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题目下方平江乡友网,为您推送平江各类历史文化资讯
清水源
平江城郊三阳乡有清水、浊水两条支流,汨罗江的沧浪之水。浊水水浊。小时候我经常去烟舟外婆家,从画桥出城拐过仙江河,沿线红岩砂砾地带的浊水,就像生长铁锈的古板镜面。照本宣科,清水水清。《同治平江县志·地理志·水》:“清水源出陈家洞,西北流十余里至龙洄寺。右合郑家洞水、张家洞水,又东折流七里至江东仰山殿。又东北流二里,右合外石浆水。又西北流三里至浪里龙,右合小田水。”
清水洞里溪涧多多,东家洞西家洞绕来绕去的,令人头晕眼花,经常摸不清北。从安定镇江东村绕往小田村,左纳杜家洞水,又西北流里许至孝子祠,挨近著名的杜甫墓祠。我常想,当年杜甫追随屈原溯江而上,来不及上汉昌县城投靠亲友,老病孤舟永远停泊小田水。清兮,浊兮,穷困潦倒的杜老夫子,会发出屈子行吟泽畔那般忧愁么?
我特意选择七月雨季探溯清水源。雷暴过后时有阵雨,各路山洪陡涨陡落,汹涌奔流齐聚汨罗江。从106国道东行南转,清水路口拐进盘山公路,穿越喧闹街市,一派青山绿野豁然开朗。碧玉溪河依顺山势弯弯曲曲坦坦荡荡的,两岸山林苍翠,田园生机盎然。跨溪村路依然被水淹没,洪水从石板桥下翻滚堰坝,哗啦啦瀑布飞泄,白浪掀起猖狂之势。一位摩托女人不敢冒险,缓缓推车从狭窄高架的人行桥上经过。溪岸小径泥泞草乱,大水冲洗痕迹清亮。勤劳农家早已下田,弯腰伸手把倒伏禾苗扶植立起。听汉子轻松惬意的谈笑,我对“清水源”的敬意油然而生。
清水河名副其实,与浊水河的红石岩相反,漫山遍野青石板岩。山雨溪泉干干净净青青绿绿的,没有其它河流那般常见的乌浊,更少见泥石流的淤积,尽管时见杂草禾苗倒地。路过庆宜村老街市,1978年修建的清水桥依然保持交通旧貌。轻便驱车一路风光,秀野平川灵气蒸腾。发现一座古典而平常的小石桥,停车冒雨借问,三角箭头朝上的麻石桥墩,青石长板的人行桥面,不知经历多少岁月,它依然坚毅挺拔笑傲江湖。
或许文人的忧郁,我更喜欢山河依旧的自然风景。那些挖河砌岸的治理工程,那些外形对称的格子建筑,我总嗅觉充满钢筋水泥臭味,它能挺得住自然魔力的百年风雨么?
龙华山
探秘清水源头龙华山,孤陋寡闻不知潜龙入海。主峰龙头尖位于长沙、浏阳、平江三县交界处,又名九龙山、会龙山,或许九龙闹洞庭就从这儿出发。方志称:“峭削云端,九峰崱屴,石柱峰之北条也。县西诸山皆以此为祖。相传罗子尝驻此,中有赦书仑、马跡石、更鼓台,山巅有真武石殿,镌额曰‘湘天一柱’。萸桐绵亘三十余里,西北属长浏境,均在县南五十里。”沿清水公路行驶20公里,萸桐岭边界林密草深,山关设有将军庙,平江人称把界老爷。今日竖有岳阳、长沙14号界碑,赫然“国务院”2004年立。
农历丙申年正月间,安定镇高坪村彭世雄带路,我们从秋湖水库转入长沙县双江乡,开始龙华山的探险之旅。溪水潺潺,山路弯弯,桃红李白,鸟语花香。狭窄路基泥石崩坍,颠颠簸簸险象环生。搭帮天水堂主的越野车四轮驱动,溯溪涧钻山洞抵达龙头尖山脚。徒步登山,泥坡石坎杂草丛生,枯枝落叶无人清扫,路滑坡陡的,晴朗冬日我爬出一身汗。登上“鸡鸣三县”龙头尖,新建的观音殿庙门紧闭,累得口渴力乏,心里多少有点失望。一株怪异的天灵刺树高耸庙侧呼风唤雨,繁枝密条似布满铁篱针钉,引起我的兴趣。登上石阶仰头探望,原来真武石殿隐藏更高峰尖。
龙头尖石庙始建于唐代,背靠平江,面对浏阳,右长沙,左平浏。气势恢宏的石殿围墙厚实,门窗方圆,不见砖瓦铁木,全部石料搭建。如此丰盛华丽的巨型青石,据说从平江半山腰取来。施工时宝殿落成,采石场耗尽所有石料,不多一坨、不少一块,信士虔诚归功于天助神佑。从正门进入殿堂,横梁与立柱堆叠架构,不见锲榫却稳如泰山。前厅雕刻道教图画,纯黄粹绿浅红丝黑的彩绘极具质感,神秘的生灵仙气穿透时空。正厅神龛供奉行雨龙王、真武祖师神位。楹联依稀可认:
