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厚重”,在于多彩。
这里有红色的基因传承。中华苏维埃政权在此开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伟大预演;中央红军在此集结踏上万里长征;苏区精神传承至今,“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在此孕育成型。
这里有绿色的生态底蕴。森林覆盖率高达76.3%,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生态屏障,为赣江、北江、东江“三江”之源。
这里有金黄色的致富产业和黑灿灿的矿石禀赋。150万亩脐橙,种植面积世界第一;全世界60%的黑钨、70%的中重稀土蕴藏于此……
赣州更为“厚重”的时代色彩,来自于发展的“成色”。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作示范”的殷切期望,正化作感恩奋进的不竭动力。《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赣州蹚出了追赶超越之路。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3645亿元,跻身全国城市百强第66位,较10年前上升43位。
长征渡口,静水流深;赣州大地,沧笙踏歌。
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吴忠琼说,983万赣州人民正努力在创新发展、内陆开放、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红色传承、增进人民福祉方面取得新进展,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做示范。
示范之义:抓“特殊”机遇,破共性难题。振兴发展,根植历史,引领未来
“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工作要抓好,这具有政治意义”“抓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让老区人民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2008年和2019年,习近平同志两次到赣南考察,先后9次对赣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习近平总书记对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嘱托,饱含深情,也道出革命老区后发展、欠发达的现实。
直至“十一五”末,赣州人均GDP等主要经济指标,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到四成;有1419个贫困村、215.46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高达26.71%,更有69.5万户近300万人居住在危矮破旧的土坯房中。
摘掉贫困帽子,翻越贫困大山,成为老区人民的执念。
最根本性的改变来自2012年。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下,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和推动,当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赣南老区走向振兴发展、奔向全面小康的奋进之旅,由此开启。
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中央国家机关对口支援……在国家特殊政策的全面扶持下,赣南老区用了不到8年时间,彻底告别半个世纪的沧桑,不仅实现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脱贫,一系列突出的民生问题和制约发展的薄弱环节,也取得突破性进展。
“共和国摇篮”瑞金的华屋是个“红军村”。上世纪20年代末,革命火种点燃赣南大地,仅有43户家庭的华屋,家家都有人参加革命。如今村民500多人,都是烈士后代。
华屋村内,66栋白墙灰瓦的3层小楼错落有致。新居的一侧,是村民们刻意保留的7栋土坯房。“留着几栋,是为了让子孙懂得感党恩。”在村前的蔬果大棚外,村民华东林告诉记者:“10年前,这里家家户户住土坯房,睡木板床,找不到一台电视机、冰箱。这些年,我们创办种养合作社,做旺红色旅游,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5万元,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华屋的变迁,浓缩着一部赣南苏区振兴史,凝聚了老区人民的感恩奋进。
赣州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老百姓受益最多和获得感幸福感最强的时期。2012年至2020年,累计减贫194.88万人,1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与全国人民同步迈入全面小康;2012年至今,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今年1月24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下,国务院出台《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研究支持赣州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为什么是赣州?
