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华语乐坛风波四起,男歌手们相继翻车,让人不禁怀念90年代那个神仙打架的时代。
那时,“四大天王”红极一时,李宗盛、张信哲、周华健等人佳作频出,历经几十年而不衰。
而这几位中,“情歌王子”张信哲已经低调到鲜少出现在公众视野,甚至被嘲“过气歌手”。
可是,曝光度可以作为衡量歌手实力的唯一标准吗?
知乎上有一个话题是“为什么张信哲唱功这么好,却不火呢?”
一个高赞回答是:你能理解九几年一个卖磁带的小店,货架有4排,其中有一排半都是摆的张信哲是什么概念吗?
韩寒也曾在《零下一度》里写过:“哪里有女生尖叫,哪里就有张信哲。”
毋庸置疑,九十年代的华语乐坛,是属于张信哲的时代。
然而,这些赞誉背后,张信哲的成名之路,却走得颇为坎坷。
1967年,张信哲出生在台湾的一个普通家庭,由于父亲是牧师,他小时候经常去教会的唱诗班里唱歌,并且表现非凡。于是,父亲让他学习小提琴培养音乐天赋。
张信哲虽然擅长音乐,文化课却是弱项,高考落榜后,他只好到台北基督书院读书。基督书院经常教学生唱赞美诗,也会组织一些歌唱比赛,热爱音乐的张信哲自然踊跃报名。
大二那年,张信哲在一次比赛中唱了一曲《UnderstandingHeart》,干净空灵的嗓音征服了台下的评委,他被推荐到当时赫赫有名的滚石唱片。
张信哲来到滚石面试,迎接他的选拔人正是知名歌手李宗盛。
初出茅庐就遇到歌坛巨匠,张信哲表现得非常局促,面对李宗盛抛出的一系列问题,他回答得一团乱。
李宗盛觉得他过于腼腆,不太适合娱乐圈,而且当时流行的都是罗大佑、周华健这样声音粗犷的歌手,相比之下,张信哲阴柔的嗓音怕是很难得到听众的青睐。
出于种种顾虑,李宗盛最终没有签下张信哲。
幸运的是,另一位选拔人很喜欢张信哲的声音,便将他留下,只是当时他手里也没什么机会,张信哲只能做一些打杂的工作。虽然备受打击,可毕竟这份工作可以更接近梦想,出于对音乐的热爱,他还是坚持下来。
1988年,张信哲终于等来了自己的第一个机会。
当时,滚石当红歌手潘越云正筹备新专辑,需要十位男歌手和她对唱,李宗盛、罗大佑等都参与了录制,张信哲也被拉到录音棚,录制了自己平生的第一首歌曲《你是唯一》。
潘越云和张信哲
正是这首歌让他初露锋芒,次年,滚石为他制作了首张专辑《说谎》。由于张信哲当时寂寂无名,公司分给他的制作团队和宣发团队都是新人。
出人意料的是,张信哲还是火了,他的专辑销量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听众知道了张信哲的名字。
本以为自己迎来了人生的巅峰,可《说谎》发完,短暂地红过一阵,他就去服兵役了。等到服役期满,华语乐坛已是沧桑巨变,四大天王的时代降临。
那是个热烈而疯狂的时代,唱跳结合的舞台风格引来无数观众欢呼。性格内敛的张信哲逐渐被歌迷遗忘,面对这样的歌坛,他感到了不知如何自处的尴尬。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信哲看到了李宗盛多年前写过的《爱如潮水》,他主动找到李宗盛,表示自己想唱这首歌。
其实李宗盛想找的是一个声音充满沧桑感的歌手,但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他看着张信哲,突然想剑走偏锋,用这种温柔干净的嗓音给观众带来新鲜感。
这次尝试创造了华语乐坛的奇迹。《爱如潮水》一经发布,销量突破五百万,张信哲一夜爆红,就此开始了他的漫漫情歌路。
后来,《过火》、《信仰》、《白月光》、《爱就一个字》……一首首经典歌曲让张信哲稳居神坛,红透半边天的他走到哪里都是万人空巷。
一次演唱会上,歌迷们把现场围得水泄不通,玻璃门都挤破了,主办方考虑到安全问题,只好取消演唱会。张信哲被堵在现场,主办方无奈之下,只好安排他坐囚车一路逆行到法院,再由工作人员到法院接应才得以离开。
在那个网络不发达的年代,张信哲可以连续三期登上《当代歌坛》杂志封面,万千歌迷不吃早饭也要排队去买他的杂志和专辑。即便是现在,他的演唱会依然座无虚席,很多中年人带着自己的孩子去看。
亦舒曾说:“做自己喜欢的事,真正的才华如火焰,总会燎原。”张信哲一直坚持自己的热爱,用自己的才华点燃了无数人的青春岁月。
一次,张信哲在香港做宣传的时候,一位叫朱小妹的女孩一连几天都在,引起了他的关注。
朱小妹在宣传最后一天送给张信哲一本日记,里面记满了关于他的点点滴滴。张信哲深受感动,主动联系朱小妹表达感激。之后,两人联系逐渐密切,不久后走到了一起。
虽然是异地恋,但张信哲一有空就去香港陪伴女友,可正因为来往密切,被狗仔拍到了照片并大肆报道。朱小妹和家人的生活受到了严重打扰,他们被不停地跟踪、偷拍,甚至扔出去的垃圾都有人去翻。
朱小妹的父母不堪其扰,反对他们交往。一边是男友的事业受到影响,一边是家人的生活不得安宁,双重压力下,朱小妹提出分手。
她告诉张信哲自己爱上了别人,可张信哲始终不信,他想为了女友退出歌坛,做一个普通人。
朱小妹不忍心让爱人放弃梦想,于是她带着全家移民国外,彻底打碎了张信哲的希望。可失恋的伤痛并未随着朱小妹的离开而消失,张信哲很长一段时间都没能走出阴霾。
李宗盛被这段爱情感动,为他写了一首《别怕我伤心》:
“怀念你柔情似水的眼睛,是我天空最美丽的星星,异乡的午夜特别冷清,一个男人和一颗热切的心,不知在远方的你是否能感应。”
《别怕我伤心》
伤感的歌词配合温柔的嗓音,唱出了这段爱情的百转千回。
唱一辈子情歌的张信哲,已经单身28年了。
曾有媒体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多年一直单身?”
