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者说】
驾一叶科技之舟驶入历史长河,会有怎样的奇妙体验?不久前,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数字馆正式投入运行,不少观众慕名而来,在一个个兼具科技性、人文性的互动场景中穿越数千年,触摸“最早的中国”。实地感受如何?且听几位感受者亲身讲述。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光明图片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讲解员孙晨娇:
“震撼!我迫不及待地想和观众们分享”
作为博物馆讲解员,我有幸成为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数字馆的首批观众。尽管参观前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但还是被瞬间惊艳了。
数字馆就在博物馆二楼,主题是“‘最早中国’探寻之旅”,由“最早中国”“赫赫夏都”“敬天法地”“王室巧作”“探秘未知”五大篇章组成。走进序厅,巨大的三折幕上影像扑面而来,立刻把我带到了3800多年前。在“最早中国”展示区,我被充满科技感的三维特效包围着,二里头遗址诸多的“中国之最”在身边显现:最早的城市干道网、最早的宫城、最早的中轴线布局宫殿建筑群、最早的青铜礼乐器群、最早的青铜器铸造作坊、最早的绿松石器制造作坊、最早的青铜近战兵器、被誉为“华夏第一龙”的绿松石龙形器……
带着震撼与好奇,我走进“赫赫夏都”展示区。在这里,天花板、地面和中间四面屏幕融为一体,37台投影机打造出一个沉浸式的三维影像空间。夏王朝的国家大事在眼前一一上演,征战时的恢宏气势、夏王车辇仪仗的盛大威武、王室仪典的不凡气派,令人恍若身临夏都。
移步换景,每一步都像是真正走进了历史深处。我迫不及待地想和观众们分享这种游览体验,一起沉浸于古老历史中,品赏传统之美。
西安某研学机构领队李魏:
恍如穿越,孩子们一定会觉得很神奇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是我们新增的研学线路,暑假期间很受青少年学员欢迎。看到数字馆运行的公告,我当即从西安赶了过来,准备亲身体验一把。
在“敬天法地”体验剧场内,大屏上是夏王朝先民求雨的数字模拟影像。随着刮风、下雨、闪电等场景转换,我清楚地感觉到有风刮在脸上,有雨水打在身上,有闪电在眼前瞬间绽放,似乎进入了屏幕中,和先民们一起庄严敬拜。这种“穿越”体验,孩子们一定会觉得很神奇!工作人员介绍,这种逼真的体验效果,来自剧场上方安装的风机、雨机、闪电机等特效装置。
在“王室巧作”展示区,可以一边看先民们制作器具,一边通过手势感应互动装置“亲身参与”。我尝试了一把青铜器、绿松石器的制作过程,感觉挺好玩儿。“探秘未知”展示区也有“黑科技”,只要轻轻触碰墙面水流中的文物影像,L形的流水地幕就会播放二里头兽面纹的代表动物、关于陶片刻符的文字猜想等影片。
对孩子们来说,运用丰富科技手段的互动式场景体验比边走边看的传统参观形式更能激发兴趣。博物馆数字化发展趋势势不可当,期待更多的历史借助科技“活”起来,环绕在我们身边。
郑州文史爱好者、数字馆观众周新笠:
做“剧中人”,透过手机屏幕游夏都
除了数字馆,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新上线的遗址区VR项目也很有意思。我已经把体验二维码发给了亲朋好友,大家只要扫一扫码,即便不在现场、没戴VR眼镜,也可以透过屏幕漫游夏都,以“剧中人”的真实感,了解二里头一号宫殿区域遗址的历史背景、建筑规制、后世影响等等。
我对二里头一号宫殿特别感兴趣。考古研究认为,它开了我国历代宫殿建筑的先河,紫禁城延续的也是二里头一号宫殿的格局。进入体验场景后,从手机屏幕上可以看到遗址全景,就像是从高空往下看,远处的山、近处的树尽收眼底。按照屏幕上的提示,可以选择宫殿正门、庭院、作坊等场景逐一浏览。比如,走进一座正在修建的宫殿,建造者们正在挥汗如雨、全力工作,他们身后,铜爵、玉圭等礼器伸手可及。有趣的是,场景里的天空和二里头遗址的实时天空是一致的,在手机里看到的天空,就是此时此刻二里头遗址上空的模样。
应用数字技术,文物展出变得更加安全,也更可亲可近。沉浸其间,自然会对传统文化心生亲近,并盼望着能有更多了解。
项目团队:
光明日报记者王美莹、王胜昔、宋喜群、王斯敏
光明日报通讯员智慧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29日16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