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字节跳动转向to B,其内部很多产品和技术也揭下神秘面纱。
7月28日,在火山引擎举办的“智能特效技术专场”开放日活动中,字节跳动首次对外披露了抖音特效的生产流程和技术原理。
抖音设计中心负责人王运恢表示,抖音提供特效的初衷是为了降低短视频拍摄门槛,帮助用户更好地表达。事实上,特效在抖音构建UGC内容生态的过程中,也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抖音的特效可以分为四类,分别是装饰特效、互动特效、风格特效、场景特效。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抖音平台平均每天上线超过100个新款特效,而在每5个视频投稿中,就有1个使用了特效。
过去四年,抖音的特效技术经过多次迭代,与此同时,它也见证了抖音用户数据的一次次爆发。
从何处来?
2016年,抖音刚刚上线时,其实就已经带有一些特效功能,但当时主要是依靠平面技术+第三方技术来实现。
到了2017年,抖音开始组建特效团队以及自研相关技术。王运恢表示,之所以要自建特效团队,是因为抖音当时已经意识到,在产品的冷启动阶段,特效功能对用户的吸引是非常有效的。
果不其然,在2017年底,抖音特效团队就迎来了第一个爆款特效——3D狗头特效,而这个特效爆火背后,也有很多“意外”。
王运恢称,当做团队做出这个特效的初衷,其实是想验证下3D能力,所以很多技术都还不太成熟。然而,正是这种不稳定,却意外的让用户做出很多创意内容。
比如因为特效的人脸挂载不稳定,使得用户在使用特效时,一甩头就能将“狗头”甩到同框好友的脸上,正是这个看似BUG的内容,吸引了很多用户与好友进行互动。王运恢表示,狗头特效打开了抖音互动类特效的大门。
2018年,“控雨”则成为抖音第一款多产品的爆款互动特效。这款设计灵感来自于《黑客帝国》的特效,通过与3D粒子技术的结合,增强了用户对视频拍摄的掌控力和参与感。
基于控雨特效,用户在视频里只有轻轻摆动手掌,就可以让降落的雨滴静止下来,并且让雨滴跟随手掌移动。数据显示,该特效最终吸引了超2500万用户参与。
而2019年推出的“漫画脸”特效,则是抖音第一款重点孵化的爆款风格特效。王运恢表示,其在内部的一次技术分享活动上,了解到GAN(生成式对抗网络)技术后,就想到将人物视频转化为漫画风格。
2019年9月,抖音成立了漫画特效团队,开始以GAN技术为基础,研究可以将人物实时转化为动态漫画的视频特效。王运恢称,团队的目标是生成形象既要像本人,又要有漫画的艺术美感,简单来说就是“精致美”和“极致像”。为了找到更能引起用户共鸣的绘画风格,团队寻找各种主流的漫画和番剧,从国漫、日漫、美漫到韩漫,几乎看了个遍。
而在筛选好漫画模型后,团队开始引入算法模型。“在将近两个月里,每天都要进行数百次模型训练。最多的时候,要用几百张显卡跑模型”,王运恢说。不过,这款特效上线后,三天的投稿量就超过千万级,
去向何处?
如今,抖音的特效团队规模已达数百人之多,爆款特效的出现也成为了家常便饭。而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特效不再只属于影视和视频平台,也被广泛应用在电商、社交、文旅、游戏、教育、智能硬件等不同领域。
面对市场的需求,转向to B的字节跳动也开始对外开放其特效技术。据火山引擎方面宣布,其已经向企业客户开放了上万款抖音同款特效,同时,作为字节跳动的技术服务平台,火山引擎也为客户提供特效创作工具套件、定制算法、工程化部署和对接联调等产品及服务。
此外,火山引擎资源商城提供了抖音同款的特效拍摄资源、剪辑资源和模板资源,企业可以根据热度、类型等方式选择使用。据悉,基于火山引擎的特效工具套件,一名设计师仅需5天就可生产出3D特效。
火山引擎特效技术专家杨辉表示,AI技术的兴起赋予特效强大的表现力和更多想象空间,普通人不仅可以使用特效,还能轻松创作特效。抖音特效技术就是基于字节跳动的AI基础平台,把复杂的技术转化为简单好用的产品。
在杨辉看来,“特效不光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项工程”。抖音特效背后有一套完善的工程体系,包括模块化组件、灵活可定制的资源下发能力,以及对不同系统、不同分辨率屏幕的兼容和适配。
而当字节跳动把这套工程体系进行开放以后,其他企业便具备了和抖音一样的技术能力。据介绍,火山引擎特效技术目前已服务于唱吧、懂球帝、海信等众多企业。
对于未来,杨辉表示,5G的加速普及会进一步拓展特效的应用空间。未来,虚拟大场景里人与人能够连接共享特效,汽车、眼镜甚至手表都会成为特效的入口,从而带来更多激动人心的体验。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