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抗埃博拉病毒的战争中,科学家们经过40年的研究,研制出了有效的疫苗。
近期发表于医学期刊《柳叶刀》上的一份研究论文对这种疫苗进行了描述,它能提供针对埃博拉病毒的完全保护。该疫苗的临床试验由世界卫生组织(WHO)牵头。
“疫苗的有效率达到了100%,”研制出rVSV-ZEBOV疫苗的科学家在论文中写道。尽管这种疫苗还没有被任何监管机构批准大范围使用,但在西非国家几内亚进行的一项临床试验中,5,837名接种rVSV-ZEBOV疫苗的被试者在10天或更长时间之后都没有感染埃博拉病毒。在试验开始9天内出现感染症状的被试者被排除在外,因为考虑到埃博拉病毒的潜伏期,科学家推测这些人在接种疫苗之前就已经感染了病毒。
埃博拉病毒感染是一种致命疾病,在2013年至2016年非洲爆发的疫情中,它夺走了11,300人的生命。
“尽管对那些在西非埃博拉疫情中丧生的人来说,这些引人注目的成果为时已晚,但它们表明,当下一次埃博拉疫情爆发时,我们将不再是毫无防备,”玛丽-保莱·基尼(Marie-Paule Kieny)博士在一份声明中如是说,她是世卫组织负责卫生系统和创新的助理总干事,同时也是上述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
为了应对另一场埃博拉疫情爆发,30万剂的疫苗储备已经就绪,并正在做更多的工作以确保疫苗得到监管机构的批准。
世卫组织表示,rVSV-ZEBOV疫苗的临床试验使用了最初被用于对抗天花的“环带接种”(ring vaccination)方法。工作人员首先找出跟埃博拉病毒感染者发生过接触的人群,然后为其中超过18岁的成年人接种疫苗。在初步结果显示有效之后,117个环带(平均80人)中的所有人都接种了疫苗。
利比里亚带着运尸袋的红十字会救援人员。
世卫组织称:“这项临床试验不仅展示接种者得到了有效的保护,还表明环带中未接种疫苗的人通过环带接种法(也就是所谓的‘群体免疫’)得到了间接保护。”
rVSV-ZEBOV疫苗没有长期的副作用,但在接种完之后不久,有一半人出现了头痛和疲乏的症状。此前在猴子身上进行的动物实验表明,即使在接种一周后让它们直接接触埃博拉病毒,疫苗也能提供有效的保护。
虽然人类早在1976年就发现了埃博拉病毒,但对抗它的疫苗一直没有研制出来,这是因为埃博拉病毒在2014年之前造成的影响有限。在此前发生的历次埃博拉疫情,大约造成1300人死亡。
2014年8月,世卫组织将埃博拉病毒描述为“严重威胁”,并将疫情定性为“特殊”公共卫生事件。2016年3月,世卫组织移除了这个标签,称它“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上世纪70年代发现埃博拉病毒的科学家彼得·皮奥特(Peter Piot)在今年早些时候接受采访时表示,2014年的埃博拉疫情打了人们一个措手不及,他将之称为完美风暴。皮奥特批评世卫组织行动迟缓,并称世界需要为下一场埃博拉重大疫情做好准备。
2015年7月,世卫组织对埃博拉病毒蔓延做出的反应遭到了批评。乐施会总干事芭芭拉•斯多金夫人(Dame Barbara Stocking)在一份独立报告中称,世卫组织缺乏应对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训练”,她当时曾说:“一定要努力防止事态的发展,或是在刚有苗头时抓住它并迅速控制住,这些正是世卫组织必须在内部做出的一些改变。”
翻译:何无鱼
来源:WIRED
造就:剧院式的线下演讲平台,发现最有创造力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