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短视频经过火热的市长/市场争夺战,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早先是抖音从快手的存量市场中争夺用户,并顺利碾压快手,迅速夺得泛娱乐资讯短视频的头把交椅,赢得全民关注;而后,又爆出张一鸣与马化腾的、大战,称“微视模仿抖音”,腾讯阵营再度扶持微视以及收购梨视频,以对抗头条系。
(注: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短视频上半场的花样拼杀似乎集中在“流量效率”和“内容质量”上,而以美拍、B站等为代表的企业关注点集中在“内容质量”之上,未能真正完成“用户互动”的难题,提出“内容裂变”的用户思维又仿佛是将短视频的下半场引入到“使用时长”与“互动度”的平衡之上。
火起来的短视频是怎样的流量帝国?
截止2018年2月,短视频综合平台与短视频聚合平台活跃用户规模达到了4.035亿人与1.655亿人,而在对用户数据的占用上,短视频综合平台用户使用时长达到了51.628小时,短视频聚合平台用户市场达到了16.167亿小时。
(注: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可以说,全国近10亿的网民有一半的人都使用过短视频APP和观看过短视频。从目前来看,短视频领域里已经形成了一个个自成体系的流量帝国。比如头条系的抖音、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
那么在这个短视频的下半场究竟是怎么样的?
抖音基于运营内容池为主导的中心化内容分发模式,和日渐茁壮的社区和社交基础,让抖音能够从小众精品内容app变成一个让整个短视频领域都头痛的敌人。但成也风云,败也风云。抖音的焦虑其实已经逐渐显现了,抖音的焦虑也可能是其他人的机会。
(注: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抖音的个性化、地域化分发已经开始逐步解决太依赖运营的问题,而随着PGC内容的加入,已经可以承载大部分非头部内容的长尾消费。抖音的关注关系推荐倾斜、关注功能的频繁改版、热搜,都在尝试建立除首页流量以外的新的分发流量阵地,内容生态的短板会越来越小。
随着短视频的飞速发展,内容风格上也已经完成了从单一标签化到标签多元化发展,比如从以前的猎奇夸张、社会人等标签变成了年轻时尚、趣味十足、风格清晰等多种更具年轻色彩的标签。
在内容创业领域,爆款思维无处不在,尤其是公众号等图文类产品的运营。这种持续性的爆款文章,对于增强粉丝黏度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而应用到短视频领域,像抖音、快手、微视等这样的平台,一开始就大面积地打造爆款,创造“现象级”的爆款平台产品,从流量引入做切入口,其运营砸钱也是颇为豪气。
头条宣布10亿元扶持短视频,而腾讯则推出30亿补贴微视创作人,阿里系大鱼号也推出20亿纯现金赋能自媒体人。在疯狂的资本推动下,抖音等“现象级”爆款迅速走红,即便是遭遇到严厉的监管,也未能明显影响到抖音的发展。“现象级”爆款爆发力强,但是其持续性却不一定强,因其难形成核心壁垒,又缺乏互动与精品创意内容的持续性,这些产品终究会陷入焦虑。
(注: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如果用户只消费内容,而不生产内容,那么,爆款产品只能是“现象级”这个命题依然难以更改。这方面,“内容消费+内容生产”的用户思维模式走出了另一条路。
短视频社交、短视频社区、短视频垂直领域、强大的短视频内容生态、非泛娱乐类的综合短视频平台这些全部都是可以超越抖音的机会,这些也将成为短视频下半场必争之地,是真正还待开发的肥沃土壤。上半场15S~1分钟泛娱乐短视频领域,抖音已经无人能敌,下半场还有更多的挑战,我们拭目以待。
短视频下半场的机会相信很多人到看到了,道理都懂,这些下半场要上场的选手具体要怎么做才有可能超越?这也有待挖掘。
作者:大麦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