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甄琦
不到劝业场
枉来天津卫
天津劝业场,建成于1928年,是天津地标式建筑,承载了几代人的快乐与记忆。
最近,却有人忽然发现“津劝业”改名了,不少人惊恐地表示要赶紧前去“打卡”,生怕“天津劝业场”会被摘牌,甚至害怕这座大楼变得面目全非。
(图片来自抖音:北风那个吹)
其实,早在2020年5月20日,天津劝业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即“津劝业”)的重大资产重组项目,就获得了批准和通过。
在同年9月份的交易中,津劝业就已经置出了原有百货零售资产,与此同时,其又置入国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0%的股权。
2021年6月23日津劝业发布公告,声明公司证券简称自6月29日起,变更为“金开新能”。
也就是说,“津劝业”只是为了使公司名称和主营业务相匹配,才把公司名称和证券简称做了变更,并不会改变建筑实体上悬挂的“劝业场”招牌。
因为,天津劝业场大楼在2001年,已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2016年,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所以,“天津劝业场”这块招牌和建筑,是受国家保护的!不过,大家惊慌失措的心情也完全可以理解。
因为劝业场对于天津人来说,不仅是一个可以购物的商场,它更是用建筑本身记录着曾经的辉煌,也叠加了岁月的痕迹。
这里留存了几代人的故事,不仅有百货卖场的实用性,还同时兼具了历史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它的存在,令人真切的感受到城市的变迁与时代的更迭。
有它在,咱们天津人心里就踏实。
1
劝业场的传奇
1928年12月12日,天津梨栈大街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熙熙攘攘的人群围在一座7层楼高的建筑面前,等待着“天津劝业场”隆重的开业仪式。
(图片来自孔夫子旧书网)
法国、英国、日本、意大利各国领事前去祝贺,几百人的英国驻军乐队也现场演奏助兴。
有人说,除了抗战胜利和天津解放,劝业场开业就是天津第三热闹的大事!
《大公报》、《北洋画报》等各大新闻媒体,都进行了深度报道和宣传。
其实,劝业场可不是这片区域的第一家商场。
于1924年开业的“天祥商场”,与劝业场之间只隔着一条狭窄街道,在天祥商场对面还有个泰康商场。
那为什么劝业场的开业典礼,大家都这么给面儿呢?
因为,创建天津劝业场的第一大股东可不是一般人。
劝业场商圈从一片芦苇地到强势崛起,与高星桥白手起家的辉煌人生,有着同样的传奇色彩。
高星桥祖上曾为太平军打造兵器,祖父从南京迁至天津后,继续开铁匠铺维生。
由于手艺精湛,高家打造的“三停刀”还成为清代武科举考场的常用兵器。
高星桥的父亲甚至还“与时俱进”地学会了造“火枪”,和一种需要两个人抬着使用的大型枪。
不过,最终却因为手艺超群而招祸。
为了对抗洋人,清瑞王把高家请到北京造枪。但当时北京已经乱成了一锅粥。高星桥的哥哥因为造枪太出名,竟被义和团误认为是“二毛子”而杀害。
高家在惊慌失措中逃回了天津,不久其父郁郁而终,全家的重担就落在了17岁高星桥的肩上。
经人介绍,高星桥先当起了火车司炉工,后来又辞去“铁饭碗”,在德国一家商行当“走街”。
几经辗转,高星桥最后进入井陉矿务局做了一名司磅员,从此便开启了他的“开挂”人生。
高星桥虽然自幼读书,但还是热爱打铁,并且拉风箱掌握火候的能耐一绝。
(图片来自图虫创意)
有人能“闻香识女人”,他却能“看烟识煤品种”。
而且他还留心学习德国话,后被德国主管汉纳根发现并重用,俩人也缔结了深厚友谊。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高星桥为友情,也随汉纳根认购了不少德国公债。
(汉纳根)
没想到,德皇威廉二世赐高星桥一家“德国贵族”封号,从此铁匠摇身一变成为贵族。
