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抖音(抖音)上有一个视频很火。
校长来了,说:
1952年,
全中国GDP只有304亿。
美国3677亿,是我们的整整12倍
2020年,
全中国GDP已经高达101万亿。
美国是我们的1.4倍。
弹指一挥间,70年时间,
我们的父辈和祖辈,通过不断地努力,
将整整12倍的差距,
一步步缩小到了11倍,10倍,9倍,8倍,7倍。。。
一直到了去年的1.4倍。
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是越来越好。
现在,
接力棒交到你们年轻人的手中
追英超美,
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梦想指日可待。
1952年的中国是什么样?
最近,
口袋君看了一部名为《我的父亲焦裕禄》的感人佳作。
一听片名以为是一部讲大道理的主旋律电影,没想到却是一部干货满满的良心佳作。
一开场,导演便一秒将观众带回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洛阳矿山机器制造厂中,
工人们在生产线上如火如荼地生产模具
却发现由苏联专家研发的刀头出现了问题,
由郭晓东饰演的焦裕禄时任车间主任,
会俄语的他,立刻与苏联专家交涉。
没想到,对方态度非常傲慢,
坚决不肯承认自己发明的刀头出了问题
通过这件事,
焦裕禄也意识到了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
1959年6月,
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了
中苏双方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赫鲁晓夫决定停止援助中国。
在洛阳矿山机器制造厂的苏联专家,纷纷准备回国,甚至连图纸都要带走。
为了争一口气,证明中国人不比苏联人差,
焦裕禄决定带领洛矿全厂职工
研发新中国第一台2.5米双筒提升机。
在这个关键时刻,焦裕禄展现出了自己最与众不同的品质:
为了达成集体的利益最大化,不在乎自己的功名利禄,敢于担当的实用主义者。
厂里,有位钻研精密机械的高材生名叫陈继光
读过4年本科,2年研究生,
然而却因为出身问题,接受改造,负责在厂里管猪圈。
为了说服陈继光发挥自己的专业才能,
焦裕禄三顾茅庐,
不断地把饺子、白面、猪肉等当时最好吃的伙食,带给这位稀缺人才。
之后,又力排众议,坚决要将他调到第一线,来参与研发2.5米双筒提升机。
即使保卫科当着所有人的面,
批评焦裕禄先斩后奏,他也要力保陈继光。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
50多天没回家,住在厂房里的焦裕禄,
最终和陈继光等人,
成功研发出了真正中国制造的新型2.5米双筒提升机,
在我国机械制造史上,写下了光荣篇章。
这台机器之后
被运到了洛阳郊区外的观音堂煤矿,服役了近50年。
以上,便是《我的父亲焦裕禄》的开篇曲。
不夸张地说,
主演郭晓东把课本上的焦裕禄,有血有肉地呈现在了观众的眼前。
正如本片的讲述人焦裕禄女儿焦守云所言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
是父亲短短42年人生,最辛苦、最辉煌,也是最后的两年时光。
1962年冬,
40岁的焦裕禄被组织调任为河南兰考县县委书记。
作为当时全河南穷困的县城之一,
兰考县当时遭遇了严重的灾荒,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了历史的最低水平。
上万村民为了填饱肚子,即使危险地扒火车,也要到外地讨饭吃。
当地恶劣的自然条件,
催生了“三害”:内涝,风沙、盐碱。
由于兰考县实在太穷,底子太薄,
省里曾经一度想将其拆分成四块,
分给其他四个相对富裕的县来管辖。
然而,在与省委开会的过程中,
焦裕禄再次展现出了
敢于担当,不放弃的精神品质
在会上,他提出了改造兰考的五年计划。
首先是治沙。
他亲自上阵,造林防沙,以林促农,以农养林。
其次是治水。
