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陆地边境线长达2.2万公里,有14个陆上邻国,其中最特殊的陆上邻国当属阿富汗。
说它特殊,不仅因为中阿边境只有92.45公里,在所有邻国中最短,更是因为中国与阿富汗似乎“本不该”相邻。
▲中国陆上邻国,和阿富汗的接壤里程最短
从地图上看,中国与阿富汗之间隔着一条宽度在300公里以上的喀喇昆仑山脉,平均海拔超过5500米,几乎隔绝了两国的联系。
奇怪的是,从阿富汗东北部伸出了一根“手指”,“强行”与中国接壤,这根“手指”就是瓦罕走廊。
▲瓦罕走廊在阿富汗地图上也显得很突兀,似乎专门为了与中国接壤
瓦罕走廊往北是塔吉克斯坦,往南是巴控克什米尔。走廊内部的居民以塔吉克人为主,与阿富汗主体民族普什图人截然不同。
既然如此,阿富汗是如何得到瓦罕走廊的呢?
一、中华故土
瓦罕走廊位于帕米尔高原的南端,因瓦罕河由东向西流过而得名,瓦罕河谷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左右,比起南北两侧海拔5500米以上的高山,瓦罕河谷已经算是难得的低地了。
▲帕米尔高原的位置
尽管帕米尔高原离中原十分遥远,但是早在公元前60年,西汉便已设立西域都护府,正式将整个西域纳入中国版图,同时也开通了意义深远的丝绸之路。
帕米尔高原正是西域的最西端,汉人称其为葱岭。西汉王朝经济之繁荣、国力之强大,由此可见一斑。
▲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府,当时阿富汗土地上居住的是大月氏
瓦罕走廊是穿越帕米尔高原的主要通道,不但沟通起东西方的贸易,还是亚洲各大文明的交汇点。公元前6世纪发源于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在公元前后扩散到中亚地区,再通过瓦罕走廊传入中国,对中华文明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
为了寻求更原始本初的佛理佛经,东晋法显、大唐玄奘等中国僧人都曾穿越瓦罕走廊前往天竺(印度),法显还留下了关于瓦罕走廊最早的文字记录,“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只有前人留下的骨骸作为路标。
▲帕米尔高原是很多河流的发源地,瓦罕河是阿姆河的上游
但是,中原王朝对西域的统治并不是连续的,东汉末年内乱一起,西域各游牧政权便纷纷自立,直到五百年后唐朝打败突厥,才重新恢复了对西域的管辖,使包括瓦罕走廊在内的帕米尔高原再次归属中国。
西域在历史上是很多游牧民族的共同家园,塔吉克人的祖先也是其中之一,他们原本生活在中亚的阿姆河流域等地区,由于受到突厥人的驱赶,一部分人被迫迁往荒凉贫瘠的兴都库什山和帕米尔高原。
▲唐朝版图最大时的西域,吐火罗(阿富汗前身)作为藩属国也包含在内
与此同时,伊斯兰文明已经在7世纪崛起于阿拉伯半岛,并快速向外扩张。唐玄宗时期,伊斯兰文明征服中亚地区,在帕米尔高原与中华文明发生了直接碰撞。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的大部分西域驻军被调回平叛,留守的少数唐军因为得不到补充而日渐削弱,直至全部消亡。受阿拉伯帝国支持的黑汗王朝趁机东进,将河西走廊以西的西域逐渐“伊斯兰化”。
此后的1000年里,中国再也没有直接统治过瓦罕走廊及西域,当地的佛教文化开始断绝,只剩下一些佛教遗迹供人瞻仰。一直到18世纪中期,清朝平定准噶尔与大小和卓的叛乱后,才将这片汉唐故土再一次置于中国版图之内。
▲清朝恢复新疆主权后的版图,葱岭(帕米尔高原)属于中国
1757年,乾隆皇帝将西域改为新疆,领土范围包括帕米尔高原和巴尔喀什湖,深入现代意义的中亚,面积达到217万平方公里,大大超过现代新疆自治区的166万平方公里。
由此可见,瓦罕走廊及帕米尔高原都属于西域的一部分,是古代中国疆域的最西端,汉、唐、清三朝都对西域进行过有效管辖。
二、两强夹击
清朝收复新疆时,西边的杜兰尼王朝刚刚完成阿富汗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这个王朝的主体民族是居住在南方的普什图人,国土北方的塔吉克等中亚游牧民族只是名义上臣服,对杜兰尼王朝及阿富汗都缺乏认同感。
