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董从发掘到展出,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一个文博迷,日常的生活是什么状态?想学古董鉴定和艺术收藏,应该从哪里入手?上抖音,关注抖音艺术顾问、文物古董鉴定家、收藏家马未都。这些问题,马未都的抖音视频里都给出了答案。
人称马爷,在抖音拥有超过690万关注者的马未都,是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观复博物馆的创办人和现任馆长,也是中国文博圈响当当的顶流。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收藏,到1996年创办观复博物馆至今,他左手鉴定、收藏,右手以收藏为切入点宣讲中国文化艺术。
写博客、上电视节目、录制自己的视频节目、写微博、开公号、推出APP、入驻抖音……时代变迁,媒介更替,他始终与时俱进,把他自己认定的“中国文化布道者”工作,坚持不懈地做了二十多年。
文博顶流,艺术大家
看马未都的抖音,绝对属于“入股就赚”类型。
从2018年3月入驻至今,已经发出550多个视频,一周更新两条左右,除不到20个视频是关于 “观复猫”的,其他的全都是马爷亲自出镜开讲。
马未都开讲的内容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专门讲文博内容,比如从2020年2月开始的《国宝100》系列,每个视频里,他穿着长袍,惊堂木一怕,用不到3分钟的时间,娓娓讲述一件国宝的故事或者介绍一个文博知识。
第二类是介绍观复博物馆的馆藏宝贝——《马爷的小宝贝》。这个系列在一分钟之内,一个视频介绍一个宝贝,每个宝贝除了介绍来源出处历史背景,也会附上一首相关诗句,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兼具。
第三类是马未都的常青节目《观复嘟嘟》的短视频版,这是一档2015年推出文化脱口秀,马未都会结合艺术、文化、历史、热点事件开讲,每段视频不超过2分钟,一个视频讲明一个道理。
65岁的马未都,面对镜头,收放自如,语气节奏、神情动作让人感觉十分舒适,大到国宝收藏,小到鸡毛蒜皮,都能侃得头头是道,俨然视频版的文博艺术百科全书,在抖音获得了超过720万个“喜欢”。
执迷者
现在的马未都,是文博收藏、艺术品鉴大家,但一开始马未都是混文学圈的。
1981年8月20日,只有4个版的《中国青年报》,用一个整版刊登了还是机床厂工人的马未都的爱情小说《今夜月儿圆》,26岁的马未都在文坛一炮而红,收到的读者来信用车装,很快从机床厂调入中国青年出版社成为社里最年轻的编辑。
在出版社当编辑后,马未都从挖掘奇才王朔开始,先后发掘了莫言、余华、刘震云等中国当代文坛最中坚力量的作家,由此他也成为出版界大佬级伯乐。
1989年,马未都又与王朔、莫言、海岩、苏童、刘恒、史铁生等人组成“海马影视创作室”,进军还处于空白状态的影视产业,推出《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爱你没商量》、《皇城根儿》等一部又一部爆款电视剧,马未都由此也赚取了人生等第一桶金。
为什么会从文学转向文物,马未都认为,中国的文物包含了中国文化几乎所有的信息,他就想知道这些文物背后的事情。他觉得文物对智力和毅力的挑战远超过文学。
但是,一个完全没有世家背景没有家学积淀甚至没正经上过学的人,要喜欢古董文物,想知道与它们相关的历史知识,想搞清楚它们携带的文化密码,还想要自己出钱购买收藏,如果不是执迷,可能连开始的勇气都没有。
马未都白手起家,一路走到现在。他自己总结,一是因为自己是真喜欢文物,对所有文物都感兴趣,所以自己没有任何约束,对所有的门类都会去学习、琢磨、研究,努力培养自己成为“通家”。
布道人
马未都在宣布自己加入抖音艺术顾问团的那条视频中,说到,“艺术和审美,一直是观复博物馆的传播宗旨。大家一起来热爱艺术,热爱传统文化吧。”
很多人认为,马未都是在54岁那年上《百家讲坛》讲收藏,从此出圈,成为文博界大器晚成的大咖。
马未都一直认为,艺术收藏真正的快乐和价值是文化带来的享受与思考。“凡是喜欢收藏,必对所收藏之物尽心研讨,用心去了解身世来历,年份质地,共性特征,珍稀价值。因而,每收藏一件藏品,必把玩良多,细心品尝,跨过时间与前史对话,或静心体会其间奇妙,洗练心神,赏雅品珍。”
人的一生,在马未都看来,如李白所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非常短暂,应该努力留下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也正如此,当马未都拥有一定藏品后,他考虑的是如何不让自己的收藏因自己生命的受到局限。他希望更多的人在未来更长的时间都能从他收藏的文物、古董、艺术品上收获艺术和审美上的教益。他决定走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路,成立一个对外开放的博物馆。
观复二字取自老子《道德经》“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他在博物馆展出他精心收藏、用心呵护的所有文物,他拍视频、写文章、开发文创产品……都是在用自己的真挚诚恳人,向年轻人讲历史,讲古董,讲文物,讲文化,讲艺术,讲审美,讲人生……
这是一个长期过程,马未都期待更多人与他同行。
#DOU艺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