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今天,打开微博,依然能看到不少人分享 —— “家暴妆”。
所谓“家暴妆”。
利用化妆技术,将自己化得鼻青脸肿、满脸伤痕,如同遭受家暴。
但最初并没有“家暴妆”这个说法。
前几年,一位西班牙艺术家和好莱坞女明星合作,拍摄了一组“反家暴”的照片。
艾玛·沃特森,金·卡戴珊,安吉丽娜·朱莉……被化妆成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以此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家暴问题。
照片里,比淤青伤痕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她们脸上的神情。
神情麻木,目光呆滞惊恐,这是遭受家庭暴力女性真实的状态。
家暴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的伤害,更是心理的创伤。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本是为了“反家暴”的妆容,却渐渐变了味。
“被家暴后我依然很美,睫毛弯弯。”
先是一名国外的网红博主,发表了“家暴后也要很美”的论调。
随后,在国内,“家暴妆”逐渐成为潮流。
它不再是痛苦的代名词:脸上有伤,头发凌乱,神情不屑,眼神要拽,成为了另一种“酷”和“美”。
“被家暴了,我可太酷了”
“化上家暴妆,朋友圈刷爆了”
“点赞关注出教程”
能化好家暴妆,好像成为了一个了不起的技能。
商家顺势推出适合家暴妆的化妆品
一些视频拍摄软件也出现了家暴妆的特效
当伤害被美化,当痛苦被消费,当暴力成为段子。
当家暴被乱用,成为嘻嘻哈哈,轻描淡写的一个词。
家暴的残忍痛苦,家暴背后的呐喊求助,便在不知不觉中被湮没了。
/01/
在一则分享家暴妆的视频下,有人提出抗议,却被视为:“上纲上线”。
真的是上纲上线吗?
我想那些对于“家暴妆”欣然接受,化着拙劣“家暴妆”开怀大笑,迫不及待拍照发朋友圈的人,或许根本没意识到“家暴”两个字承载着什么。
直接用手把我眼睛挖出来
穿大皮鞋往我头上跺
跺得满脸是血
拿脚往身上踏
踏完了还往脸上吐唾沫
不仅是身体,
心灵上更是被恐惧笼罩
感觉一生都被毁了
美妆博主曾宇芽讲述自己被「家暴」的全过程,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宇芽被男友用脚踹,扇耳光,辱骂……每一次家暴,都几乎让她丢了半条命。
在一段被监控拍下的家暴视频里,逃进电梯里的宇芽被男友拽着腿拖走,隔着屏幕都感受到那份无边的绝望。
试想:
当你遭遇这些,看到家暴二字害怕的浑身发抖,身边的人却向你安利“家暴妆”,一次次让你重温噩梦;
当你浑身伤痕想要去求助,旁边的人却嘻嘻哈哈:你化得这个家暴妆很真啊,怎么化的,教教我呗;
当你身心恐惧,却看到朋友圈有人发:被打也很美,被家暴后依然很酷……
自己的痛苦成为被人娱乐的存在,该是怎样的绝望。
还有人冠冕堂皇:
“这也是反家暴的一种形式。”
“化家暴妆又不等于赞同家暴,觉得家暴妆酷有什么错!”
在视频下面贴上个小小的“反家暴”,以为自己在为家暴者发声,但那刻意展现的“帅气”“可怜”,嬉笑调侃间,却只是往他人的伤口撒盐。
一位网友说得极好:
“家暴并不是什么用美学可以展现的东西,它是一种彻底的暴力行为。”
不应被消费,不能被美化,更不该被玩笑化。
/02/
《娱乐至死》里有一句很经典的话:人类无声无息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心甘情愿,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家暴妆并不是个例。
今年骇人听闻的“杭州杀妻案”真相大白后。
“化粪池警告”,“绞肉机警告”,“两吨水警告”……成为了不少人的口头禅。
一则夫妻分享日常生活的短视频下,许多人开始无底线的玩梗。
对死者毫无同情,却站在凶手的角度发话,并为自己的震慑力感到自豪。
女性也大肆发表:“谢老公不杀之恩”。
甚至有些商家将这作为卖点。
“就是开个玩笑”;
“就是个梗而已,那么较真干嘛”
……
谁还记得那一句玩笑话背后,是一场血淋淋的悲剧。
是一场令人背后发凉的恶性案件。
罹难的“来女士”,仿佛成为了这场娱乐中的一个道具,被各路人马使用着。
可是这世上,不是所有的事,都可以拿来调侃开玩笑的。
那些自鸣得意的“幽默感”,真的很令人不齿。
/03/
总有一些人打着“好玩”“幽默”的外壳,享受着廉价而低级的快乐。
三观不正还自诩有梗。
在孩童的照片下评论“三年血赚,死刑不亏”。
我国《刑法》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犯罪情节严重恶劣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某个女孩分享跳舞视频下面的评论
将“炼铜”(“恋童”的谐音)这个本是警告的词,当作玩笑的话光明正大打在弹幕里。
犯罪变成了轻描淡写的一句话。
或许有人为自己开脱:只是随口说说,只是表达一下喜欢,没有想过做不好的事情……
殊不知“性侵”、“恋童”的严肃性就是这样在一次次娱乐式的调侃中渐渐稀释。
根据2017年到2019年检察机关起诉相关侵犯未成年人犯罪的统计数据显示,这三年期间,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总人数加起来超过了4万人。
那些痛苦,他们视若无睹。
娱乐本身绝不能泯灭我们的底线和原则。
否则,便是对受害者的再次伤害,潜移默化的支持加害者。
/04/
即使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我们也必须明白: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当玩笑开;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娱乐化。
还记得此前,在某动漫展览活动现场,两名身着迷彩服、携单兵装具、头戴维和部队蓝盔、臂上缝着五星红旗的Cosplayer,双膝着地,向一名日式打扮的“少女”下跪。
可能对于这些人来说,这只是一个表演的行为。
但对很多人来说,那两名coser身上穿的是我们的军装,臂膀上贴的是我们的国旗,
这身军服的背后,是光辉的历史,是荣耀的战绩,更是沉甸甸的使命和责任。它应当是军人报效国家保卫百姓的象征和证明,而不是被无知之徒拿来作为炫耀和耍酷的道具。
一位网友在评论里写道:“想下跪可以,请脱去这身衣服,随便你怎么跪都没人管。”
不论什么秀,请守住那份底线。
疫情期间出现的“新冠妆”
七夕前夕
拿罪恶抖机灵
被滥用的“家暴”
被“流行”的抑郁症
@文艺公司 曾分享过这样一段话,与君共勉:
有些话、有些事情,它出现在我们生活里,看似正常,但正常并不等于这种行为就是正确的。
现在“家暴妆”还在火,点赞还在涨,别把低级当幽默,别拿悲剧做消遣。
别让无德的调侃消解掉人们本该关注的焦点!
别让本该严肃的话题只剩下一地鸡毛的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