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牵头,互联网短视频平台和直播平台试点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以来,众多互联网内容App陆续上线了“青少年模式”,对未成年人在使用时段、时长、功能和浏览内容等方面进行规范。
今年6月1日实施的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也明确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
部分App的“青少年模式”仍有低俗内容
经过实测发现,十款App虽然涉及的网络内容形式不同,但都已经上线了与“青少年模式”相关的系统,对使用时长、观看直播、充值打赏等行为进行了限制。比如,抖音、快手App在青少年模式下,晚上22时至凌晨6时被禁止使用,单日浏览量超过40分钟也需输入密码才能继续使用,并且不能使用私信聊天、直播、充值、打赏、提现等功能。
但微信App等在“青少年模式”下依然存在漏洞。微信App在“青少年模式”下,视频号可以搜索出低俗内容,并可以链接到游戏服务号进行游戏下载安装。甚至在视频号搜索栏输入“mariguana”(大麻)会出现疑似吸食大麻的相关视频。
微信视频号在“青少年模式”下可以搜索出低俗内容。制图:黄盛
微信视频号在“青少年模式”下可以下载游戏。制图:黄盛
在实测中还发现,尽管爱奇艺视频已上线了“青少年模式”,但其旗下的“爱奇艺随刻”App并未上线“青少年模式”,并可以推荐低俗内容,未对未成年人的使用行为进行规范。
爱奇艺随刻App推荐低俗内容和游戏。制图:黄盛
高中生吐槽“青少年模式”:很搞笑
近日,央视记者尝试了一些青少年常用的软件。过程当中,发现了“青少年模式”和普通模式并没有什么区别。此次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但在青少年模式下,不同平台在时长限制、弹窗提醒频率,以及是否取消直播、消费、打赏等方面各不相同,有的甚至“一刀切”。
同时有高中生反映,“青少年模式”有儿歌、动漫,“感觉是给宝宝们看的,很搞笑。而且青少年模式内容基本上不怎么更新,就把一些动画片直接放进去,然后就不管了。”
走访中记者发现,由于青少年模式大多是在家长的强制要求下使用的,再加上部分软件功能不完善,实际使用率并不高。
上海市消保委认为
网络平台“青少年模式”不能流于形式
互联网上充斥了大量信息,也包括一些错误观念和低俗有害的网络信息。由于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薄弱,信息甄别能力不强,那么就会带来相应的消费风险,比如青少年个人信息泄露,遭遇网络诈骗,沉迷游戏和直播,巨额付费或打赏行为等,严重侵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
网络平台提供的“青少年模式”如果仅仅流于形式,比如没有强制实名认证和防沉迷系统,模式入口隐蔽难寻,模式随意开关,模式开启后仍缺少转账和充值限制,或是不良信息、危险链接泛滥,显然不能起到保护未成年人的作用。
对此,上海市消保委认为:网络平台应当对照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规定,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弥补不足之处,并向未成年人提供有利于其健康成长需要的网络服务和产品,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
(综合自@央视财经、人民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