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慧之源亚里士多德一生的事迹大部分人都知道他出生于公元前384年,死于公元前322年。
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的战国时代,再具体一点大概是在孟子生活的年代。他是一个智者,他的哲学广泛而且深邃;同时他也是一个学者,他在总结前人学说的基础上,创立了庞大的哲学体系,从这两点来看,亚里士多德一生能取得成就,都要归功于他求知的欲望。他说:“求知是人的天性,人们喜欢使用感觉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想要获得知识,感觉是基础,但感觉不能算作智慧,就像感觉能感受到火是热的,却不知道火为什么是热的。
而且,人有感觉,很多动物也有感觉。其中有一些动物能通过感觉产生记忆,另一些不能产生记忆,在这两种动物中,有记忆的动物更善于学习。
动物面对各种现象时,都是凭着一定的记忆和经验来生活,可人不一样,人除了记忆和经验以外还依靠理智和技术。所以,人们从感觉的记忆中获得经验,从经验中获得科学和技艺,也就更加接近智慧了。
2.智慧的几个等级: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和动物有这样几种生活方式:
- 动物靠表象、记忆和经验生活;
- 一部分人靠经验生活;
- 还有一部分人有理论却没有经验;
- 还有一种人是有经验也懂得理论——就是有技术的人。
这几种分法中,有技术的人强于有经验的人,有经验的人又强于有理论而没有经验的人,而没理论也没有经验的人只比动物强。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经验只和个别的行为有关,知识、技术是关于普遍的规律。
在实际操作中,经验和技术一样重要,而且比理论重要。例如,医生治疗的不是人类全体,而是某个人。可以帮助了解人类全体的是理论知识,而医治一个人时,靠的是经验。假如医生只懂理论,没有经验,那么他也不能把看病看好。
知识与经验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能传授:掌握技术的人能传授给别人,而经验是不能传授的。所以,亚里士多德认为,知识是技术,它包含了经验,技艺比经验更接近智慧。有技艺的人之所以要强于只有经验的人。是因为有经验的人虽然知道做什么,却不知道原因。而有技艺的人不仅知道怎么做,还知道原因。所以,技师比工匠更受尊敬,就是因为他们有经验又有知识,他们更加富有智慧。
3.智慧是研究“第一原因”的知识
如何判断人的智慧呢?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知道普遍知识的人才知道一切事物,才算是有智慧的。因为知道了普遍的知识就表示人们明白了隐藏在事物背后最普遍的本质。而且普遍的知识也不容易学到,因为它和感觉相距最远。
亚里士多德说:“一切事物最普遍的知识就是‘第一原因’”。那么“第一原因”是怎么来的呢?
《形而上学》第一卷中说:“探寻原因的知识很有必要,事物的各种原因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个是本体,第二个是物质,第三个是变化的根源,最后一个是本善。”
所以,在亚里士多德的演讲中,常提到的“第一原因”就是指事物的本原,并且在总体上是整个自然的最高本原。
亚里士多德认为研究“第一原因”的科学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列出了几个原因:
一是研究“第一原因”的科学最确切,它包含个别具体事物的原因,这种知识最应该被知道;
二是研究“第一原因”的科学是所有科学中占最主导地位的科学,和“从属性科学”相比,它最具权威;
三是研究“第一原因”的科学以自身为依据,没办法通过别的事物来证明,它是证明其他事物的依据;
四是“第一原因”不属于实践科学,很多哲学家都不是从实际应用出发,而是由于好奇而开始哲学思考的。开始是对身边的事物,然后是对更重大的事情产生疑问,像月亮、太阳等等。
4.对“第一原因”的解释
事物的各种原因中,“第一原因”是事物存在的本原,也有说是本体的。对于世界万物存在的本原是什么,或者说对构成世界的基本材料是什么的思考,在亚里士多德之前已经有很多哲学家给出了解答。
早期,大多数人认为,万物的本原就是质料(物质),万物由它构成,由它生成、毁灭,同时又归于它。这些说法中质料是核心,它本身并不变化,只是它的表面由于各种力量的作用而发生变化。这些质料就是事物的元素和本原。哲学家们对这些本原和数量意见各不相同,形成了很多学派。
(1)自然哲学
泰勒斯(公元前624~约前554年)
泰勒斯是第一个提出“本原”疑问的哲学家,也是首个希腊哲学家,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爱奥尼亚学派,就是他创立的。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水。由于生命所需的许多自然事物都含有水分,所以他认为,水是世界最初的元素。水生万物,且万物也复归于水。