1923年,中国收回了井陉煤矿。
而此时已经赚足第一桶金的高星桥,也开始全心全意地打造他的“商业王国”,创建了“天津劝业场”,并以60%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
劝业场的第二大股东也很传奇,他是天津重庆道55号“庆王府”的拥有者——爱新觉罗·载振。
在高星桥的劝说下,载振投资三十万大洋,成为劝业场的二股东,而“劝业商场”的命名也是听从了载振的建议,取“劝吾胞舆,业精于勤,商务发达,场益增新”之意。
2
“泡不坏震不垮”的良心工程
“劝业场”几个字可以说是载振的情怀。
《清史稿》中有记载:“载振赴日本大阪观展览会,归请振兴商务,设商部,即以载振为尚书。”后来,改商部为农工商部,而载振的职责就是“劝业”。
(劝业会场)
“劝业”一词,出自《史记·货殖列传》中的“各劝其业,乐其事”。
1902年,张之洞在武汉创办两湖劝业场。
1905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了劝业场。
1907年,袁世凯在天津设立了劝业会场。
可以说,当时全国各地倡导“实业救国”与“劝业振兴”的呼声如潮。
所以,“天津劝业场”的命名,既是这位晚清王爷的情怀,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体现。
其实,在百年之前,天津劝业场地区还是一片芦苇地,划归法租界之后,这里才开始出现小商铺,而逐渐形成水果集散地,所售水果中又以天津鸭梨最为出名。
(梨栈大街)
所以,老一辈人会管这一片叫做“梨栈”,把和平路叫做“梨栈大街”。
天津被迫开埠后,经济中心逐渐南移至租界,梨栈大街一带的地皮也是水涨船高。
在1911年,还是每亩地三四十两白银的价格,到了1924年,已经涨到每亩一万以上了。
1928年,高星桥用104000两银子的高价,从先农公司手中购得五亩二分地皮,敲定了“劝业场”的选址。
接着,他又花了一万两银子,高价聘请法国设计师穆勒,按照上海大世界的规模,以法式折中主义风格,设计了天津劝业场的蓝图。
(图片来自昊摄影)
劝业场主体5层,局部7层,上有塔楼、旗杆、避雷针等装饰建筑,大挑檐架着半圆拱门,上有精美雕花,凹阳台中部为宝瓶式设计,两侧有廊柱,凸阳台则是牛腿式栏杆,错落有致,美不胜收。
他对设计效果非常满意,但是面对一百万大洋的预估建造费用,有些力不从心,于是他说服庆亲王载振入股,二人共占股90%,成为最大股东。
(图片来源:天津记忆)
高星桥对工程质量要求极高,楼体全部由钢筋水泥浇灌,而且工程所需钢筋、木材皆从美商洋行购买,水泥则采用启新洋灰公司的“马龙太极图”商标产品。
他从小在底层摸爬滚打,深知建筑中的“猫腻”,他绝不允许任何杂质杂物掺入水泥中,也不允许任何的以次充好。
在他的监管下,劝业场不仅建造神速,且在经历了1939年的洪水浸泡和1976年的地震之后,如今的劝业场楼体依旧完整而坚固,绝对可以称得上“百年放心工程”。
当初的法租界几乎大部分的设施都冠以“法国”字样,比如法国菜市、法国电灯房、法国教堂(西开教堂)等等。
(图片来自天津市档案馆,电灯房)
于是,法国领事馆理所应当地提出,希望把“劝业场”命名为“法国商场”,遭到高星桥和庆亲王的一致反对。
劝业场建成后,高星桥与庆亲王载振一起请“津门四大家”之首的“华七爷”华世奎书写“天津劝业场”的牌匾,润笔费高达每个字100块大洋。
(末代皇帝溥仪退位诏书也出自华世奎之手)
3
不到劝业场,枉来天津卫
劝业场曾经被赞誉为“小巴黎”,它带动了天津商业的发展,也奠定了天津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如果有外地的亲朋好友来访,老天津人是一定要带着他们去逛逛劝业场的,因为有这么一句话:
“上海有个大世界,天津有个劝业场,如果不去逛一逛,枉到津沪走一趟。”
关于劝业场的赞誉,还有一句:“南有上海大世界,北有天津八大天”。
这“八大天”就在劝业场里面。
据说,在劝业场刚建成时,天祥商场的老板与高星桥在登瀛楼相遇了,天祥商场老板借着酒劲儿,拿了“前辈”的架势说:“天祥是天,你劝业场再大也是个圈(劝)儿,也得压在天的底下!”
