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孩子两岁以后,父母每天都面临着孩子们“如何制定规则”这一可怕的问题。
有两个孩子的“娘娘”孙俪,在这一点上也不例外。她之前发过一条微博,言语之间充分流露出给孩子“立规矩”的无奈。
在给孩子立规矩这条道路上,父母往往比孩子更加小心翼翼。
一方面,谁也不想当一个唠叨狂家长,想着孩子吃点亏就长记性了;另一方面,又担心孩子真的会受到伤害,末了还是自己去收拾烂摊子。
给孩子立规矩,说多少遍都不听,如果跟他讲道理,一到两岁的孩子正在“自我自恋”的世界中,对他们而言,家长嘴里的“道理”是最没用、最苍白无力的东西,根本听不进去,也听不懂。
怎么办呢?这是每个妈妈都会头疼的问题。别急,本篇文章告诉你到底怎么精准的给孩子立规矩。
01
学习“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定律”,在孩子还是“裸机”的时候,给孩子植入一个“底层指令”
在许多科幻小说和电影的场景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形:
人类发明的高科技机器人,智商超高,武力绝佳。但是人类又怕机器人过于强大,会消灭人类。于是人类就给它们植入了三个底层指令,让它们又厉害又听话。
- 第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看到人类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
- 第二、在不违反第一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绝对服从人类给予的任何命令;
- 第三、在不违反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尽力保护自己。
这就是“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定律”,这三个定律是机器人的底层指令。底层指令是指心里客观存在的命令,不需要你讲道理,也不需要你解释。
比如孔子学派的底层指令是“仁”,用“仁”来架构整个学派的理论知识,君王怎么“仁”、老百姓怎么“仁”,但是他从来没说过为什么要“仁”。
因为这属于底层指令,无需置疑,简单理解就是:你没做到“仁”,那你还是个人吗?
小孩子同样需要“底层指令”,它可以搭建起孩子的行为规范,形成完整的道德体系。没有“底层指令”就无法建立道德准则和规范,就算讲道理,也是鸡同鸭讲。
举个例子,孩子一生气把你送的水杯故意打碎了,他说:“这是我的杯子,我可以随便处理。”
你说:“你打碎了用什么喝水?”
他说:“你再给我买另一个呗。”
你说:“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他说:“你赚钱不就是为了让我开心吗,摔了它我开心。”
发现没有,孩子没有规矩,想跟你说什么都能扯。
一个没有“底层指令”的孩子,整个规矩世界随时都可以崩塌。
所以,家长要在孩子还懵懵懂懂,逻辑不足的时候,直接给他灌进去。
“不可以故意伤害”“不可以破坏家里的东西”“东西用完要物归原位”“情绪不好要先和爸爸妈妈沟通”。
孩子明白这些,我们就会发现,上述对话直接终结,因为就是不可以故意破坏家里的物品。
同样的道理,底层指令完备的孩子,讲道理很容易,生活里的绝大多数事情,都能直接说开,不用废话。
如果孩子是个“裸机”,那么输入这些“理所当然”的指令很简单,直接用是行动告诉他就行了,你这样做的不对,你这里做得好,这样符合人类社会的规范。
在各种碰触中,孩子渐渐摸索到了事情该做到哪的边界,知道这个世界里的行动规则。
当然,如果想更顺利地植入“底层指令”,你就要做好相应的“软件”和“硬件”。
02
言语温柔是植入“底层指令”的软件
育儿群里有一位妈妈分享了她给孩子立规矩失败的例子:
这位妈妈是个十分爱吃雪糕的人,2岁的女儿受妈妈的影响,也爱上了吃雪糕。有一天,孩子已经吃了一块雪糕,但是还缠着她吃另一块。
但是女儿太小了,连着吃两块雪糕怕是胃受不了。再者,她之前已经跟女儿说过了,一天只能吃一块雪糕,于是义正言辞的拒绝了孩子。孩子开始大哭大闹,她好言劝了两句,孩子根本就不听。不耐烦地她大声呵斥:“你都已经吃了一块了,还想怎样?馋死你算了!”