“加快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努力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的初心,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吴忠琼说,革命老区都面临多重政策叠加的历史机遇,都面临加快发展的现实需求,也都面临基础设施薄弱、要素资源紧缺、开放程度偏低等共性矛盾。通过8年苏区振兴,赣州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征途上,已具备示范基础。
“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具有特殊政治意义。我们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没有老区的共同富裕,是不完整的。”赣州市市长许南吉说,赣州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是立足于革命老区定位和后发优势,探索革命老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这也是示范的意义所在。
创新之变:育发展动能,通赶超之路。体系为先,平台为要,企业为源
后发展、欠发达,是革命老区的共同现实。推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向创新要动力是不二法门。但是,要破解好这道题,并不轻松。
难在哪?难在既要追赶,又要跨越;难在传统产业要“转”,新兴产业要“上”;难在不仅要解决“有没有”,还得想办法解决“好不好”。千难万难归于一处:难在各类创新要素培育和集聚上的先天不足。
“南康家具还没资格参加我们的博览会。”南康区委书记何善锦清楚地记得这件事——2017年,他兴冲冲带队到深圳参展,却被深圳家具协会负责人不留情面地泼了冷水。
这样的“伤自尊”,何善锦遭遇过不止一次。无林木资源、无市场条件、无交通优势的“三无”南康,靠着一群返乡木匠,敲打出了一个“无中生有”的产业,却也因创新能力不足,抄袭模仿成风,一度在业界坏了名声。“前几年南康搞家具博览会,我们贴钱请知名厂家参展,人家都不肯来,原因很简单,怕我们抄袭。”何善锦回忆说。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动力不强,是制约老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瓶颈。近年来,赣州围绕革命老区创新发展作示范,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对能够快速突破、及时解决问题的技术,抓紧推进;对属于战略性、需要久久为功的技术,则提前部署。为此,下了三步棋。
第一步,体系为先。
赣州围绕构建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赣州的实施意见》等10余个政策文件,建起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为企业放手试、大胆闯提供良好环境。
第二步,平台为要。
赣州把注意力放在优势产业顶端,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仅国家级科创平台载体,赣州就已达20个。
去年10月份,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落户赣州,这是中科院近10年来新设的首个直属科研院所,填补了江西无国家级大院大所的空白。
赣县区作为承接地,仅仅7个月,便实现一期工程竣工交付。赣江创新研究院动作更快,还没落地,就组建起资源前沿与交叉中心、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材料与化学研究所等5个研究单元,聚焦赣南稀土、钨等优势资源绿色高效分离、高端材料开发。9个院士团队领衔的200多位科研人员,与赣州市20余家重点企业建立紧密合作,科研人员赴企业担任技术副总,迅速卡位。
位于赣州高新区的中科拓又达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公司董事长赵欣说,在赣江创新研究院科技成果加持下,他们当年投产,当年盈利,实现了产品从0到1、从1到N的裂变。通用机器人、上下料机器人、稀土冶炼机器人相继面世,成为国内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的引领者。
牛刀小试,锋芒尽显。赣州高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黄建鸫感叹:“谁拥有一流创新人才,拥有前沿学科,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赣江创新研究院是破解老区创新发展难题的‘药引子’,进而将带动赣州成为区域创新高地。”
第三步,企业为源。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创新的源泉,更是强市的根基。在赣州的理解中,有了龙头才能“出头”,才有“奔头”。
2019年2月份,赣州经开区的孚能科技被认定为江西省首家“独角兽”企业。在这家企业繁忙的生产线上,不同规格的三元锂电池次第下线。孚能公共事务部总监支译繁介绍说,企业掌握了数十项核心技术,是全球最早产业化生产三元锂电池的公司之一,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全球前三的软包动力电池供应商,进入戴姆勒、吉利、路特斯、红旗等知名车企供应链。
孚能“花开”赣州,展现了老区企业的创新活力,折射出的则是老区在产业“赶超”上的眼界。
当年,孚能抱着自己的“独门秘籍”四处找娘家,因为市场还未完全发育,就连沿海发达地区的开发区也不愿意“吃螃蟹”。赣州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陈水连说,当时赣州就敏锐地意识到,孚能的电池技术和赣州的高性能钕铁硼永磁电机,可以构成新能源汽车的完美配套。
