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理论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弗里曼戴森来说,你的第一印象可能是他提出的戴森玻尔理论。他假设,高智能外星生命能够创造出围绕恒星的巨大球形结构,捕捉恒星的输出。(威廉莎士比亚,《警》,《王》,《王》,《王》)
由于戴森球会导致恒星光谱数据的巨大改变,因此可作为搜索外星文明的线索。相比赫赫有名的戴森球,戴森在1957年到1961年参与的“猎户座”计划就鲜为人知了,该是一个疯狂的核弹推进研究。
在上世纪50-60年代人了掌握核武器的早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迫不及待地开发核弹的另类用途,苏联尝试了使用核弹开矿和开凿人工湖,美国则计划利用核弹来开凿新巴拿马运河,并尝试将核弹应用在航天领域。
通用原子能公司(General Atomic)在1957年启动了“猎户座”计划(Project Orion),招募著名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率队研制,目标是研制出实用化的核弹推进飞船。
“猎户座”计划背后的设想很简单,那就是将一堆原子弹依次投掷到太空飞船尾部引爆,利用核爆能量推进飞船高速飞行,这个概念也被称为核脉冲推进。
和传统化学能推进相比,核脉冲推进最大的优点就是无需在飞船内储存大量燃料,同时具有极高的推力和比冲,有望实现高速而廉价的星际旅行。按照疯狂科学家们的推算,使用氢弹的核脉冲推进技术可以将大型“猎户座”飞船的速度推进到光速的十分之一,以这种速度,从太阳系飞行到半人马座α星将花费47年时间,其中还包括了抵达目标前的减速时间。他们设想的最大型“超级猎户座”飞船直径400米,发射重量800万吨,内置核弹1080枚!
核脉冲推进想要获得成功的关键是如何让飞船不被自身抛出的核弹炸毁,为此科学家们想出了绝妙的设计,他们首先在飞船尾部设置了一个厚重的金属推进板(Pusher Plate),圆形推进板中央有个圆孔用于投放核弹,并且整个结构与飞船之间通过缓冲装置连接。被投掷的核弹也不一般,一头含有金属推进剂,在核爆中会被汽化冲击推进板产生推力。按照戴森的构想,每秒投掷并引爆4颗核弹就能产生持续不断的推力。
研究团队制造了一个缩比“猎户座”模型,使用普通炸弹作为推进剂进行了实际测试,结果令人满意。但“猎户座”飞船有个始终绕不过去的缺陷,那就是在大气层内发射时会导致灾难性的核辐射污染,随着人们对核污染危害的日益认知,该项目于是和其他和平利用核爆的疯狂设想一样都在冷战中烟消云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