正因为如此,杜兰尼王朝虽然曾经声称对帕米尔高原拥有主权,却没有能力采取实际行动,因为此地的塔吉克人并不效忠于阿富汗,甚至没有明确的国家概念。
▲杜兰尼王朝鼎盛时期的疆域,不过这只是后人的想象图
清朝对新疆的开发和主权维护都没有投入太多资源,乾隆皇帝之后,清朝如同汉、唐等封建王朝一样开始衰落,更加减少了对新疆的关注。而英俄两个列强已经从南北两个方向逼近帕米尔高原。
19世纪30年代,英国基本完成对南亚次大陆的殖民进程,下一个征服目标是阿富汗。阿富汗虽非常贫瘠,却是英属印度的安全屏障,历史上的印度侵略者都是从阿富汗进入印度的。因此,英国人想要控制阿富汗,以保证英属印度的安全。
孱弱的杜兰尼王朝不是英国人的主要防范目标,正向中亚扩张的俄国才是。俄国是一个扩张性非常强的帝国,有了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入海口还不满足,还想夺取印度洋的温暖出海口。
19世纪中期,俄国开始向中亚地区扩张,这里分布着希瓦、布哈拉、浩罕等多个独立的游牧民族汗国,面积更大的哈萨克汗国还是清朝的藩属国,但这些汗国显然都不是俄国的对手,一旦俄国得逞便会继续向阿富汗下手,兵锋直指英属印度,英俄两国的陆军将正面相对。
▲俄国人到来之前,中亚分布着多个游牧民族汗国
对英国人来说,英属印度是其殖民帝国最重要的一环,每年提供的税收占到整个大英帝国的一半,还能提供充足的粮食以及棉花、黄麻等工业原材料,同时又是拥有数亿人口的庞大市场。
英国把维护英属印度的安全看得极其重要。在英国人看来,俄国人才是英属印度的最大威胁,绝不能坐视此事发生,必须抢先动手,将阿富汗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
▲帕米尔高原对动辄数万人的古代军队是天堑,但无法阻挡规模小得多的英俄军队
这是阿富汗近代多灾多难的根本原因,这个国家的土地贫瘠又四分五裂,几乎没有政治和经济价值,只因为夹在英俄两强而成为了大国角逐场。
此时阿富汗刚刚建国,杜兰尼王朝的主体普什图人认为北方的塔吉克人、乌兹别克人等等都是历史上侵略者的后代,并与中亚的游牧民族保持着亲密关系。所以阿富汗内部的民族关系非常紧张,经常兵戎相见,使外国势力有了分化拉拢的机会。
三、国土沦丧
英国人的侵略野心让阿富汗人感到恐惧,为了对抗英国人,他们开始寻求俄国人的保护,反而给了英国人动武的借口。1838年,英国人借口阿富汗与俄国结盟发动了侵阿战争。
占领首都喀布尔、推翻现政府并不难,想要平息阿富汗人民的反抗,却是一个无法完全的任务。1841年11月,阿富汗全境爆发反英起义,到处袭击英国军队和殖民政府,截断了从英属印度通往喀布尔的补给线,使驻守喀布尔的英军陷入绝境。
▲轻易攻占阿富汗城堡,让英军误以为征服阿富汗也很轻松
次年1月,1.6万英军及家属被迫撤离喀布尔,企图返回英属印度,却遭到阿富汗起义军的轮番袭击,据说最后只有一名军医安全逃回,英国人不得不暂时放弃征服阿富汗的目标。
与英国人在阿富汗的失败不同,俄国在中亚的扩张颇为顺利,到19世纪60年代,俄国已经通过《北京条约》和《勘分西北界约记》割走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中国疆域。浩罕、希瓦等中亚汗国也变成俄国的附庸,完全吞并只是个时间问题。
▲1842年英军惨败,从此让阿富汗变成“帝国坟场”
为了阻止俄国进一步南下,英国在1869年提出建议,将阿富汗和帕米尔高原变成英俄之间的缓冲区,避免直接相邻,但遭到了拒绝,俄国的野心不止于中亚,对阿富汗也有染指的企图。
1876年3月,俄国正式吞并浩罕汗国,完成了对中亚地区的扩张,兵临帕米尔高原。另一方面,俄国不断加强其在阿富汗的势力,拉拢阿富汗上层人士,排挤英国势力,以削弱英国对阿富汗的影响力。
▲中亚游牧民族的中世纪军队完全不是近代化俄军的对手
对此心急如焚的英国人在1878年挑起第二次侵阿战争,借口同样是阿富汗与俄国结盟。经过一番苦战,英国终于如愿把阿富汗变成附庸国,断绝了俄国控制阿富汗的可能性。
眼见英国对阿富汗志在必得,俄国只好转而侵占条件更恶劣的帕米尔高原。帕米尔高原当时的主权属于清朝,但清朝对新疆边界地区的控制非常薄弱,帕米尔高原更是因为自然条件极端恶劣,只是在部分关隘设置了哨所,从而使俄国人的侵略轻易得手。
▲乾隆在新疆多地立有御碑,遗憾的是,帕米尔高原上的那块已经损毁了