他和早期的自然哲学家一样,认为自然是有生命的,会活动的,也就是物活论。他虽然说世间万物都源于水,但却没有阐述水生成万物的过程。
阿那克西曼德(公元前611年~约前547年)
泰勒斯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也有人说是同乡)认为万物的本原不是水,是“无限”。他同意泰勒斯万物的本原是一种物质的观点。他认为万物的本原应该是一种永恒的存在,他称之为“无限”。万物源于无限,且复归于无限。这个无限的物质,在运动中分离出实体,首先分出的是热,然后是冷。
阿那克西美尼(公元前588~前524年)
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阿那克西美尼认为气优先于水,气是万物的本原。他认为构成世界最基础的质料是气,世间万物都由气的聚合与离散而产生的。气的聚合产生了水、土、石头、云和风,而火是气被稀释的产物。
赫拉克利特(公元前535~前475年)
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的基础质料,无论是灵魂还是有机体,本质上都是火。宇宙一直都在运动与变化是赫拉克利特的核心思想。“一个人不能两次迈入同一条河流”,就是他的名言。
恩培多克勒(公元前495年~约前435年)
恩培多克勒提出了四根说,他认为构成世界的本原,分别是土、水、火、气四种物质,这四种物质是天地自然升成,永恒不变,亘古不灭,充斥于世界中的。它们互相聚合,生成物体,分离时物体就消亡。造成聚合和分离的原因有两种,就是爱和恨,或者说吸引和排斥。
古希腊这一时期的自然哲学家对事物本原的思考,都是以物质为基础,属于唯物论。同时他们对事物本原的解释都很简略,可以说是漏洞百出,但这是当时科学水平所限。
(2)数学派
之前的哲学家都认为构成世界的基质是一种确定的实体,比如,水、气、火、土等等这些元素。而毕达哥拉斯学派则认为是形式。
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70年~前490年)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构成万物的本原。它是一种实际存在,世界上所有事物都是数的一种具体体现。他们通过研究数的特征来研究事物的特征。比如,从对数的分类,毕达哥拉斯学派列举出了十大对立关系:有限和无限,奇和偶,一和多,左和右,男和女,动和静,曲和直,光和暗,善和恶,长方和正方。
整个物质世界的基础就是数的单元。点、线、面、体就是一元、二元、三元和四元。数的点线面是真实存在的,不依赖物质,这些空间的形式就是物体产生的动因与根源,而数则是所有这些形式的根源。
(3)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前399年)
苏格拉底忙于伦理问题,并没关注整体的自然。他希望在伦理问题中寻求普遍,并且首次集中对事物定义。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前347年)
柏拉图接受了苏格拉底的教诲,他认为定义问题只与非可感事物相关,与可感的事物没有关系。柏拉图把非感性的事物称为理念,认为可感事物必须靠非可感事物来命名。
关于事物的本原,柏拉图提出了“分有”概念:认为首先存在一个理想的“相型”,现实中的事物必须“分有”(可理解为“临摹”)这个相型的特性才能存在。(如圆形的东西,相型为理想的圆,它们分有圆的特性才能存在,只是它们的程度不如本原的圆)。
事物出自质料,形式只生成一次。例如,一块质料只能生成一个桌子,而一个人却可以做很多桌子。
柏拉图认为,作为质料,大和小是世界的本原,它们作为本质的现实就是一。本原来自大小,对“一”进行“分有”,并且产生了数。柏拉图与毕达哥拉斯学派不同的地方,是他设定了一个二,从大和小中构建出了无限,而不是把无限作为一。
柏拉图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另一个不同点是,他认为数目可以存在于可感事物之外。而毕达哥拉斯学派说事物自身就是数。
在亚里士多德之前,有的人认为存在一种本原,有的人认为存在多个本原。但它们都认为本原是有质料的。在有关本质的问题上,他们开始讨论并下定义,但是把质料讲的太简单了。而且很多问题混乱模糊,亚里士多德在总结的基础上又重新梳理了这些问题,并尝试着进行解答。这部分内容也就成了亚里士多德思想智慧的重要部分。亚里士多德的这些哲学手稿传到我们国家,它的翻译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形而上学”。
上面的内容是我整理《形而上学》第一卷而写的,之前看过很多类似的文章,把《形而上学》第一卷的内容下结论说成——这就是“形而上学”。其实形而上学是一个体系,如果严格来说,这部分内容只是《形而上学》的总纲。亚里士多德用了十四卷羊皮纸阐释了世间万物的存在和变化的问题,除了这一卷还有很多内容。亚里士多德写完《形而上学》后,命名为metaphysics,翻译过来就是物理学之后,并且称之为“太初哲学”或第一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