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云岭乡邮政所。
尼玛拉木(右)与农户布布(左)。
农户采摘下来的橄榄。
尼玛拉木在云岭乡邮政所内种植的花草。
10月末,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云岭乡秋高气爽,气温在10摄氏度左右,早晚温差较大。云岭乡邮政所邮递员尼玛拉木习惯穿着一身春秋款工作服,冷了就换上红色呢子外套。徒步近 350 公里,爬雪山、过溜索,尼玛拉木独行邮路的故事曾感动很多人。如今,曾经艰险万分的溜索,变成了宽阔平坦的大桥,硬化路修到了家门口,“溜索姑娘”的邮路也变了样。
以前因为常年奔走在荒山野岭中,尼玛拉木总是穿着一件醒目的红色外衣,如果人们看到山间的红色小点不移动,就知道尼玛拉木遇到危险了。现在尼玛拉木再也不用翻山越岭送邮件了,但她还是习惯穿红色。
邮包搭在身上,就是身体的一部分
云岭乡地处澜沧江峡谷地带,三江并流腹地,乡路依山而建,蜿蜒曲折。向西而行,是神圣的梅里雪山,东与白马雪山遥遥相望,奔腾的澜沧江水贯穿全境。
2019 年,德钦县顺利实现脱贫摘帽,人背马驮的出行方式成为历史。今天,德钦县所有乡镇通了邮路,所有村委会通了 硬化路,所有村民小组通了乡村公路。路修好后,邮政普遍服务的内涵更加丰富,村民的农特产品得以乘着邮车运出大山。
“邮包搭在身上,它就是你身体的一部分。”这是刚刚上映的以尼玛拉木为原型的电影《信者》中的一句台词。云岭乡邮政所主要为全乡960余平方公里的5000 余名乡亲提供邮政和寄递服务,为了方便老乡收、寄件,邮政所成了尼玛拉木和老公阿史布的生活全部。全年无休,24小时营业,白天无论工作多忙,都要保证至少有一人守在邮政所,不让任何一个村民白跑一趟。
阿史布的主要工作是协助尼玛拉木运邮。每天下午四五点,阿史布开车前往德钦县运回云岭乡和雁门乡的邮件,连夜分拣后,第二天一早先把雁门乡的邮件送往雁门乡邮政所,返程路上顺便投递和收取云岭乡的邮件,回到邮政所已经是下午两三点。等老公回来后,尼玛拉木再背起邮包,徒步投递邮政所附近的邮件。
“现在每天一班,大概要送 40 多件,最多的时候有五六十件,双 11’达到二三百件。五一、中秋、国庆这些节日都没休息过。不能把月饼放在邮政所呀,人家过节也等着吃呢。”尼玛拉木说。
即便开车送邮件更安全、更方便了,但是在山路上,危险随时存在。
没完全通硬化路前,尼玛拉木和阿史布去云岭乡西北边的斯农村送邮件,全程需要200余公里,天不亮就要启程,到家已经接近凌晨。而且山路上有很多百姓养的牛羊,要随时警惕它们踢下的落石。
还有一次,为了送一批特快专递,尼玛拉木和阿史布带着孩子连夜冒雨出发,落石直接砸破汽车挡风玻璃,掉进车里,差点砸到尼玛拉木和孩子,但邮件仍按时送到了乡亲手中。
“我们觉得这是一份很光荣、能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比如很多孩子直到收到录取通知书才知道自己考上了学校,看到他们那种喜悦,我也很感动,觉得付出都是值得的。”阿史布说。
近年来,尼玛拉木的故事感动着越来越多的人,她出差也越来越频繁。刚在香格里拉参加完《信者》首映式,几天后,尼玛拉木又要动身参加迪庆州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会议。“我不在家,邮政所全是他一个人干活!”提起这件事,尼玛拉木说话的语气中流露出焦急和自责。阿史布身材偏瘦,说话声音不大,但给人一种可靠的安全感。谈起老公阿史布时,尼玛拉木的脸上露出难以掩饰的笑容,眼神害羞地不断躲闪,“他的皮肤本来就很白呢,他比我大一岁,我俩是青梅竹马。”在阿史布眼中妻子则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她在外面送邮件也很累,我能承担的都尽量承担,她也是一回家就给我帮忙,我们几乎不吵架。”
在云岭乡邮政所小院的一角,是拉木的小花园,葡萄、桂花、太阳花、棕榈……长势喜人。
“我想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从云岭乡邮政所出发,向山上走几百米,就到了尼玛拉木经常收农特产品的果念村。
当澜沧江两岸架起钢铁大桥、水泥公路联通村镇,网购也慢慢在云岭乡普及。云岭变了,尼玛拉木的工作也发生了改变。2017 年 8 月,尼玛拉木在邮乐网上开了一家网店——云岭邮乐小店,帮助乡亲们把土特产卖到全国各地,而且全部包邮。
打开小店主页,石榴、葡萄、核桃、苹果等土特产琳琅满目。每当接到新订单,尼玛拉木便会到乡亲们的地里采摘最新鲜的果品,现摘现打包。与采访团一同前往果念村的路上,拉木和每个路过的老乡打招呼,没等人走近,声音先到了,不时还要拉上人家攀谈几句。
