战与步战为主。几十年后吴王夫差在艾陵之战缴获了齐国八百辆战车,却把这足以装备一个小国的武装,转手送给了鲁国,这也侧面反映了吴军的军队属性。
图:战国宴乐渔猎攻战铜壶,出土于成都百花潭
既然如此,那就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在加强吴国传统舟师的技术装备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将其陆路作战能力,使其成为能穿梭于水陆双重空间的两栖作战部队。
据《伍子胥》这部兵书的佚文记载,吴国的水军主要由大翼、小翼、突冒、楼船、桥船等组成。大翼相当于战车部队中的重车,主要负责运输和防御;小翼相当于轻车,主要负责进攻和追击;突冒相当于冲车,主要负责突击和侦查;楼船相当于楼车,是一种高层大船,即负责指挥的旗舰;桥船则相当于轻足骠骑,主要负责掩护大部队作战。以今日尺寸来计算,吴国的主力战船、大翼长约24米。船上有士兵近百人,且有齐整的装备,能攻能守,简直就是一座强大的水上堡垒。而楼船就更大了,另外,在负责指挥的旗舰楼船四周,还配有跟旗舰一模一样的七艘疑船,使敌人判断不出谁是主舰,以保护指挥船的安全。
看来,我们还是低估了春秋时代我国先民的智慧和技术水平,其实吴国的造船业相当发达,当时大大小小的船场遍布太湖沿岸,建造大船的船场称为“船宫”,建造中小船只的则被称为“石塘”,其分工之细,技术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总之,吴人的水上作战水平已经够高了,现在得提高他们的登陆作战能力,据《墨子》记载,吴王阖闾与伍子胥为了打造这支强悍的水陆两栖作战部队,竟要求士卒能全副武装奔跑三百里,才算训练合格。另据《吕氏春秋》记载,这支部队还拥有多力者——也就是力大无比的敢死部队五百人,以及利趾者——也就是奔跑如飞的快速反应部队三千人,作为三万吴军的最强前锋部队,交由勇猛无匹的王弟夫概率领,居前冲锋陷阵,吴人视死如归的民族精神加上出色的身体素质与变态的训练方法,使得他们所向披靡,无坚不摧,无往不胜。
接下来,就是提升陆战装备。据《吴越春秋》记载,吴王阖闾在位期间曾多次高薪聘请武器专家为他研制铁剑、吴钩等高科技冷兵器,所谓吴钩乃一种类似于弯刀的短刃,平头无锋,可以割也可以钩,柄呈椭圆形,在抓握时可以保持刃部不偏移,其近战威力巨大,后来还成为了很多江湖侠客居家旅行、杀人灭口之必备良药。如李贺诗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又如李白诗云“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还有辛弃疾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图:秦俑坑中出土的吴钩
由此可见,吴人应为持短刃着轻甲的水陆两栖轻步兵,他们上岸击敌,洗足入船,机动灵活,快剑如风,在丘陵川泽密布的江南地区优势巨大,而楚国的战车部队只适于在平原上冲击作战,到了山林水网地带就显得相当笨拙。这也没办法,楚国长期与晋国在河洛平原上争霸,早已深陷于车战的传统战术思维中不可自拔,所以在面对吴国的新兴军事力量时自然显得准备不足,相当无力。
于是,针对楚国这个弱点,伍子胥为吴国量身定做了一个疲楚计划。即将吴国军队一分为三,轮流侵扰楚国边境,如此,吴出一师,楚必皆出;楚出则吴归,也就是利用轻步兵与战船的快速机动力迅速撤退,打完了就跑,如大风一般刮来刮去,牵着楚人鼻子走,使其疲于奔命,楚国的国力便在这过程中一点一点被耗干了。
这种方法,其实有点像后来游牧民族对付中原王朝的战术,都是利用高速机动的战斗方式,将游击战和持久战有机的结合起来,用速度持久的打击对方,慢慢消耗对方的有生力量,同时麻痹对方使其产生不会爆发决战的错觉,然后突然来个泰山压顶,一棒子打扁他,一举定乾坤!解放战争期间陈赓大将也用过这类似的方法在豫西牵牛,结果全歼了蒋军李铁军兵团。
讲完了伍子胥对吴国军队建设以及战术策划方面的贡献,最后,我们来讲讲人才建设。