赣州愣“砸”出7000万元入股,力邀孚能落户。赣州不仅“砸”出500亿市值的江西首家科创板企业,更“砸”出了新能源汽车上下游的完整配套。
“老区创新发展,坚持高标准是前提,同时还要因地制宜,保持前瞻性。以赣州为例,不能仅仅满足于简单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更要在新兴产业的谋划、培育和发展方面实现突破。”赣州市发改委副主任亓伟扬说,赣州目前形成的新能源汽车城、现代家居城、中国稀金谷、青峰药谷、电子信息产业带、纺织服装产业带,全都是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加大创新投入的结果。通过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支持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赣州培育出一批产业链“链主”企业、头部企业。
这些企业就像一粒粒种子,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成长。虽然与发达地区还不可同日而语,但与自己的过去相比,赣州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由2012年的0.31%提高至2020年的1.6%;高新技术企业遍地开花,由2012年的12家增至2020年的1107家,增幅全省第一。
开放之境:破封闭定式,树“湾区思维”。博采众长,利在兼融,胜于产业
老区之困,最大的问题是困于封闭。
“唯有开放才能进步,唯有包容才能让进步持久。”“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放的重要论述,正在赣州开花结果。
因为赣江水道,因为梅岭古驿道,赣州鼎盛一时。“溯赣江,沿章贡二水,攀南岭、罗霄、武夷山关隘,抵闽、粤,直指南洋……”作为历史上丝绸之路陆海互联的重要节点,赣州一度“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万足践履、冬无寒土”。随着内河水运的没落和陆路交通的“更优替代”,深锁大山的赣州辉煌不再。
“春天的故事”如何演绎?必须砸开封闭的固锁。故事的序章,始于《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这一文件提出支持赣州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由此,一场乘风破浪的“开放之旅”扬帆远航。
这些年,赣州高速公路实现“县县通”,总里程1495公里,约占江西省的四分之一;继昌赣高铁开通营运后,赣深高铁即将横空出世,赣州与“粤港澳大湾区”2小时经济圈跃然纸上;黄金机场成为江西第二个国际空港,瑞金机场计划2022年通航,龙南通用机场即将开建,赣州成为全国拥有最多机场的设区市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借船出海”的赣州国际陆港。
“从国家层面看,赣州被定位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并入选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名单;从区位上看,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赣州,承东启西、沟通南北,是江西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最前沿,也是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内陆发展的直接腹地。”赣州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陈相飞说,赣州周边400公里半径内,没有省会城市,这就代表赣州不会被“虹吸”,而赣州周边200公里半径外才有地级市,这就意味着赣州有“辐射”带动的潜力。为此,江西提出将赣州打造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在江西南部崛起内陆双向开放新高地。
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赣州优质资源配置不足;相对于西部地区,赣州的要素成本不是最低;就算站在江西全省,赣州产业基础也依然薄弱。拿什么来吸引资本?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这为我们提供了根本遵循。”赣州市商务局四级调研员张卫东说,赣州要发展,要靠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凡是大湾区能做到的,我们都要做到。”这是赣州上至市委书记,下至基层办事员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发展中的问题,看上去是营商环境,根子则是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张卫东认为,关键在于变“老区思维”为“湾区思维”,变“避责思维”为“负责思维”。
循着湾区思维,赣州创新推出“全产业一链办”改革。
“过去,下放审批权限都是‘撒胡椒面’,现在实行‘园区点单,精准下放’,对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十大指标体系,将涉及的省、市、县三级权限能放尽放至园区,助力园区产业强链补链。”赣州市行政审批局政管科负责人彭博说。
在龙南市,当地提出打造“龙易办”营商品牌,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容易办、放心办,最高效、最放心”。在赣州经开区,入园建设项目办结时限总体压缩159个工作日,证明材料总体精简37个,“最多跑一次”事项比例达95%、“一次不跑”事项比例超60%。
构筑内陆双向开放新高地,放大了赣州的区位优势,也补齐了思维短板。更为深刻的变化,是赣州增强了市场意识,取人之长,为我所用。
赣深“组合港”的诞生,就是一个代表案例。
何善锦说,自己最初是在报纸上看到“组合港”这个概念的,于是突发奇想:“南康的木材进境陆港,能不能和深圳一起搞个组合港?”
