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底,新媒体界开始出现一种说法:未来的时代,将会是视频的时代。抖音、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微视、秒拍......众多视频平台此起彼伏,甚至连传统的新媒体平台也开始扶持视频KOL了。
现在,时间已经过了快一年,短视频的发展又变得怎么样了呢?
问题
目前,短视频行业的格局如何?
回答
短视频平台兴起的过程,有点类似当初新媒体平台发展的过程。不过,至于视频是否会是未来主流的新媒体形态,小张老师仍然持保守态度。
我们可以先从短视频平台之间的相互斗争开始说起~
1、平台斗争是必然,共存也是必然
为什么说短视频平台的发展过程有点像当初新媒体平台的发展过程呢?我们来回忆一下:
大概在2013年底,2014年初,各种新媒体平台开始兴起:微信、今日头条、百家号......到现在为止,这些平台不仅没有被吞并,甚至后来衍生出了更多的平台,包括趣头条、UC、淘宝京东的创作平台等。
他们之间没有竞争关系吗?当然不是。每个平台都想尽力收割新媒体的流量,但是我们也看到结果了:他们谁也没法彻底压倒谁,而是塑造了属于自己的平台调性,然后赚取自己的用户流量。
举个例子,微信的标签在我们看来就是“粉丝池”“社交刚需”;今日头条的slogan很说明问题——从“你关注的,就是头条”到“信息创造价值”,一直主打用户的资讯获取需求。除此之外,其他平台也在塑造以新媒体为基础的自己独特的调性。
为什么他们都成功了呢?很简单,中国的人口基数足够大,只要网络存在、新媒体存在,新媒体平台就一定会有流量。
同理,我们来看短视频平台,目前最火的似乎是抖音,快手、秒拍一直在与抖音抗衡。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抖音不可能一家独大,垄断短视频市场,一定会有其他家的短视频平台和他们分享流量。
所以问题已经很明确了,短视频平台笼络尽可能多的用户到自己平台来,而不是去竞争平台。他们需要做的,或者说能做的,基本有三方面:
第一,市场投入,打广告;
第二,做自己平台和其他平台的差异化;
第三,“挖墙脚”或培养KOL;
2、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上述三种方式,看似都“有点意思”,但其实一点意思都没有,不过就是短视频平台之间,来来回回的博弈。怎么说呢?
第一,市场投入。
这肯定是有用的,如果地铁、电视、各种新媒体平台满满的都是快手的广告,一方面可以达到拉新的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让抖音的用户转移到快手来,想想是极好的,但是!
大家都是做短视频的,谁又比谁傻、谁又比谁穷呢?大家都投入的情况下,我相信结局会是短视频的总体人群变大,而各平台所占市场比例几乎不变。等于说是所有平台一起花钱,让大家能赚的钱更多了!对于竞争而言,基本没有意义。
第二,做平台差异化。
这就更不靠谱了。据我所知,现在短视频平台上拍出来的视频,都是一个样,短视频本身就是用户做内容,上传到平台,用户之间相互学习,平台之间也就相互“学习”了,平台调性几乎是由用户把控的。
至于说,如果某平台出了一个短视频活动,大家参与的很多,那大不了我其他平台照葫芦画瓢就是了,来来回回没有影响。
第三,“挖墙脚”或培养KOL
这是小张老师觉得最靠谱的方法了,毕竟,平台的流量是一方面,KOL的流量或许也很有用。比如说,Papi酱入驻了抖音,势必带领一波Papi粉到抖音看视频,平台流量也就提升了。
这就有说法了!如果快手到抖音挖一波KOL过去,那视频平台的格局是不是就有变化了呢?
我想说:有点困难。原因很简单:抖音有着目前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被挖走了KOL会造成平台短期内流量下降,但是抖音只要给出足够好的扶持条件,马上就会有千万个备选KOL涌现出来,就像一个生态圈,它的自愈能力会非常强。
而像快手这样相对弱势的“挖人”平台就比较难受了,因为他们会给新进的KOL大量福利、扶持,并且在他们面前会很被动。要知道,KOL的惰性是很强的,来了以后不给你好好更新,你要怎么办呢?
挖墙脚不太靠谱,自己培养KOL总行了吧?确实可以,不过让一个短视频平台的KOL发展到全网KOL,还是有些难度,不过这是可行的!
总结
总结起来,短视频平台的格局目前就是“百家争鸣”,有强势、有弱势,但几乎不可能合纵连横,或是一家独大。但是,大家可以一起努力,把短视频市场这块“蛋糕”做大,这样,每个平台能吸收的流量也就变大了。
至于视频会不会是未来新媒体的主流,小张老师可以给大家这样的结论:未来,新媒体的表现形式还是那么多种,但任何表现形式的基础都是核心策划,这才是最“值钱”的。
在优秀的核心策划下,无论是视频,还是文字、图片、长图,都会有它的受众,甚至于,我更爱看长图、言之有物的文字。
“媒玩儿”,是由云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一群热爱新媒体的年轻人,搭建的新媒体知识答疑公众号。他们通过代运营的60多个公众号,新零售、原创KOL的尝试,总结出了一套成熟的新媒体方法论。新媒体,有问题,找媒玩儿!
更多精彩内容,可以点击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