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马尔科姆。格拉德维尔的著作《引爆点,如何制造流行》提到了六度分离理论和150定律,对此很感兴趣,于是搜索了相关资料,努力学习。
据一些不系统的分析,社交网络(或称为社会性网络)的理论基础源于六度分隔理论和150法则。
六度分隔理论由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于20世纪60年代最先提出。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想要描绘一个连结人与社区的人际连系网。做过一次连锁信实验,结果发现了“六度分隔”现象。简单地说:“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六度分隔”说明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弱纽带”,但是却发挥着非常强大的作用。有很多人在找工作时会体会到这种弱纽带的效果。通过弱纽带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非常“相近”。
我们经常在与新朋友碰面的时候说“世界真小”,因为往往可能大家有共同认识的人。
曾经“六度分隔”理论只能作为理论而存在。但是,互联网使一切成为现实。六度理论的发展,使得构建于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络之上的应用软件越来越人性化、社会化。软件的社会化,即在功能上能够反映和促进真实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和交往活动的形成,使得人的活动与软件的功能融为一体。六度理论的发现和社会性软件的发展向人们表明:社会性软件所构建的“弱链接”,正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怎么样,通过六个人(小于等于)的关系网去认识一个看似与你八杆子打不着的陌生人,试试看?当然你也可以用网络来实现(太简单了~)
150法则用最简单的话描述就是“150是一个统计出来的人际关系网络数目极限”。
《The Tipping Point》:从欧洲发源的“赫特兄弟会”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民自发组织,这些组织在维持民风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有趣的是,他们有一个不成文的严格规定:每当聚居人数超过150人的规模,他们就把它变成两个,再各自发展。“把人群控制在150人以下似乎是管理人群的一个最佳和最有效的方式。”
150法则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比如中国移动的“动感地带”sim卡只能保存150个手机号,而微软MSN Messenger的帮助中也指明了这一法则的应用,它写道“最多可将150位联系人添加到您的名单中”。
150成为我们普遍公认的“我们可以与之保持社交关系的人数的最大值。”无论你曾经认识多少人,或者通过一种社会性网络服务与多少人建立了弱链接,那些强链接仍然在此次此刻符合150法则。这也符合“二八”法则,即80%的社会活动可能被150个强链接所占有。
把人群控制在150人以下似乎是管理人群的一个最佳和最有效的方式,从自古至今的军队建制等管理中也时常出现150数字的影子,Robin Dunbar认为这和人脑的进化程度有关。而Dunbar 提出的一个模型方程中,考虑了动物本身的大脑新皮质相对脑的比率,可以得到某种动物所拥有的活动群体的最大值。如果输入智人(现代人,Homo Sapiens)的比率,这个数值为147.8,大约为150。Malcom Glaweld在The Tipping Point中把 150法则形象定义为:在一次不期而遇的聚会上,你不会感到尴尬的人数最大值。
于是自然可以联想到学校的规模,美国很多教育研究者已经注意到超过1000人的学校在管理上的问题和校园暴力的多发性。按照150法则,我们应当建更多 150人左右的小学校,而不是上千人的大学校。至此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比尔-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在美国赞助支持的一个教育项目就是Small High School(里面果真提到了150这个数字!不是巧合)。除此之外,我也赞同小班教育,最优秀的团队也需在7-12人之间,这个规律我也在寻找理论基础,目前只是一种猜想。
150法则自然与社会性软件的设计有很重要的关系,这时候这些基本介绍是不够用的,在真实的环境中如何采纳必须有更具体的表现。例如MSN的里面 Buddy List 确实不超过150个人,当你的联系人太多的时候,可以考虑哪些人可以暂时从上面拿掉,并不影响你和人们的平等交流,因为你本来也只能保持150人的最佳交流能力。所以MSN的列表限制对自己的社会网络管理也是一个小约束,这如同家里面不可能买更多东西堆放一样(购物狂要看看你的衣柜了)。
150理论告诉我们,奢求一个庞大人际关系互动平台是不现实的。150理论应该是扁平化组织的提倡者所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对于150人以下的组织,这种理念应该容易实现,但150人以上,要实现组织的扁平化恐怕就是个问题了。如何解决呢?科层制还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方式,越是大型组织越是有效,组织越是扁平,管理幅度就应该越大。而管理的层级就越少,虽然有明显的优点,但对大型组织而言,却并一定有效。同样,所谓学习型组织在设定管理层次和人员结构时,也应该考虑这个150理论。
欢迎各位朋友关注淘意乐,咱们一起探讨广告创意、逻辑思维、生活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