一开始这是一场“单相思”。“我们有什么东西能为人所用?”南康变换了思路,提出与深圳盐田港集团成立平台公司,让渡管理权,“让利共赢”,赣深“组合港”应运而生。依托这一全国首创的“跨省份、跨关区、跨陆海港”通关模式,赣州港与盐田港实现“同港同价同效率”。何善锦说,这一次“让利”让出了“新天地”:赣州出口企业资金成本节约30%,时间成本节约40%。
思路通,路路通。立足构筑内陆双向开放新高地,赣州各区县选准首位产业,错位竞争,既为县域经济的协同,也为与大湾区产业的对接,更为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与融入。
在南康区的格力电器(赣州)智能制造基地,一台台机器来回穿梭。120亿元的投资,将在这里垒起涵盖空调生产、家用电器、再生资源项目的生产基地。“南康将致力于家具、家装、家电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全国知名的泛家居全产业链。”赣州市工信局副局长林小兵说,今年以来,以龙南、信丰和赣州经开区等为重点,赣州大力推进电子信息产业“芯、屏、端、网、器”融合发展,正成为泛珠三角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地。
立足构筑内陆双向开放新高地,赣州各区县普遍建起对接大湾区的平台。亓伟扬说,我们通过做大做强赣州经开区、龙南经开区、瑞金经开区、赣州高新区4个国家级开放平台,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推动了江西“三南”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合作示范园、深赣港产城特别合作区、赣闽产业合作区等重大开放平台建设。
2020年,赣州现代家居产业集群产值突破2000亿元,有色金属产业集群产值达1200亿元,纺织服装、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产值均超900亿元。今年前8月,赣州国际陆港开行中欧班列201列,同比增长55.81%,发送货物1.82万标箱,同比增长67.24%,覆盖中亚五国及欧洲22个国家151个城市。
绿色之美:守三江碧水,强资源价值。治山理水,不负青山,方得金山
千百年来,章水和贡水在崇山峻岭间川流不息,于赣州古城交汇成千里赣江,也涤荡出赣州之壮美。
“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一定要保护好,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绿色发展的殷切期望。“要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强项目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为赣州指明的具体路径。
50多岁的赖东北,是石城县赣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护林员。他说,自己原先的职业是伐木工。伐木烧炭,是他祖辈就开始的营生。
烧炭、造纸,只是最原始的破坏。还有更为不堪的“回忆”:“土法”开采稀土,把萃取溶液灌进山体,留下了山体千疮百孔。赣州的水土流失,一度占到国土面积的近三成,严重威胁着地质安全和流域生态。
“大自然给了我们格外的恩赐,但我们没有好好珍惜。”赣州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林宗圣说,改变来自于绿色发展理念的重新树立。以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为依托,赣州拿出堪比脱贫攻坚的气魄和勇气,打响了生态环境全面修复治理的硬仗。
赣州把全市97家持证开采的钨矿山整合为66家,88个稀土矿山全部整合到中国南方稀土集团,粗放式、掠夺式开采全面禁绝。
矿山修复是一道世界难题。赣州市探索出一套山上山下、地上地下、上游下游“三同治”的治理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山上地形整治,植被复绿;山下兴建生态挡墙,控制水土流失。地上变废为宝,发展光伏发电;地下截流引流,人工湿地减污。上游稳沙固土,恢复植被;下游清淤疏浚,实现水质末端控制。”赣州市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中心主任吴良灿说,通过“三同治”,治理区域的水土流失量降低了90%,流域水体氨氮含量则削减了89.76%。
昔日到处冒烟的赣江源头,如今呈现出勃勃生机。倍加珍惜的赖东北也由砍树人变成护林人。他说,现在每天巡检在山林步道,呼吸着新鲜空气,还能拿到工资,心情十分舒坦。
从“生态疮痍”到“绿色屏障”,鲜明的对比背后是万千赣州人守护绿水青山的强大合力。如今,赣州87个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和赣江、北江、东江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保持“双100%”,荣膺“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称号,山地丘陵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修复等4项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
调研中了解到,2017年以来,赣州市花在治山理水上的“账单”高达139.27亿元。这对于欠发达的赣州来说,无疑是一笔大账。
“咬牙花这个钱一点也不心疼,关键是不能再让老区人民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许南吉说。
护住绿色这个底色,挖掘产业特色因此变得可能。
赣州努力提高稀土开发利用水平,延伸产业链。通过整合赣江创新研究院、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等高端科研力量,重点发展稀土高性能磁性材料、合金材料等功能材料,向稀土永磁电机、永磁变速器等深加工及应用产品延伸。
“通过联合攻关,我们单一稀有金属铽的消耗量由原来的7%下降到现在的4%,不仅降低了能耗,产品性能也可与国际一流企业竞争。”江西粤磁稀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李建东说。
