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走红的火锅杯
最近在川渝地区突然爆火了一个品类,那就是“火锅杯”,字面意思是“把火锅食材装在杯子里的产品”。
经常刷抖音、小红书的朋友可能都会经常刷到这样的标语“可以带走,边走边吃的火锅”“投3千做火锅杯,一天300杯不够卖”、“行走的火锅杯,满足一个人吃火锅的梦想”...... ,这些都是在说火锅杯。
火锅杯是怎样的呢?就是将毛肚、鱼丸、肥牛等火锅食材装在杯子里,可以边走边吃的小吃。
有的视频里面还有进一步的升级:特制包装,上面一层装火锅菜品,中间有圆孔插根吸管连接下面的奶茶,重口味火锅吃腻了,可以随时喝一口奶茶解渴。
这种干湿结合的创意小吃,还有干冰制造出来烟雾缭绕的效果,凭借着独特创新的造型,如今火锅杯已经在抖音上有了1283个相关短视频,共收获了1.4亿万次播放。
而在小红书上也有众多的短视频、照片介绍、标语也与抖音的类似。
社交平台上只是这个网红单品爆火的一个侧面,在企查查上搜索关键词“火锅杯”,就有300+相关注册企业。
而且大部分都是在今年下半年注册的,其中仅11月新成功注册的火锅杯企业就有17家,火锅杯的爆发在线下同样可以用“井喷”形容。
截止12月,在大众点评平台上搜索北京区域的火锅杯,就有15家不同品牌的门店,其中带有“新店”标签的就有9家。
火锅杯因为自带“火锅”属性,因此在餐饮业的明星赛道上,火锅在美团和大众点评上的线上交易量和交易额向来是独占鳌头。
火锅杯就是很完美的继承了火锅这个品类标准化程度高、受众广泛、毛利高等这些优势,而且火锅杯的入门门槛很低,现在也衍生出了很多小推车售卖模式,入局成本更低。
一人一杯的火锅形式,也是传统火锅业态从正餐属性向小吃属性的转变。
火锅杯的外表也是很新奇,装在咖啡大小的纸杯里,边吃火锅边喝奶茶的模式自带吸睛属性。
火锅杯前景如何?
火锅的门店多分布在重庆主城区观音桥、解放碑等核心商圈。目前做火锅杯的店铺越来越多,在加盟方面也做的比较成熟,而且有热度,但市场上火锅杯层次不齐,也有些店铺开了没3个月就倒闭了。前景比较模糊。
在大众点评上,解放碑商圈显示有2家,但有网友反应,实际探店的过程中却仅有一家还开着。比如下面这家,累积了80条评论,但再找时已经显示“休息中”。
虽然是在核心商圈,但询问抖音同款火锅杯“上火锅、下奶茶”新奇包装的顾客很少。
能够看出,目前的火锅杯在借助了抖音等媒体宣传的风口下,确实知名度在不断的扩散,但真的适合现在入局开店吗?这个风口能追吗?
追风口要谨慎
这个风口应该要追吗?如果是抱着玩票的态度,想乘势赚一笔的话或许很快就能成功,但想要长久的经营恐怕就不行。
首先,品类上撞车比较严重,火锅杯虽然有创新的地方,但仅仅是形式,并非对产品本身做出了调整。
其次在形式上创新的这种新鲜感很快就会消散,比如答案奶茶一开始就被迅速引爆市场,在众多奶茶品牌中脱颖而出,而之所以这么火爆,是因为它诞生于互联网大环境下,从产品出发、从内容创新,以匠心独具的切入点,符合当下时代青年的消费心理,以有趣好玩在社交媒体被广泛传播,是好产品发挥到极致。
但很快答案茶就衰败了,原因就在于人们“玩腻了”,一开始商家可以利用“占卜”的形式很吸引人,但这是把双刃剑,它可以让你的产品变得很有趣,也可以让用户讨厌你的产品,他们会觉得你的产品玩腻了,很乏味无趣,也就不会产生复购了。
再比如之前的牛排杯,从2016年在韩国街头出现,6、7月份在大陆初试牛刀,到8、9月份风靡各大城市步行街头、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所谓牛排杯,不过就是上层精致牛排小吃,下层爽口饮品,但是产品个中滋味自然是吃过的人才懂。
牛排杯的迸发迅速的占据了餐饮小吃界王者的地位,牛排杯品牌众多,但突出重围的非“九牛一杯”,莫属,其品牌可以说风靡大街小巷。
第一眼给人的直观感受是够牛够味,看一眼就能直观感受到视觉的强烈冲突,满满一大盘美味牛肉,口感劲道,胃口大开。
下料方面量足份重,从配菜到主食,从蔬菜到水果再到鲜嫩牛肉,带给人丰富的口感享受。酱料口味也是独家秘制的,不管是牛排杯、鸡排杯还是盐酥鸡杯,配菜依旧丰富多彩
牛排+水果+蔬菜+进口沙拉+现炸薯条+血糯米奶茶等等。
但牛排杯形式感太强,很容易成为一阵风,流于形式和创意,更容易让人忽略掉产品本身。最后也都消失殆尽了。
从这些过往的案例中能够看到,真正的创新从来不是形式上的创新,形式上的创新确实会为品牌带来一定程度的热度,但时效是有限的。能否在短时间通过产品本身把顾客俘获,才是品牌经营的重点。
喜茶曾经也是被不少人诟病夸大宣传,雇人排队,但喜茶并没有停止对产品的研发。现在的喜茶依然在不断的做联名、做营销,但同时新品推出的速度也很快,并且也有了一系列很能打的经典产品。因此,做餐饮首先要把产品做好,坚持产品创新,才能够让品牌的生命周期变的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