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城乡结合部国道上的美味巴黎馆,附近的摩托车骑手、卡车司机们在这里休息一会儿,点一到两种食物继续上路。
对于他们来说,是旅程上的一次奇妙舌尖体验;对于生活在黄桷车站附近的居民来说,是从小吃到大的回忆,是他们的"二食堂";而对于我来说,是学校附近最好吃的店。
今日探店主角!车站食店,
这家店就开在小编学校附近
略贵,但是份量十足,有家常菜的味道。
老板一家人热情好客
是我和朋友周末打牙祭的首选!
车站食店,我们在网络上刷到了这家店,朋友想在这里拍摄影作业,便拉着我早早赶过去,我们便是今天最早的客人,和老板唠嗑了很多。
坐下来,热情的孃孃就端上不锈钢杯子装着的老阴茶,不少重庆人都会回想起,儿时在坝子上玩累了,舍不得用零花钱买天府可乐,回到家抱着爷爷大茶缸咕噜咕噜痛饮。
香辣泥鳅片
这是我第一次吃泥鳅,泥鳅处理得干干净净,改了刀,去掉骨刺,留下小尾巴,连骨头都酥脆十足。
上面撒着满满的海椒和花椒,其实底下真的好多好多泥鳅片,香、嫩、筋道,滑溜溜又不失韧劲。
香菜牛肉
牛肉太多了吧!牛肉的嫩度掌握得刚刚好,加了泡椒,不会出错!
这家店最著名的豆腐脑花由于同行朋友不吃脑花,我们就没点,拍摄了还没烹饪,洗得干干净净的脑花。
吃过的罐头567说:脑花新鲜入口即化而且没有一点腥味,一勺入口,脑花和豆腐混合一时分不清谁的口感更顺滑,香辣佐料回味无穷。
泡椒脆肠
一个个灯笼模样的泡椒可爱得紧,红得色彩鲜艳,味厚气香,一闻就是好泡椒,脆肠嘎嘎脆,因为我们来得早,看着工人剪脆肠就点了这道菜,完全nice,芹菜也入味,十分下饭。
早晨九点,这家面积只有几十平的小店开始了平凡又忙碌的一天。不到十一点,老板就着简单的小菜匆忙解决了自己的中餐。
老板娘和我们聊天,告诉我们,每天六点多,天刚亮起,老板就会去到离小店有五公里的菜市场购买当天最新鲜的食材。老板娘说,那家菜市场的菜是当地农民自己种的。
厨房里准备好的食材
这对夫妇十九岁就认识了。老板娘告诉我们,四十年前,这里是一间土坯房,夫妇二人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思考着该如何赚钱,重新砌起自己的小家。经过一晚的思量,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做餐饮。一开始,由于没有房子,两人只能每天在路边卖卤菜,终于攒够了钱,砌起了房子,这家小店在1983年才终于开了起来。这一开,就是三十七年。
刚开始只是卖小面、卤菜,老板娘说不要看这条路现在这么冷清,以前可是车来车往,经常凌晨四五点还会有村民来敲门买面,这些村民早早起床,要去朝天门码头卖东西。
店铺虽小,但味道好吃,所以生意一直很红火。老板说在二三十年前,还没有网络宣传时,他们家就靠着街坊四邻的口碑,生意越做越好。
大约十点钟,食材准备完毕,小店静静地等待着今天第一桌客人的到来。锅里,汤汁已经熬好,散发着浓郁的麻辣香味,让人闻着就垂涎欲滴。
短暂的平静后,小店迎来了今天的第一桌客人。小男孩看着刚出锅的饭菜,已经迫不及待了。
客人陆陆续续地来了。每天中午到了十二点多,窄窄的厨房就挤满了店员,大家切菜炒菜,配合默契。
由于小店每天生意太过火爆,老板也需要亲自上阵。来这里吃的都是老重庆人了,不用看菜单,直接进厨房看今天哪个菜不错点哪个。
天气已经转凉了,但厨师手臂上的汗滴却清晰可见。
下午两点,送走最后一波客人后,奶奶开始收拾桌面。
他们不想放弃自己开了几十年的小餐馆。虽然每天都很累很忙碌,但为了让所有找来这里的客人都能吃上可口的饭菜,他们夫妇甚至连高铁飞机都没有坐过,也从没有出去旅行。
用了半辈子来经营这家小店。当我和同学提出要给夫妻两照张合影时,老板娘连忙开心地脱下围裙,挽起头发,丈夫面对镜头还有些害羞地搂着妻子。这,大概就是夫妇二人纯粹朴实的初心吧。
我们一共去吃了两次,第一次两个人点了两菜一汤,花费110,第二次三个人三荤一素花费130。很多人说略贵,不过这家店的份量实在是多,其实人多家庭聚餐就很划算,来这里吃饭的,大部分都是附近居民,拖家带口十几个人围着一桌,也有一个人点一样菜的。
半开放式厨房,里面干净整洁,环境干净,90年代装修风格,就是回忆中爷爷奶奶家的样子,追求环境的朋友来了可能会失望,热爱美食的朋友我真的推荐你来这里。
简单记一次探店,不仅是为了美食,也想记录一下一家小店,一份初心,记录车站食店可爱的老板和老板娘。
店名:车站食店
地址:黄桷树公交车站东,想去的朋友直接导航“车站食店”就是了,没有更详细的地址,这个店就开在车站旁边因此取名“车站食店”
人均:60
声明:以上图文来自涂芊芊、木杉,首发于发现重庆美食,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