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漫步今天的蚌埠街头,看到高楼林立,商铺云集,一派大城市气象。蚌埠地处淮河中游南岸,为安徽省辖市,不仅是中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还是长三角城市群内“宿淮蚌都市圈”的成员,是皖北中心城市。其实在长三角,蚌埠是个非常年轻的城市,只有100多年的历史。近代安徽新兴城市,最有代表性的两个,一个是皖北以商贸兴起的蚌埠,一个是皖南以矿业兴起的马鞍山。蚌埠随时代而兴,挡也挡不住。千里淮河,两岸有丰富的物产,河中盛产鱼虾河蚌,有“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谚语。《凤阳府志》载,蚌埠一带,“古采珠之地”。所以,蚌埠简称蚌,又称珠城。在淮河北岸,明清时已形成渔村集镇,取名蚌埠。“埠”为河边码头,又称埠头,因古代“埠”与“步”通用,又称“步头”,所以古代蚌埠又写成“蚌步”。今蚌埠市名,取自淮河北岸蚌埠集,这个小集今称小蚌埠。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凤阳县于此设立蚌埠镇,形成一条商业街。因为这里地处凤阳、灵璧、怀远交界处,为三不管地带,有“鸡鸣狗叫听三县”的说法,明清时期淮盐私贩多在此集散。清中叶以后,这里形成了一条500米长的土大街,有文昌阁、魁星阁、东岳庙等建筑,人口不足500。清咸丰年间,因太平天国、捻军与清军作战,蚌埠镇毁于兵燹,商贸重心移到淮河北岸小蚌埠。蚌埠真正崛起,始于近代交通的发展。晚清皖北淮河沿岸的市场中心是正阳关和临淮关,主要依托水运优势。蚌埠虽然有淮河水运条件,但优势不明显。1912年津浦铁路通车后,蚌埠迅速崛起。因淮河铁路桥、南岸蚌埠火车站及港口修建,施工人员和物资云集,民工有2万多名,淮河蚌埠港日益繁忙,客栈、饭店、杂货店、澡堂、缝衣铺等纷纷开办。民工多为安徽及周围各省的人员,其中技术工人多来自天津、唐山一带。铁路桥筑成后,部分民工定居蚌埠。随着南岸蚌埠商贸活跃,商贸重心又由北岸移到南岸。以前,淮河沿岸上游地区的物产用民船装运到下游,经过临淮关,出清江浦,走大运河,运至镇江,远销海外。更为重要的是津浦铁路连接华北和长三角,延伸了蚌埠的商路,其交通优势一下就超越了淮河流域其他城镇。20世纪20年代,蚌埠公路运输兴起。1922年5月蚌埠修筑了第一条公路蚌(埠)阜(阳)路,以后又相继修建了其他公路,1927年后开办了弓飞、飞龙、鹏飞、新民、华通、慎泰、惠民、凤阳、日升等18家汽车公司。蚌埠水运历史悠久,津浦铁路通车后,又设新、老船塘两道渡口,附近建有公记堆栈(后称“五行仓库”),货物吞吐量大增;1909年淮河铁桥动工兴建后,利淮轮船公司等相继建立,1930年有轮船业公司10家,载客小轮船26艘,木帆船和轮船客货运输繁忙。蚌埠成为淮河上船只最为密集处,蚌埠港成为千里淮河第一大港。随着铁路、公路、水路及邮电事业的发展,蚌埠很快成为皖北交通和通信枢纽。不仅如此,蚌埠还有了政治、金融优势。1913年8月,皖系军阀倪嗣冲任安徽都督,驻蚌督皖,至1920年皖系战败后被解职,其驻扎蚌埠的官僚、军队需求庞大,各县县长、关卡局长、分关总办往来应酬频繁,倪氏夫妇两次寿礼采办颇多,都刺激了蚌埠商业发展。倪嗣冲又变更“淮盐引岸”,将设在宿县的皖北盐务局迁蚌,规定食盐必须到蚌定价、完税,由阜安盐栈负责转运至皖北、豫东各地,才能由盐店经销,称为“官运商销”。此举促进了蚌埠盐业繁荣。1924年9月1日,在安徽督军马联甲筹备下,蚌埠正式开埠,成为继芜湖、安庆之后安徽第三个开放口岸,大大提高了蚌埠的商贸地位。为了提供工商业经营服务,蚌埠金融业也繁荣起来。蚌埠一度成为安徽政治中心、金融中心。蚌埠兼具水陆交通之便,北连平津,东接沪宁,西通豫鄂,使淮河流域皖北、豫东与长三角和华北联系起来。有如此优势,津浦铁路通车后,蚌埠迅速从集镇变为商埠。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蚌埠商贸经营发展到鼎盛时期,它不仅是皖北的商业中心,而且成为津浦铁路南段最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也是津沪一带工业品的转销地。蚌埠的商贸业以货物中转为主,并以盐粮贸易为大宗,盐粮集散额约占货物总数的70%左右。至20世纪30年代初,盐粮市场年交易量约100万吨,盐税一项年收入最高达200万银圆。此时盐的购销量,占各类商品购销量首位。淮河蚌埠段运盐船只绵延数里,帆樯林立,甚为壮观。各家盐粮行为争做生意,主动派船划子在淮河活动,游走于各地帆船之间,形成水上市场。盐粮交易繁荣,也在城市形成了盐巷子和米坊街。如果说芜湖于1876年开埠后成为安徽南部经济中心,随着1912年津浦铁路通车,蚌埠随后也成长为皖北经济中心。近代新兴城市成长,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外,还要有近代交通、信息、金融、政治等优势。蚌埠崛起,使淮河流域与传统意义上的长三角联系更加紧密。近代长三角已不是传统的地理概念,变为区域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经济概念,范围日益扩大。
(作者为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陈抒怡 题图来源:东方Ic 图片编辑:雍凯
来源:作者:沈世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