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的交界处,历史上地震相当频繁。建国以来众所周知的地震有唐山地震、汶川地震、雅安地震等。
2018年5月12日(今天),是汶川地震10周年纪念日。在10年前的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地震,山崩地裂,满目疮痍,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5月12日也成为了中国防灾减灾日。
我们纪念这个日子,不仅是追思逝者,也是祈祷灾难不会再一次重演。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地震对于经济社会的风险也在加大,除了建立完善了防灾减灾救灾体制,许多人或许也要问: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地震不能预报吗?当强大的地震来临前,如果能像天气预报那样预测,人们及时疏散撤离,那不就能极大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吗?
事实上,尽管人类已经追踪地震了数百年,但目前,地震预报仍然是一个科学界的难题。我国的地震预报研究起源于1966年邢台地震之后,国家开始对地震预报进行摸索。而我国在进行了持续多年的研究,唯一一次被认可的“成功”的地震预报,是辽宁海城地震。
1975年2月4日,北京时间19点36分,在辽宁省海城、营口县一带发生了强度里氏7.3级的强烈地震。在地震之前,中国科学家对该次地震进行了一系列监测并在地震临近时给出了预报,在2月4日上午发出临震预报后,工厂停工,集会取消,救援队待命。根据当地人口密度和邢台、唐山等地震的平均伤亡率推算,如果不进行防御,地震可能造成5万人以上死亡。而海城地震实际死亡1300多人,伤亡共18308人,仅占总人口数的0.22%。
尽管这是一次可喜的成功,但在当时的落后的观测条件和科学仪器下,我国科学家们对地震的预测方式其实普通:一是通过看地下水、动物异常等偏离正常的情况,同时,在海城地震之前,营口、海城两县交界处出现了类似邢台地震的密集小地震,在确认了多重特征后,我国科学家才给出了临近预报。但实际上,海城地震的预报是唯一一个声称预报成功的例子,在这数十年的探索中,只能说是一次经验预报的偶然。
事实上,我们目前仍然无法准确预报地震,地震预报也很难展开。现有的地震预报研究,大多都是基于各种异常:动物异常、水位、地磁形变、地下水化学量等各种变化,来预测地震,除此而外,还有根据各种先兆反应进行的预报,其实说明白一点,就是基于统计和经验进行的预报。且不说这些林林总总的异常与地震之间的关联性,这种预报的不确定性也很高。
地震预测目前解决不了的一大问题是,无法确定具体的时间地点和强度,这与天气预报完全不同,若是盲目预报,当地居民在撤离后地震并没有到来,这不仅影响社会生产生活,还可能诱发社会动乱。这种后果和地震本身一样严重。
目前人们无法预测地震,不要神化海城地震的“成功”,因为也有运气成分存在,同样的年代,松潘地震、海城地震和唐山地震却是不一样的结局,这足以说明问题。因此,面对互联网时代各种各样的“地震预测”,基本都没有相信的必要,而“地震云”之类的论调更是无稽之谈,它只会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恐慌。目前,我国已建成了220万平方公里的地震预警监测网,使我国成为继日本、墨西哥之后第三个具有地震预警能力的国家,即能够在地震波抵达地面之前的数秒内进行警报,使人们能够迅速寻找避难场所。
如今我们的探测设备遍布大江南北,平原高山,我们的技术在飞速发展。相信有一天,我们能在地震发生前发出及时精准的预报,从而防御这种灾害,但在此之前,掌握地震应急知识、生活在地震带上的居民绷紧防灾的弦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