中俄在1882年和1884年又分别签订《喀什噶尔界约》、《续勘喀什噶尔界约》,将中俄边境线推进到帕米尔高原北端。此后,俄军频频入侵帕米尔高原,强行设立主权标志,驱赶清朝哨所的少量驻军。
英国人也不甘示弱,多次派出侦察人员进入该地区测绘,以表明英国不会放任俄国的侵略,甚至还差点与俄军发生冲突。英国人当然不是为了维护中国对帕米尔高原的主权,而是不愿意俄国独占,使英属印度暴露在俄国人的兵锋下。
▲俄国的印度洋出海口梦想,阿富汗处在关键位置上
1892年,俄军大举入侵帕米尔高原,占领了帕米尔高原的大部分区域,只剩下瓦罕走廊没有占领。清朝抗议俄国违反了《续勘喀什噶尔界约》,但俄国毫不理睬,更没有撤军。
俄国没有趁机吞并瓦罕走廊,主要是因为这条走廊的南面就是英属印度,夺取瓦罕走廊后,俄军将直接与英军面对,俄国知道这是英国人无法接受的底线。
1895年9月8日,英国、俄国、阿富汗三国代表签订划界协议,瓜分了帕米尔高原。根据英国人的记录,阿富汗代表只有默默出席会议,并签订最后协议书的权利,被动地为阿富汗得到了瓦罕走廊,走廊以北的帕米尔高原全部归属俄国。
▲清朝和中亚的疆域变更,左为1820年,右为1896年,白圈为瓦罕走廊的位置
尽管清政府不承认俄英阿三方对帕米尔高原的占领和瓜分,但当时清政府刚刚输掉甲午中日战争,割地赔款,根本无力改变事实,只能坐视国土最西疆的沦丧。
从这段史实可以看出,并不是阿富汗通过瓦罕走廊与中国相连,应该说是阿富汗与中国的连接只剩下了瓦罕走廊,更像是一座中阿陆桥。
这个过程也不是阿富汗主动争取的,而是由英俄两个列强操纵,目的是在英俄的势力范围之间留下一个缓冲区,防止两强直接相邻。
▲瓦罕走廊的细节图
四、远离战火
英国对阿富汗的殖民统治持续到1919年才结束,阿富汗人民的不懈反抗使英国人感到得不偿失,不如放弃阿富汗全力确保英属印度的安全。
当年8月,新的阿富汗国独立,与杜兰尼王朝几乎没有差别,以普什图人为主导,南北方民族对立依旧,只是多了一些西方元素。
而俄国此时刚刚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又变成社会主义国家,还没有从战争和革命造成的极度虚弱中恢复过来,暂时看不到有向南扩张的欲望和实力,这才让英国人放心撤出了阿富汗。
▲阿富汗民族分布图,瓦罕走廊以塔吉克人居多
此后的数十年里,阿富汗既是英俄(苏)之间的缓冲,又是两国争取的对象,幸运地躲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发生过大规模战争和冲突。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着手解决历史遗留的中阿边境问题,本着既尊重历史,又照顾现状的原则,新中国承认阿富汗对瓦罕走廊西半部分的主权,1963年11月22日两国正式签订边界协议,形成了今天的中阿边境。
▲瓦罕走廊只有夏天三个月可放牧和通行
20世纪70年代末,苏联入侵阿富汗,扶植傀儡政权,这是历史上俄国南下印度洋梦想的延续。阿富汗人民奋起反抗,塔吉克等北方民族结成北方联盟,是抗苏力量的主力之一。
阿富汗的战乱直到今天也没有完全平息,跟其他地方相比,瓦罕走廊却是一片少有的安宁之地。这里海拔高,自然条件恶劣,全年四分之三的时间大雪封山,只有6-8月可以通行,又远离阿富汗核心地带,对各方势力都没有价值,得以远离战火。
▲虽贫穷但远离战火,瓦罕走廊居民也许是最幸福的阿富汗人
据2010年时统计,瓦罕走廊居民大约有12000人,东部主要是吉尔吉斯人,西部则是塔吉克人,均是游牧民族,几乎没有耕地。即使在阿富汗范围内,瓦罕走廊的居民也属于最贫穷的群体之一。
瓦罕走廊从西往东逐步变窄,在阿富汗境内约300公里,中国有100多公里。而92.45公里长的中阿边境大部分是高山,中间可以通行的谷地很容易管控,再加上瓦罕走廊本身的海拔也在4000米以上,普通人很难适应,因此,尽管阿富汗数十年来动乱不止,但从来没有难民冲击中国边境。
▲距离阿富汗最近的中国新疆地区
目前,瓦罕走廊还没有贯穿的公路,中阿之间的物流也不通过这里。但中国境内已经建好公路,只要阿富汗恢复和平与秩序,瓦罕走廊还是可以发挥中阿陆桥的作用。
▲中巴边境的红其拉甫口岸在瓦罕走廊附近
长期作者|霈霖
历史资深爱好者
责任编辑|Thomas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生|环球情报员主编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