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新课程背景下的& ampquot学习者为中心,核心素养为中心,大单位,大情况,大任务& ampquot是什么?优质生物课堂教学应该是什么样的?上海市行知中学白洋老师根据《普通高中新课程资源系列 生物学习指南(必修二)》第一单元《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这一课题进行课堂教学分析,由新课程观察整理,供一线教师实践新教学参考。
生物必修典型案例展示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过去学生一直习惯于听,现在的课堂有了很大的“翻转”: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不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在完成真实情境任务的过程中,提升核心素养,学会自主学习。
来自闫老师讲座PPT▼
1、真实情境与任务
我先用真实的情境引出任务。之前网上有个新闻曾引起大家热议,一对老夫妻通过公安局的DNA数据库找到了他们丢失多年的儿子。这个情境任务非常真实,很贴近学生的生活。
我们以这个作为情境(当然,最近的基因编辑话题也是个好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对老夫妻可以通过DNA数据库寻找丢失的儿子?基因如何辨识出后代?NDA数据库是什么?它又如何发挥作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设置了多个任务。第一个任务,DNA数据库能找到丢失的孩子,那么这个DNA是什么结构?有什么特点?接着,我们就要画出2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平面图。
2、充分利用在线学习资源
我们教学的一大特色是整个课程都在线上完成,学生主动探究、建构、养成。教师引导、评价、矫正。进入课堂前,我们准备了三个学习资料,第一个是微课,学生在学习微课时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观看学习,可快进,也可以重复听。第二个,学生也可以通过百度来进行学习,并通过自己的理解来画一个DNA结构图。第三个,利用专业在线学习系统,比如我用的现代课程网互动式教学平台的学习系统,已经试验过两次,可以很好地满足新教学理念下交互式的课堂教学需求。
3、让学生充分自主活动
所有课程资料先上传到网上,由学生先学习,然后再从两个角度点评,第一个是科学的角度,第二个是微观的角度。我选了9个学生的作品,他们不都是对的,有一位就讲错了,但错不要紧,关键是要用这种方式让学生不断试错。
这次点评的环节,特别有趣的是展示学生通过百度来学习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搜索关键词,找来找去,发现了很多原来没料到的问题。
通过线上学习,画出2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平面图后,第二个任务就是搭建10个碱基对DNA分子模型,所需的元件数目,设计制作方案,以及线上模拟搭建DNA分子平面图等任务也由现代课程网交互式教学平台上的H5插件来完成制作,效果非常好。
整个过程主要是学生在做,老师主要起引导、纠错的作用。后面学生一起交流也是如此。
线上模拟制作以后,我们再让学生用实物制作。实物制作后,又通过拍照上传的模式进行交流。
4、实践后及时反馈
最后这个环节是我们最近的必修教材增加的一个模块,就是学生的反馈模块。
我们先用问卷星进行线上反馈。每个环节学生自己打多少分,老师现场统计,让每一个项目的得分情况都清清楚楚。最后将学生的整个探究过程及时反馈出来。
5、新教学的几个转变
新的教学,有几个显著的转变:
⑴三维目标转向核心素养。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⑵实现教材的二次开发。
这节内容原来是巩固知识来完成的,现在我们把它改成了情境和任务的建构学习形态,实现了教材的二次开发。
⑶实现情境任务的全程贯穿。
我们不是把情境仅仅作为课堂导入的一个步骤,走完这一步后又回到原来的环境去解决问题,而是将情境任务贯穿课堂始终。
在真实情境教学中,我们做得最成功的是线上线下的混合式学习。线上模拟过程,线下实物搭建,用这两种方式,既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又方便教师及时评价矫正,真正将生物学科的探究落到实处。
⑷实现教师角色的根本改变。
过去的课堂基本是老师的一言堂,现在我们给老师的定位是引导、评价和矫正。老师在课堂上就是引导的功能,其他的能不讲就不讲,能少讲就少讲。
⑸实现课堂学习的反思评价。
通过线上线下学习,对课堂学习环节做出评价,然后由老师统计学生的表现,并做出及时反馈。
以上就是我们在高中生物必修任务《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这节课中的基本教学流程,也是我们“聚焦核心素养,改革课堂教学”探索过程中体会到的经验。
普通高中新课程资源系列
生物学习指南(必修二)样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