我们前面就说过,伍子胥的眼光极其毒辣,他不仅看出了当时还是公子光的吴王阖闾乃绝世雄主,还看出了专诸虽然怕老婆却是最神勇的刺客。如今,吴国拥有了刚强果断的军队统帅吴王阖闾、还有了勇猛无匹的先锋大将夫概,还有军事情报、装备与训练专家伍子胥,现在只缺一个谋略超凡的兵权谋家作为军事参谋,那么吴国的军事领导层就完美了。
然而,所谓谋略超凡的兵权谋家,在此之前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个半,一个是传说中的姜尚姜子牙,半个是远在齐国的司马穰苴,这等高人,可遇而不可求。但没想到,伍子胥的运气和眼光真是好到离谱,他竟然在吴国乡间找到了一位绝世高人。到底有多高呢?也不是很高,就是兵家的祖师爷,孙子。
有关孙子和他的《孙子兵法》,我们下一篇章会详细讲述,这里我只想说,他只会比你想象的更牛。
以上,我们已经从城市建设、军队建设、人才建设三个方面,给您讲解了伍子胥是如何用自己出众的才华与强大的能力,使吴国一跃成为春秋后期一流的强国。特别是后期孙子的加盟,更使得吴国军事集团变成了“神仙打架”般的存在。
这下楚国人的苦日子可到了,谁能想到,小小的吴国,会突然同时涌现出阖闾、伍子胥、孙子三位伟大的军事家,结果,一场柏举之战,吴国十余万战车部队灰飞烟灭,吴人攻破楚国都城郢都,创造了震惊天下的奇迹(详细情况,到兵圣孙武一篇再来讲)!然而此时伍子胥却感觉无比空虚,因为他的血海深仇注定只能报一半,灭了楚国又如何呢,当初那可恨的楚平王与费无忌已病逝多年,伍子胥纵有通天之能,最终也只能输给时间!
不能亲手杀死仇人,乃伍子胥毕生之遗憾,事已至此,他也只能变身恶魔,用最邪恶的手段来了结这段血仇,只要能够报仇,管他万千骂名,洪水滔天!
伍子胥的手段,便是挖出大仇人楚平王的尸体,鞭尸三百,让他死不安身,以为泄愤。
在古代,鞭刑是上司对下属、主人对奴仆所施的最侮辱的刑罚。而且在古代特别是汉以前的中国人特别讲究厚葬,因为他们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仍能接受子孙后代的祭享,且仍能保佑子孙的福祉,这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祖先崇拜。总之,古人十分重视死去祖先和亲人的陵寝,竭尽全力供奉先人的灵魂与尸骨。而伍子胥选择这种极度疯狂而变态的方式对待楚平王的尸体,正是对楚人以及楚国最大的报复与最大的侮辱。
听闻了伍子胥的暴行之后,伍子胥当年在楚国的好朋友申包胥感觉很悲哀,他觉得伍子胥如此报仇,已然超越了界限、迷失了自我、陷入了魔道,是损人伤己的蠢事,于是写信质问,伍子胥却只回答了两句话,这两句话后来都成了成语,一句是日暮途穷;一句是倒行逆施。这就是伍子胥,冤有头债有主,要报仇就要报到底,死了也不放过你。后世的人就没这么硬气了,恐怕最多只敢对费无忌掘墓鞭尸吧,这主要也是因为后来集权制度加强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了,所以就连造反都只反奸臣不敢反皇帝,宋江只反高俅,李自成檄文仅斥明臣,而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分封体系内,国家集权并未能渗透进入家族内部,所以伍子胥虽然被认为稍嫌极端,但主流舆论里仍视其为正面形象。司马迁就盛赞伍子胥的行为,认为他以一个臣民对抗一个暴逆的国君,这是推翻不合理天命的正义之举,这是最伟大的抗争,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感谢你收听本期音频课。前面我们已经从城市建设、军队建设、人才建设三个方面讲述了伍子胥是如何帮助吴国迅速崛起的。吴国崛起后,其三大巨头阖闾、伍子胥、孙子又抓住机会,一举歼灭楚军主力,攻入了楚国都城。之后伍子胥又倒行逆施,将仇人楚平王的尸体鞭尸三百,将其恩怨分明的性格发挥到了极致,太史公所谓烈丈夫,我等算是领教了。下一期,我们就来讲讲春秋末年的最后一场好戏:吴越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