护住绿色这个底色,擦亮发展成色变得理所应当。绿色产品形成价值、绿色溢出形成价值、绿色带动形成价值……赣州在生态资源价值转换方面的探索,从容不迫。
在于都县梓山富硒蔬菜产业园内,3100多亩蔬菜钢架大棚延绵起伏。依托富硒资源禀赋,于都以“硒+X”的布局推进富硒农业发展,打造出富硒蔬菜、富硒水果、富硒大米等产品。目前,全县建成设施蔬菜面积近4万亩,年播种面积21.8万亩,蔬菜产量45万吨,产值约22亿元。
不负青山,绿能成金。群山掩映在碧树繁花间,古朴的民宿错落在半山腰。背靠江西首家5A级乡村旅游景点——丫山景区,大余县大龙村现在吃上了“生态饭”。“如果丫山没有绿水青山,我现在应该还是电子厂的流水线工人。”今年33岁的黄晓秀在丫山脚下长大,之前在广东务工的她,辞职进入景区工作,学会了歌舞表演。“白天是职员,晚上是‘演员’,工资、分红,外加才艺津贴和提成,一年下来能有10来万元。”黄晓秀笑着说,“这里真是山美、水美、生活更美。”
振兴之治:强特色产业,赋动力势能。以人为本,融合城乡,善治必达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
作为我国南方丘陵地带,赣南地区山多田少,水湍地薄。从脱贫迈向振兴,赣州仍然是江西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乡村数量最多的地区。全市近千万人口中,有五成农村人口。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丝毫不亚于脱贫攻坚。
北纬24°29′—27°09′,东经113°54′—116°38′,独特的地理纬度,加上偏酸红壤,让赣南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闻名的脐橙优势产业带。
在信丰县安西镇,橙果挂满枝头。在当地政策的引导下,在外务工的王前进2016年回到老家,流转了60亩土地,种起了脐橙。无人机喷药、水肥一体化,有了专业技术人员悉心指导,去年王前进的果园第一年挂果就喜获丰收,“21万斤脐橙,卖了60多万元,今年产量有望翻番。”
采取“公司+基地+电商+农户”的利益联结,赣南脐橙带动100万农村劳动力就业,成为赣州名副其实的农业“当家树”、农村“致富树”、农民“摇钱树”。“赣南脐橙已发展成为集种植生产、仓储物流、精深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集群。”赣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周昱说。
瞄准粤港澳大湾区广阔市场,赣州这几年还从山东“搬”来蔬菜产业,累计建成25.54万亩规模设施蔬菜基地,布局72个富硒蔬菜生产基地,并启动大湾区“菜篮子”配送赣州分中心建设,成为共建大湾区“菜篮子”平台城际合作城市。
目前,赣州发展农业产业基地3100多个、新型经营主体9800多个,产业联结脱贫户达91%。仅去年,赣州就新发展以职业菜农为主的种植主体6446户,培训菜农近1.6万人次,正成长为振兴乡村产业的主力军。
“口福”经济起来了,“眼福”经济也迈入新境界。最近,赣州市出台《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做强“红色故都”“客家摇篮”“江南宋城”“阳明圣地”四张名片,加快建设全国红色旅游一线城市、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康养旅游后花园、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到2023年,力争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800亿元。
于都县委书记黄法说,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县域在城乡一体化的格局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赣州正在县域形成人口、产业和公共服务城乡融合发展的趋势。
赣州市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超过200万,劳动力资源丰富。于都是人口大县,有120万人口,以往由于缺乏产业支撑,大部分劳动力流向珠三角地区。
于都顺势而为,根据外出务工人员职业技能特点,把服装服饰确定为首位产业,吸引大量人员带着资本、拖着设备,回到家门口建厂房,成为大湾区服装企业转移承接之地。目前,全县已聚集大小服装企业近2000家,从业30余万人。
就和南康的家具产业一样,于都纺织服装产业在“无中生有”后,开始了“有中生优”。不仅建起了3所服装学校,每年培养数千名“城镇产业工人”,还建起全球面料交易与数据服务平台“FDC 面料图书馆”,促进企业面料消费、产业升级。
“人口红利带动服装产业,产业吸纳就业,就业拉动消费,消费促进生产,城市繁荣进而反哺农村。”黄法说,随着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更加通畅,乡村已成为“内循环”的重要一环。
产业发展起来,新型城乡关系建起来,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则保证着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赣州市通过党建引领,各扬所长,村集体经济“百花齐放”。2016年底,赣州市3469个行政村有近半数为集体经济收入“空壳村”。2020年,所有行政村经营性收入过10万元,村均经营性收入27.77万元,其中107个村超过100万元。
传承之力:扬精神浩气,续振兴之歌。行源于心,力源于志,成于实干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长征走的是高山峻岭,渡的是大河险滩,过的是草地荒原,但每一个行程、每一次突围、每一场战斗都从战略全局出发,既赢得了战争胜利,也赢得了战略主动。这既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智慧。”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赣州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未尝不是一场新的长征。