兰考地形复杂,他提出以排为主,舍少救多,冬春治理,
洪水发生后,焦裕禄第一时间前往村里,拯救灾民
最后是治碱。
他提出要多种泡桐,
既能挡风又能压沙,还可以降低盐碱。
果然,
经过了焦裕禄坚持不懈的努力,
兰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离“富饶乡村”的终极目标是越来越近。
不得不说,
成为兰考县县委书记后,
焦裕禄真的是全心全意地为百姓谋福祉,
甚至拿出县里的财政收入,给农民发救济。
成为了百姓心中的好干部
人到中年,
除了担纲县委书记外,焦裕禄还要扮演好丈夫、父亲,儿子的角色
这也是这部《我的父亲焦裕禄》
最不同于以往同类题材的一点。
将很多笔墨着力在:
子女视角的父亲焦裕禄,显得特别有人情味。
在女儿眼中,焦裕禄有点“不近人情”。
自己毕业后,本来想通过爸爸是县委书记的关系,找一份体面的工作。
没想到
焦裕禄却坚持不帮女儿安排工作,而是让她做普通老百姓的营生,上街卖咸菜
一开始非常扭捏不肯吆喝的女儿,
在父亲焦裕禄的言传身教下,越来越会做买卖,体会到了人间冷暖。
在儿子眼中,焦裕禄则是一位绝对自律的严父。
有一次,儿子晚上溜出门去看戏曲《花木兰》
没有钱的他,在门口说了一句
“我是焦书记的儿子”
保安就答应让他入场了。”
听闻此事后,焦裕禄非常生气。
严厉批评儿子,不该借着自己的名号,去走后门。
在妻子徐俊雅眼中,
焦裕禄真的是一位让人又爱又“恨”的丈夫。
明明可以在大城市洛阳过上好日子,
他非要选择穷困潦倒的兰考县,老婆孩子只得与他分居两地。
明明可以遵从省委意见,
让兰考县拆分到其他富饶的地级县。
焦裕禄偏要反对,坚决留下来治理兰考县。
最终,善解人意的妻子还是选择支持丈夫的工作,
将孩子们接到兰考县,与父亲一起住
由于一直忙于工作,
焦裕禄已有10年没有见过老母亲。
当母子两人再次相见时,焦裕禄真的是百感交集。
两人一起去看了经典戏曲《精忠报国》
时隔多年,母子两人在床头的对话感人至深。
一直以来,焦裕禄记得母亲的教诲
“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要做个好人,才能成为天上最亮的那颗星”
第二天,
或许是焦裕禄意识到
也许这是他最后一次见老母亲,未来实在无法尽孝,
最终,儿子给母亲磕头诀别的场面,非常感人。
见完母亲后,没过多久。
1964年5月14日,这个充满阴霾的日子,
这一天,焦裕禄因长期劳累过度,罹患肝癌晚期,撒手人寰。
正所谓“自古忠孝难两全”,
为了建设兰考,焦裕禄到处奔忙,操劳过度,导致肝癌晚期
最终,42岁的精彩人生旅程戛然而止,实在太短暂。
即使在临终前最后一刻,
焦裕禄还想着老百姓,让主治医生不要在他身上花钱,把药留给穷苦百姓。
还对省委领导表达临终愿望
希望死后,把自己埋在兰考的沙丘下,期望能看到在未来,大家能把三害治好。
如今的河南兰考被誉为“泡桐之乡”,成为首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焦裕禄的遗愿终于完成了。
毋庸置疑,
此片为我们呈现了以往鲜为人知,充满多面性的真实焦裕禄。
他为国家人民的付出,对家庭,对妻子,对子女,对母亲的遗憾,无一不让人动容。
欠家人的一张全家福,在电影里终于补全了。
据悉,《我的父亲焦裕禄》自从开启点映后,口碑炸裂!
老中青三代观众均能从此片得到不同人生感悟,
老一辈观众觉得电影中所展现的故事非常真实,甚至有当年亲眼目睹过兰考人民逃荒场景的观众,感言在电影里看到这个场景依旧心酸;
一位6岁的小女孩在奶奶的陪伴下看完了电影,这是她第一次认识并接触这位历史英模,在映后采访中说道:“焦裕禄爷爷,我们永远记着您。”
许多年轻观众表示,会带着爸爸妈妈和长辈一起来看。
这种家庭式观影的现象,
反映出《我的父亲焦裕禄》这部电影的最大特点:
以真换真。
用真故事,换取观众的真感情。
电影目前已经开启点映,8月6日在全国电影院正式感动献映。
作为被历任领导人反复提及的感动中国人物,
焦裕禄虽然已经离开我们57年了,
但他的奋斗精神已成为永恒,鞭策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努力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