张信哲说:“感情不是两情相悦就行,两个人生活在一起,一天到晚看不见你,还有各种关注,我觉得不习惯的人还是会有很大压力。”
尽管时隔多年,内心细腻的张信哲仍没能走出这段感情带来的创伤,可也正是这段经历,让他对爱情的体悟更加通透。
他的歌声里不再只有简单的词曲,而是融入了那份爱而不得的怆然,他唱出的爱情,纯粹而热烈,唱进了无数听众的心里。
曾有歌迷评价他的歌:“开心时入耳,难过时入心。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的确,无论正面临青涩懵懂的初恋,还是充满激情的热恋,亦或是相濡以沫的婚姻,人们总能在张信哲的歌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纵使华语乐坛风云变幻,张信哲情歌王子的地位也无可撼动。不管过去多少年,歌中那些哀伤的愁绪总能触碰到人们心中最柔软的神经。
如今的华语乐坛,后浪不断涌现,张信哲也减慢了自己发行专辑的速度。即便被人嘲笑是“过气歌手”,他也毫不在意,不疾不徐地过着自己的生活。
工作之余,张信哲喜欢收藏。织绣、瓷器、旗袍……他的藏品没有限制,只要自己喜欢,随心收藏。
他和周迅出演电影《烟雨红颜》,张信哲一进组就发现了不少纰漏,打火机的样式太新潮,男主角的外衣款式偏西化……这些连剧组专业人士都看不出端倪的细节,张信哲却一语道破。
然而开机在即,剧组来不及重新准备,他便回家拿出了外公穿过的外套和新淘来的民国打火机、烟盒。后来,工作人员经常拿着服装和道具清单来请他帮忙把关,他点头的东西,大家才放心去置办。
除了音乐和收藏,内心温柔细腻的他收养了很多小动物,有时朋友捡到了流浪猫狗会第一时间交给他,他也悉心照料,带小动物去看病、打疫苗,帮他们找收养家庭。
他还特别注重美学教育,为偏远山区的孩子建音乐学校。《我是歌手》的导演洪涛曾多次邀请他参加节目,都被他婉言谢绝,之所以最后去了,是因为作为交换条件,洪涛必须支持他的“贫困儿童音乐教育”的慈善基金项目。
帮助别人的同时,张信哲也过好自己的生活。他热爱旅行,会开着轻航机追逐候鸟的足迹,爬山享受大自然的美丽馈赠。
他平时生活非常接地气,经常坐地铁上下班,也会去吃路边摊,人们习惯了和他偶遇,见面只会像相识多年的老街坊一样互相打个招呼。
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写道:
“做自己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欢的环境里,淡泊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我想,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应该对社会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繁华落尽,张信哲有了做自己所爱之事的自由,他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生活的宁静与欢愉,这便是最好的状态。
尽管早已进入天命之年,但歌迷们依然会亲切地称他为“阿哲”,在生日当天通过社交平台送上祝福。
在他们眼里,阿哲从未变老,永远是大家心目中的“情歌王子”。
如今,华语乐坛天翻地覆,互联网带来了人们趋之若鹜的流量和资本,也淡化了一些人对艺术的赤子之心。人们开始分外怀念曾经的偶像。
不久前,刘德华出道40周年直播,直播间人数破亿,华仔的粉丝从“50后”到“00后”,他统一了三代人的审美;陈小春参加综艺《披荆斩棘的哥哥》,连上数条热搜,“山鸡哥”唤起无数人的青春回忆……
在流量明星短暂爆红后就销声匿迹的当下,这些曾经的“顶流”们为何人气依旧?
因为他们从未把“爆红”作为成功的标准,他们踏实做好自己的事业,在众星捧月时没有得意忘形,在淡出大众视野时也从未迷失自己。
面对名利,他们得之淡然,失之泰然。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尽自己所能做对社会有益的事,过好自己的生活,这才是偶像给社会带来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