高星桥当时没说什么,却憋了一口气,回来之后直接在劝业场搞出来“八大天”。
这八大天是:四楼的天华景戏院、天宫影院、天玮地球社,三楼的天纬台球社,四五层的天露茶社,五楼的天会轩,六楼的天乐戏院,和六七楼屋顶花园的天外天。
创立“八大天”虽然很有可能是赌气,但高星桥经营起来却是实打实的用心。
高星桥与庆亲王载振都是戏迷,不仅爱戏懂戏,还知人善任,讲义气,很快就邀请到不少名角前来表演。
高星桥的儿子高渤海是比他父亲还痴迷的戏迷,于是1936年,高星桥将天华景戏院全权交给他打理。
高渤海在劝业场六楼建立了“稽古社”,演员的孩子们有时也会在台上练功,他就跟着一起练,几乎住在了那里,后来还成立了一个小班子。
本来稽古社子弟班计划用“华、承、稽、古、博、学、通、今”收徒八科,奈何只培养出“华”、“承”两科就解散了。不过,从其中走出来的武丑名角张春华,也算将“稽古社”的精神传播了下去。
劝业场从开业到解放前,四层之上以娱乐休闲为主,在一楼到三楼售卖百货商品,其中日用百货、洋货钟表、绸缎布匹、金银首饰、文房四宝、古玩旧书,应有尽有。
只要来到劝业场,甭管您是想吃想喝想娱乐,都不用再出门另找。
(图片来自早安京剧)
劝业场的“八大天”可谓中西交融,余音绕梁,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了全天津的政客商贾、名人雅士等前来消费,不仅沟通了他们之间的交流互动,也带动了楼下百货的销售。
一时间,天津劝业场成了全天津最繁华的地段儿。
(劝业场有四面新奇的“哈哈镜”)
不过,这种繁荣没有维持太久,日本侵华后天津沦陷,民不聊生,天津劝业场从1940年起就处于半停业状态。
直到1956年,劝业场率先完成公私合营,1958年又与天祥商场合并,“八大天”也重新改造开放,劝业场才迎来了二次辉煌。
60年代,天华景曾经改名“红光剧场”,天津曲艺团也经常在天乐戏院演出。
1961年3月,马三立老先生阔别舞台两年后的首演,就是在劝业场的天乐,当年马老哽咽着说出的那句:“老没见我了吧,我——病啦!”让所有的观众心里一疼。
解放之后,劝业场领导的经营理念一直是:与顾客交朋友,真诚奉献服务,虽然“大牌云集”,但是“一分钱的买卖也要做”,经营商品近3万种。
(图片来自网信天津)
所以,在这里你能买到家具、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手表,还能买到袜子、纽扣、曲别针,手表坏了可以来修,钢笔坏了也可以来修。
在计划经济时代,商品价格全都差不多,劝业场以其超预期的服务,赢得了大量的顾客。
直到90年代,劝业场一直笑傲巅峰,客流量最高峰一天达到10多万人次,销售额4亿多元。
1994年天津劝业场再次扩建完毕,营业面积达3.43万平方米,年销售额增加9亿,连续6年在全国名列十强。
不过,劝业场的辉煌时期,也是整个综合商厦的辉煌时期,虽然它一直以来直面挑战,也紧跟时代步伐,很难得地保持了将近百年屹立不倒,但终究也抵不过业态更迭的浪潮。
(图片来自网信天津)
如今,百货业态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受电商以及新一代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冲击,劝业场不得不忍痛“壮士断腕”,用投资方向的转型,来获得更长久的生命力。
虽然会有遗憾,但是好在“天津劝业场”五个大字还在,老楼还在,故事也还在。近几年,劝业场对自身品牌与历史方面的挖掘和恢复,也使它散发出更具魅力的文化气息。
劝业场是天津高端商业综合体的起点,对天津的经济繁荣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与支撑作用,也寄托了天津几代人的情怀。
年代建筑可以通过其使用痕迹,来真实立体的记录历史。脚踏着一级级台阶,抚摸着来自百年前的栏杆,自己的足迹与曾经的风云人物相重叠,这份穿越历史的真实质感,只有从这些至今仍能使用的历史建筑中才能获得。
所以,天津劝业场的从前无可替代,天津劝业场的现在更无可替代。它就如同我们内心深处的记忆一样,是值得永久珍藏的宝藏。
参考资料:《世博之际说劝业》、《他建了劝业场,也开过火车》、《天津老百货劝业场有大动作 转型新能源靠谱吗》、《天津老戏园》、《天津的风俗》、《说说天津卫——天津的地标建筑劝业场》
的地标建筑劝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