农户阿称告诉记者,以前,到了收获时节,村民们只能搭车前往 40 余公里外的德钦县变卖,卖不完还要留宿,往返车费、食宿费是很大一笔支,实在卖不出去的水果,只能任由其烂在地里。而在尼玛拉木的邮乐购小店,一筐苹果能换一两袋大米。“现在我们都是在家里等着他们帮我们收,他们还帮我们推销。卖完之后,拉木会告诉我们卖了多少斤、多少钱、多少钱一斤,然后把钱拿给我们,真的相当方便。”阿称说。
采访团一行离开阿称家后,农户布布邀请我们去他家的果园看看。他说:“拉木收的石榴10元1斤,比卖给批发商能多挣1元,而且拉木从不赊账。”不过,由于今年干旱少雨,布布家的石榴树只结了零星的几颗小石榴,橄榄倒是喜迎丰收,6—8 元一斤。布布还是等着拉木来收,卖个好价钱。
如今,云岭乡的农特产品通过邮乐购平台和邮政快递网络销往全国各地,成为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新途径,仅去年一年,尼玛拉木的小店就帮乡亲们增收数万元。尼玛拉木邮乐购小店的电商扶贫,是中国邮政扶贫的一个缩影。尼玛拉木说,虽然经营电商的过程中面临了很多棘手的问题,比如农户自家种植的农特产品很难做到标准化选品和统一化包装等,但她都没有退缩,因为自己身后有中国邮政这个强大的支撑。
“现在尼玛拉木不仅是送邮件,更重要的是将当地特色产品用电商的方式加以推销,把老百姓生产的农特产品卖出去,促进百姓增收的同时,更给老百姓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理念。”云岭乡党委书记林增说。“我想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谈起邮路的变化,尼玛拉木的眼睛里跳动着光。
一个“信”字,情系万家通达天下
2019年9月的一个深夜,尼玛拉木和一群年轻人忙着打包、称重、装箱,将包装好的当地农产品装载到邮政电商扶贫专用冷藏车上,确保及时发运到昆明。
此前一个月,“尼玛拉木劳模创新工作室”在香格里拉揭牌,正式入驻迪庆州青年创业就业指导中心,成为推广尼玛拉木劳模效应的一次有益实践。劳模创新工作室里的这群年轻人,平均年龄只有30岁出头,是各专业部门负责电商、信息技术、寄递业务、党建、扶贫、宣传等业务骨干。他们将各自的业务能力融入创客团队工作,不到一个月,就为当地贫困户增收了16余万元,打响了香格里拉牦牛肉、尼西土鸡、青稞面、尼西小米辣和金沙江黑番茄等农特产品的名号。
平日里,尼玛拉木喜欢研究营销方法,还尝试起了直播带货。面对镜头,尼玛拉木有些拘谨,却对售卖的农特产品如数家珍,介绍起来专业范儿十足。去年,尼玛拉木劳模创新工作室在抖音等多平台直播带货10余次,直播带货成交额接近100万元,最高的一次成交额有50万元。
信之所在,心之所向。
“云岭乡山高路远,贫困家庭太多了,如果能够多帮他们销售农产品,为他们增收 脱贫,我苦点累点不算什么。”尼玛拉木说。
为了让“老劳模”以新的工作状态帮助村民脱贫致富,诠释“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理念和责任担当,云南邮政积极探索出“劳模+电商+扶贫”的工作新模式,将当地的松茸等农特产品销往全国,有效推动了电商扶贫的发展。
“我们立足于助力云岭乡、德钦县农产品进城,通过发挥尼玛拉木劳模的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带动藏区老百姓增收,助力脱贫攻坚,探索邮政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迪庆州分公司总经理赵树昌说。
此外,尼玛拉木劳模创新工作室还开辟了一条70公里的爱心邮路。从德钦县到云岭乡再到燕门乡,在尼玛拉木的邮路上,设置了云岭乡邮政所、云岭乡红坡村、云岭乡查理通村、燕门乡谷扎村、燕门乡茨中村5个免费收寄点。尼玛拉木常常会顺便帮老乡们收寄物品,免费捎转生活用品。各家各户的农特产品搭乘这趟“顺风车”,销往全县、全州、全省、全国各地。
疫情防控期间,永支河电站工作人员生活用品告急,得知消息后,尼玛拉木通过爱心邮路义务为永支河电站的工作人员代购生活必需品和水果、蔬菜,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正如《信者》片名,尼玛拉木凭着内心信念的守望,一个“信”字情系万家通达天下 。无论是曾经的“溜索姑娘”,还是如今的“葡萄姑娘”“松茸姑娘”,变化的是尼 玛拉木的服务方式 ,是乡亲们对她的亲切称呼;不变的是尼玛拉木服务百姓的一腔 热忱,是中国邮政人使命必达的精神。尼玛拉木用自己的真心真情和脚踏实地的行动,赋予了新时代中国邮政“信者”新的内涵。
本文来自【中国交通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