“尽管我们实现全面小康,但发展仍滞后于其他许多东中部地区。”许南吉坦承,“赣州总体仍处于欠发达水平,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不大,人均水平依然偏低;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层次不高;城市辐射带动力和县域经济不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社会治理等领域仍有不少短板。”
许南吉说的,也是革命老区新长征路上需要共同翻越的“高山峻岭”。
——立足新发展阶段,老区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但后发展、欠发达的面貌并未彻底改变。
——立足新发展理念,与东部地区相比,革命老区经济体量相对较小,城乡协同、民生保障任务繁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培育、规律性认识需加快深化。
——立足构建新发展格局,国家政策叠加之下,老区空间广阔、资源富集、市场潜力大的优势正在凸显,但如何更加主动拥抱和融入国家战略,如何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如何进一步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仍是老区面临的紧迫问题。
比如,赣州已承接大湾区大量产业转移,但缺乏“硬核的”头部企业、一流的研发基地,集群带动效应不足;比如,稀土、钨矿等优势产业,受政策和市场周期制约,没有形成与资源优势相匹配的精深加工规模;再比如,支撑全面振兴的现代交通网络体系、发展现代农业所需的职业技能提升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有待完善;此外,如何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品质和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做大做强城市体量、经济实力和辐射带动力,都是一个个需要攻克的“堡垒”……
怎么干?“金钥匙”蕴含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蕴含在赓续红色基因,全面激发人民群众内生动力、创造伟力。
这里的人们是满怀家国情怀的。郁孤台上,辛弃疾“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的千古诗篇依然回荡。
这里的人们是饱含哲学智慧的。通天岩下,王阳明“致良知”“知行合一”的思辨之光依然闪耀。
这里的人们是充满刚毅血性的。从瑞金中央苏区旧址,到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从大余县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到兴国苏区干部好作风陈列馆……这是赣南奋进的一座座精神丰碑,也是红色传承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
时下的赣南大地,到处都是充满活力的创造、日新月异的变化。老区干部群众正用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精神和智慧,作答老区振兴发展的“每一个行程、每一次突围、每一场战斗”。
晨曦微露,信丰县大桥镇竹村村脱贫户袁长明与前来帮忙的邻里乡亲,正在玉米地里忙活。袁长明夫妻俩身残志坚,仅凭“一条腿”就走完脱贫路。如今,他还注册了自己的抖音号,帮着乡亲们“带货”。袁长明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习总书记的话振奋人心。”
艳阳高照,兴国县隆坪乡龙下村返乡创业青年吴永柏正在指导农户灰鹅养殖。这些年他已经带领上百户村民增收致富。吴永柏说:“一人富,不算富;家家富,才算富。”
夜幕降临,瑞金市叶坪乡驻村干部杨青山来到村里,和乘凉的村民们开起“夜谈会”。杨青山说:“只有深入群众,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才能让我们的政策措施更接地气、更深入民心。”
“苏区振兴发展以来,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之一,是干部群众精气神为之一新,愈发自信了。”龙南市委书记钟旭辉说,这里的人们鼓起了向贫困说“不”的勇气,铆足了“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的干劲,增强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韧性。
这些年,42个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先后派出4批161名干部到赣州定点帮扶,成为“进口老表”。他们架起了中央和老区的“连心桥”,老区发展腰板挺得更直了。
这些年,赣州11批次178名老区干部被选派到沿海发达地区跟班学习,成为“输出老表”。他们带着虚心学习的态度去,带着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回。老区干部眼界更高、能力更强,信心更足了。
“历史在赣南革命老区镌刻下一座座精神丰碑,要用好苏区精神宝贵财富,着力把赣州打造成为最讲党性、最讲政治、最讲忠诚的红土圣地。”吴忠琼说,我们正围绕加快实施新时代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和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三大战略,聚焦科技创新赋能、工业倍增升级、深化改革开放、乡村全面振兴、城市能级提升、美丽赣州建设、提高民生品质等重点工作,凝心聚力推动革命老区高质量示范发展,争创新时代“第一等的工作”。
心有所信,必能致远。因为,这是一个追赶时代的赣州,一个自我超越的赣州。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经济日报调研组(成员:郑 波 赖永峰 刘志奇 沈 慧 祝 伟 刘 兴 朱双健)
#了不起的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