水府列山岗宜景龙王行雨露;
沧桑留石庙重逢佛圣济生灵。
后龛供奉太上老君、灵宝天尊、元始天尊、无极圣母等诸尊,其生辰日祀涂写朱砂标记。门前土地庙意外发现石刻:龙华山东灵宫,民国丁亥秋月吉立。龙华山本属长、平、浏三县边寨释宗道教的活动中心,四周皆建有寺庙,历代道士、僧人和地方信士云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破除迷信,庙宇均被拆除,唯有顶峰石庙因建筑坚固无法推倒而幸免劫难。
站立观日台遗址眺望,沧海桑田平铺天际。就像清水源一样,龙华山沉睡多年被人遗忘。或许浏阳拥有大围山,平江拥有汨罗江,其山水名胜足够多了。然而龙头尖海拔高程虽然不过604米,却属长沙县境第一高峰,对它的冷漠归结于“偏僻”两字,似乎有点说不过去。
清水洞里范建文微信发起,组织龙华山风景区登山活动,我再次应约前往。一支30多人的队伍,男女老少结伴同行,从更新村徒步登临龙头尖。青石古道提前披荆斩棘,拦路冬茅草砍伐清除,危险峭崖竹木栏杆护卫,比年初登攀轻松多了。爬上半山亭,祭祀老龙井,传统求雨法事早已消逝,密林深处无人家。范建文回顾旧事,每逢旱灾来临,村民借夜色将牲猪抬上龙行宫,天亮时杀猪求雨。龙行菩萨非常灵验,问卦答应几时来雨,不论雨落多少,从来没有延误。今日重上龙华山,长沙人的开山挖机修至观音殿前,浏阳社港到长沙金井公路全程硬化,免却我上次爬山那般艰辛。若打通平江清水连线,游客登高览胜真如游后花园那么便捷。
景日瞳瞳八部天龙游沧海;
祥云冉冉万方神骏奔潇湘。
龙华山门首楹联重现,石庙“洗心革面”修葺一新,龙行宫遗址,龙头尖石庙,龙华山石庙,三地保护牌匾各自竖立。殿堂盘香高挂,神袍飘红,火烛兴旺,香烟绕堂。感叹民间力量,体悟天地情怀。时令冬月,万物眠藏。岩坎布满苔藓,藤木结挂果实。野山桂花开花落,偶有蜜蜂飞来。红杜鹃超越时令,奇花异朵绽开。冬茅草丛间黄嘴山雀唧唧唱个不歇,随风飘散远方。
九龙寨
地名其实是记述地理的生命特征,人文的永恒形象。龙华山西去洞庭,南临长沙,九龙相会的锦绣山水,堪称珍藏版潇湘神韵。品味其三足鼎立之势,长沙双江乡龙华山村,浏阳社港镇龙华村,平江三阳乡除了更新村,九龙村与对坪村合并,取名龙坪村。乡贤罗平安少年读过私塾,满腹经纶全用于古罗文化研究,说起关羽在清水的足迹头头是道。马嘶洞,马蹄石,亡马桥,磨刀坑,磨刀石,直到万古村口的关濑井、关候祠,关羽骑马挥刀从长沙沿清水河抵达今日安定镇的汉昌郡,沿途留下许多活灵活现的马蹄踏印。
“县县有文庙,村村有关庙。”清末民国时期乡村庙祠以关公圣帝为首,更鼓台紫云宫供奉杨泗将军,即洞庭湖的水神杨么。关杨两位将军法施于民,捍御外患,成为抵御战乱与灾荒的精神寄托。从熊家洞爬上九龙寨,山高险峻,古木参天,上有九龙圣母庙,石龛祭祀九龙神。明末熊姓避兵于此,平江四十八寨之一。清水洞虽说庙祠多新建,倒也保存不少古钟香炉碑刻匾额。紫气东来,赤霞西现,瞻之在前,忽焉在后,陈姓香亭四方雕像生动传神,不知蕴含多少神话故事。更有“慈育万姓”巨幅贺匾,饰配八仙过海镀金背影,其镌刻艺术叹为观止。合案尊神位前,一只铁鼎锈迹斑斑,铭刻道光八年大清国湖南岳州府平江县清水八都熊家洞桃李源信士祈保合宅清吉祥。面对乡村先贤的敬畏之心,或许会给今人与后辈带来新的启迪。
龙华山清水洞独特的地理位置,除九龙寨外,还有宋朝寨、宋婆寨、芒花寨,历代躲避兵荒马乱的安全屏障。熊家洞,陈家洞,张家洞,凌家,罗家,戴家,诸多姓族迁徙定居,子孙繁衍成为自然村落。如今山村扶贫攻坚异地搬迁,倒也恢复荒山野林的原始生态。
金盆坦,金元宝;杨泗造,埋古窖;
大金坡,十八石;小金坡,十八箩;