孩子哭得更大声了,她越听越烦,直接把雪糕丢出了窗外。
她原以为孩子会停下哭闹,没想到孩子搬了个小凳子,到窗户前面眼巴巴可怜兮兮的瞅着丢出去的雪糕。
她看着孩子的样子,又不忍心,只好带着孩子到超市里又买了一个。
纵观整个过程,这位妈妈既没有避免争端,也没有获得想到的结果,还给孩子贴上“馋、烦人”的标签。
这位妈妈之所以会失败,很大程度上来说,是因为她拒绝孩子时,言语太过尖锐,指责意味太强,不够温柔有礼。
她可以平静的告诉孩子:“咱们之前说好了,一天只可以吃一根雪糕,吃多了会肚肚疼,明天再吃哦。”
如果孩子开始思考这件事,这时候立即转移注意力就好。妈妈无需言辞激烈的批评孩子,只要平静讲明事实即可。
如果孩子依然大吵大闹,这时候你就要采取下一个方法:没有敌意的坚持。
言语温柔和没有敌意的坚持就是“底层指令”的软件和硬件,双管齐下才能把指令正确下达。
03
没有敌意的坚持是展开“底层指令”的硬件
美国教育家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一书中说:
正面管教有规矩也有自由,和善与坚定并行,给孩子有限制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尊重孩子,不去斥责他,也要坚定地遵守承诺,不要因为心疼孩子而改变规则。
前不久,61岁王老师的女儿带着外孙女从印度回国来看她。自从女儿被高薪聘到印度后,母女很久没见了,这次见面相处一段时间后,她发现女儿的教育方式经常让自己感到不满。
一次吃早饭,女儿叫了外孙女好几次,小孩子摆玩具正在兴头上就是不过来吃饭。王老师赶紧走过去去喂了外孙女几口饭,外孙女边吃边玩儿。女儿夺过妈妈手中的碗,然后对女儿说:“你如果不好好吃午饭,后果就是不能吃晚饭。你自己好好想一想,要不要来饭桌吃。”
女儿直接说:“不吃就不吃呗。”
“说话算数吗?”
“当然了。”
傍晚的时候,女儿对王老师说让她晚上做点孩子爱吃的东西。王老师晚上她精心烧制了红烧刀鱼、京酱肉丝和牛肉炖柿子,都是外孙女爱吃的食物。
外孙女听到开饭的喊声马上准备吃饭。这时女儿说了:“你答应我晚上不吃饭了。”
“确实,但是妈妈,我好饿。”
“说话要算数,小孩子也不例外。是你自己选择不吃晚饭。既然如此,你就要为自己的说过的话负责任,晚上也不能吃。”女儿非常坚定地说。
“你不让她吃?我还以为你让我做她爱吃的是担心她晚上饿了”王老师十分不解地问。
“她一定要长记性。”女儿依旧非常坚定地说。
外孙女一看没饭吃立马大哭,王老师刚要去哄,再次被女儿半路拦住。
“这么饿,孩子会饿出胃病的。”
“一两顿没事,养成坏习惯顿顿都不好好吃饭才是真的会弄出胃病!”
晚上,孩子好几次跟妈妈哀求要吃饭都被拒绝了。
“妈妈,现在我真的不能吃饭了吗?”
“明天你一睁开眼,不管什么时候,妈妈立马让你吃饭。”
“好吧,晚安!”
站在一旁王老师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一样不是滋味,但她知道女儿管孩子 的时候,自己不能插入她们之间的教育。
慢慢的,外孙女确实养成了到点就坐在餐桌前吃饭的好习惯,王老师也不得不佩服女儿之前的“狠心”。
有时,人们会发现孩子容易说话不算数,很多时候是因为大人出尔反尔在先。发现孩子有问题了,就给孩子定下一个规矩,明天孩子一求饶,规矩就可以立即作废。久而久之,规则在孩子心中就不再重要。
总结
杜布森博士在《勇于管教》中说:
爱是没有条件的深情,规则是没有敌意的坚持。没有敌意的坚持意思就是我的条件不会妥协,但我依旧表明我是爱你的。
当我们父母温和而坚定的用“不含敌意的坚持和言语温柔的深情”教育孩子时,我们就会把爱用干净通达的方式传递给孩子。
时至今日,我们作为父母已经不可能回到过去再当一次孩子了,所以从现在开始,坚持内心的坚定,爱孩子的同时放弃欺压和勒索,带孩子进入“不含敌意的坚持和言语温柔的深情”的“底层指令”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