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操作泥马,在外滩上行驶的小船只能容纳一人,一条腿在船上,另一条腿在后面踩着外滩,利用踢脚的反作用力和海土的滑溜属性,可以在外滩上快速滑行。
据说是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倭时,为了在滩涂上追击倭寇而发明的。浙东一带称之为“泥马”,又称“小泥船”,名目颇多,也称之为“土橇”。泥马 清光绪版《点石斋画报》
清代施鸿保的《闽杂记》记载其形制最为详细:“以厚木板为之,形如船底,首圆而仰,长及丈余,阔二三尺,中竖二柱于左右,高约三尺许,上横尺余小梁,以作扶手,用时置所载诸物于中,以一足踏板上,一足踏泥淖中,两手推扶手小梁而行。”清代的《点石斋画报》里,就记载了宁波蛟门后海头的渔民使用泥马的情形,称之为“泥瞒”,并绘制了图像,只见泥土舟奔走如飞,还有两个渔民在泥滩上起了争斗,可见当时宁波渔民使用泥马的盛况。
輴 清光绪刊本《钦定书经图说》
退潮以后,滩涂裸露出来,颜色如同焚烧过后的草木灰。就在这粘稠的介质当中,有无数小动物在出没。招潮蟹在浅水中奔跑,爪尖戳破水面,蛤蜊隐身在泥洞中,喷出小股水柱,搁浅的小鱼拍击泥浆。这时才知道,滩涂是活着的,这片泥泞,正是大海的肌肤。有经验的渔民用眼睛一扫,大致就知道那些孔洞里藏着什么宝贝。渔民们出发了,泥马放下泥滩,他双手抓住了手柄,身子略微前倾,左腿跪在泥马的尾部,右腿悬空,向后蹬着泥滩——这是泥马的主要动力。远远看去,泥马在海滩上飞驰,类似于蚱蜢,一跳一顿,连续不断,难怪有的地区称之为泥蜢了。虽然名义上是船,可在这船经过的地方,却留下了一道“车辙”,也只有在滩涂这样的特殊地带,才会有这种特殊的船。在拐弯时,手柄充当着反向盘的作用,手柄是固定的,用力扳动横杆,会带动整个船身发生偏转。负责后蹬的腿和脚,也在角度上做出调整,比如要向左转弯时,出腿时就要向右侧使劲。分寸和劲头的拿捏,就要靠熟练程度了。
滩涂上的淤泥难以行走,双脚会深陷到泥里,有了泥马,便省去了行走的难题。进入滩涂,柯受和捕捉的是泥螺、蛏子、弹涂鱼之类的小海鲜。这些海鲜虽小,味道却极为鲜美,泥螺壳薄肉嫩,蛏子狭长的壳内包裹着肥美的肉,这些需要掀开泥滩翻找。弹涂鱼,是一种在海滩上跳来跳去的小鱼,胸鳍支撑身子可以爬行,尾部弹跳力强,肉质因此而劲道,柯受和用铁锹挖开泥滩,将洞中的弹涂鱼擒住。当地也有人用长竿和钓钩去钓弹涂鱼,趁它们在海滩上,就凌空甩出鱼钩,将弹涂鱼钩走,不过这种技术难度较大,没有三五年的功夫,恐怕难以奏效,会的人已经不多了。
泥马登岸,鱼篓里已经满是收获。自从承包滩涂之后,柯受和开始尝试在网上直播带货,他用手机拍摄了同伴们使用泥马的场景,身后的海滩上留下了辄印,还有开掘的小坑。不必担心滩涂的凌乱,海潮回来时,就会收拾得干干净净,等到潮水再次退去,海滩又会平整如新。潮水底下有一只看不见的巨手,不知疲倦地抚平滩涂的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