何人得?水倒流……
对坪村主任王奇才请村民凌盟军带路,走进清水源透尾分叉路口,山坡许多土坯老屋空无一人。金盆坦原来52户200多人,如今只剩下5个半人,凌盟军搬到大屋组偶尔来往可算半个。
夏季山高林密,沟壑垅间一丈来高的冬茅草密不透风,凌盟军唰唰唰砍刀开路,费了很大的功夫,总算找到凌家祖坟。令人惊骇,盗墓者贪婪陪葬的金银财宝,凶残地挖掘墓穴。笠状圆顶石盖丢弃荒野,抹去泥土可见镌刻“云仰龙头”四个大字。所幸坟茔排水沟围壕及圆盘脊保存完好,覃恩晋封夫人显妣凌母方太夫人佳城,四柱三碑及雕塑画像清晰明亮。从《显妣方太夫人事略》墓志铭可知,太夫人生於嘉庆二十一年(1816),殁於同治十一年(1872),长男文芾,号棠卿,诰授资政大夫花翎知府衔即选同知,次男文芑,号虞臣,诰授奉政大夫安徽补用同知邑庠生。传说凌棠卿精通堪舆,当地著名地理先生, “三年选址,十年点穴”, 他依遵母亲去世前讲过的风水宝地梦境,光绪十年(1884)改坟迁葬清水熊家洞之桃源洞的金盆坦。凌公九思生于乾隆六十年(1795),殁于咸丰五年(1855),墓葬郑家洞之楠树洞尾掌形坦,当时建有祭祀的轿厂与墓庐,当地称坟坦里。墓茔石料全部云南采购,沿长江过洞庭溯汨水,从三阳街码头上岸。笨重石料只得人力拖运,“蜗牛行动”一日走三里,运上清水楠树洞尾巴山,整个工程直到光绪十六年(1890)秋完工。九思公配郑、方两位夫人,生育四子五女,代代繁衍,光宗耀祖。
怪不得罗平安说,凌家祖坟比杜甫墓还壮观。惜乎,前后三次被盗,损毁惨烈。
影戏腔
一口述说千古事;两手对舞百万兵。
平江县皮影戏协会吴保文会长牵头,艺术团送戏下乡。李随星团长撰稿导演《离骚记》,全剧三个半小时,现代科技与传统戏曲完美融合,充分展示唱大戏的风采。
龙华山是平江唢呐腔影戏发源地,清水洞出会唱影戏的大师傅。
平江影戏的演唱腔调分为琴腔、唢呐腔两大类。琴腔属于汉戏系列,影戏传入平江后,清水人吹唢呐厉害,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形成独特风格的唢呐腔影戏。
范建文,龙华山唢呐腔第五代传承人。他说唢呐腔仅用于平江影戏,又叫影戏腔。类似越剧清唱、湘剧高腔的形式,清唱加唢呐尾腔。但腔调韵味与湘剧完全不同。唱腔讲究字正腔圆,字不行腔,腔不带字。唱词严格按平江语音高低变化,咬字要准,使人一听就明白。他示范《离骚记》,屈原唱:“来朝将我来发配,一家要做两路分,妻离子(散)。”屈夫人李氏唱:“抛下遗孤你不管,孤魂独影赴仙乡,于心何(忍)?”就像常用成语“福如东(海)”“喜笑颜(开)”,要很确切地省略一字。就连伴奏的锣鼓谱,前面有七槌锣,最后一锣要轻击,锣音短促,马上收音,叫做“七槌半”。它是接下来唱句的第一板,锣音与唢呐不能超过演唱的音量,有时唢呐甚至省略最后一音。龙华山“唢呐腔”近乎刁蛮苛刻,却耐人寻思,韵味无穷。
钟志远师傅擅长做影戏菩萨,阳光从后厅斜照而来,挂在窗台上的影像光彩照人。借助斜照玩耍菩萨,他像戏颠子一样的兴奋,似乎进入神景仙境。我醒悟:阳光穿越天空的透射,活灵活现不知比灯光绚丽多少倍,大自然富有永恒的生命力。沙洛导演立马调整思路,让钟志远登临龙华庙顶放歌舞影,寻找影戏起源的远古幽情。
央视独立纪录片导演、编剧,沙洛导演前后三次拍平江。南江镇拍中国最后的私塾,童市镇拍舌尖上的中国,这次又来拍唢呐腔影戏。为什么?《离骚记》相当重要,它是平江最具生命力的屈原文化遗产。
(作者潘刚强系伍市镇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政协岳阳市经济科技委员会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