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的直播中,演员葛子哥哥谢孟伟连接了潘长江,潘长江对他进行了以语言为中心的教育。
他说作为一个演员第一应该好好磨练演技,不接烂片,第二不要蹚直播的浑水。
潘叔的一番话说得谢孟伟痛哭流涕,大有痛改前非、重新起航的意思。
万万没想到,这番谈话后,谢孟伟继续带货,还因为卖假酒向公众道歉。
而潘长江一边也玩起了直播带货,那股热乎劲儿不比嘎子差多少。
一边接拍了一部网络大电影《武松血战狮子楼》,在其中扮演武大郎。
3月7日,这部网大上线,截至目前豆瓣评分4.5分。
《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原著一共有120回(另外还有100回和70回两版本),而描写武松的篇章就占到了10回,被说书人称为“武十回”。
“武十回”是全书最精彩的章节,武松打虎、西门庆和潘金莲偷情,武大郎被害,武松为兄报仇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
这部电影从武松打虎之后开始讲述,一直讲到了武大被害,武松血战狮子楼为止。
这部网大乍一看山寨味十足,可是一看武松的主演,竟是丁海峰。
丁海峰是1998年央视版《水浒传》里武松的扮演者,当年凭借英气的外表、凌厉的身手赢得了万千观众的喜欢。
可是23年过去了,他已经成了赵东来局长了,怎么还走了回头路重新出演武松?
带着好奇,皮哥看了这部电影,一言难尽——
简单来说,电影有三大硬伤。
第一:整个故事已经家喻户晓,实在讲不出新东西了。
能看出编剧还想讲出一些新意,比如剧情中间用闪回的方式交代了潘金莲嫁给武大郎之前的命运。
她之前是一个大户人家的使女,老爷垂涎她的美色,女主人醋意大发,就把她嫁给了“三寸丁谷树皮”的武大郎。
我原本以为整部电影会在这一块大做文章,比如用潘金莲内心的纠缠来表现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
可是看完全片,并没有看到潘金莲的内心世界,直到最后武松杀嫂,潘金莲才弱弱地说了一句:“我要对抗可悲的命运。”
这个主题本来是应该演出来的,编剧也太偷懒了,直接让主角说了出来,让人味同嚼蜡。
第二:潘金莲和西门庆的扮演者都是明显的整容脸,演技实在难以恭维。
各位可以闭上眼睛,我想大家都能瞬间回想起王思懿版的潘金莲。
网大这一版的潘金莲长得是挺好看,但整成了网红脸,你看完以后根本记不住她长得什么样子,至于演技什么的不提也罢。
而且从长相上来对比,王思懿版潘金莲更让人信服,能看出貌美,但从妆容到衣着都较为朴素,行为也较为保守,能感受到时代之下的女性面对的传统道德约束,因此人物前后行为形成的巨大反差更令人印象深刻。
新版潘金莲则妖媚十足,打扮上也刻意迎合现代男性的喜好,整个画风已经走歪了。
不过潘金莲的知名度确实高,出演完本片后,这位女演员迅速成了抖音红人,涨粉几十万,还和潘长江在直播中亲密互动,可这对“忘年CP”皮哥实在是嗑不动啊。
而西门庆也是由小鲜肉扮演的。
作为片中第一反派,他将“我是渣男”写在了脸上,完全没有演出斯文败类的感觉,阴险有余,压迫感不足。
尤其最后一场高潮戏,他没有给到武松一点儿对抗,武松拎起他就像拎起一只小鸡仔一样,观众原本期待的一场大战,结果就这?
第三:全片最大的硬伤,就是潘长江和丁海峰。
客观来说,这部网大最大的卖点就是这两位老戏骨了,可是他们演得是十分尴尬,倒不是说他们演技不好,实在是他们的年纪太违和了。
各位想想,64岁的潘长江和52岁的丁海峰出演武大郎和武松,这戏还能看吗?
片中潘金莲的扮演者张熙媛比潘长江小了32岁,比潘长江的女儿潘阳还小了6岁,两人更像是一对父女,没有一点武大郎和潘金莲的感觉。
那边丁海峰也很尴尬,当年他拍“武松打虎”时打的是真老虎,这部片大概是考虑到他的年纪,直接掐掉了这个片段,不然老胳膊老腿的武松不成了老虎的甜点了吗?
当看到潘金莲搂着脖子对满脸褶子的武松说:“嫂嫂来教你男女之事。”我尴尬得鸡皮疙瘩掉了一地。
好在最后一场戏,丁海峰还是贡献了一场不错的打戏,身手虽然不及当年,但一身的腱子肉还是能看出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
而潘长江这个角色就太跳戏了,年龄只是一个问题,最关键的是他压根儿不适合演武大郎,除了身高,两人没有一点相似的地方。
武大郎是那种猥琐可怜的老实人,而潘长江的气质太强大,演不出那种卑微,观影的时候,他演的武大郎给我一种淡定从容看穿一切的感觉。
特别是演到“大郎喝药了”那段,病床上的潘长江还是中气十足,精神饱满。
好几次我都感觉潘金莲要跪下来给他磕头:“潘老师,我错了还不行吗?”
看完影片,我问了自己两个深刻的问题。
第一:我是脑子进水了吗?花一个半小时看这么个东西。
第二:潘长江和丁海峰怎么会接这种片!
我敢肯定,削足适履地演水浒,这里面有多憋屈,两位老戏骨心里跟明镜似的,他们本人估计都不会看最后的成片。
这背后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老戏骨没有赶上好时代。
当年的演员还被称为文艺工作者,他们和普通的工厂工人没啥区别,即使有很高的知名度,也没靠名气赚到什么钱。
李连杰拍摄《少林寺》时的工资是一天1元,后来被刘家良叫去香港拍戏,片酬涨到了一天2元,而同剧组的香港龙套演员的工资是一天50元,气得李连杰之后再没和刘家良拍过戏。
86版《西游记》剧组中,导演杨洁的工资是一集90元,几位主演的工资是一集80元,当时的小鲜肉王伯昭来剧组拍了3天戏,拿走了1500元片酬,是六小龄童6年的工资。
陈冲不到20岁就出演《小花》拿到了百花奖影后,但也几乎没赚到什么钱,等她出国留学,国内明星才开始走穴赚钱,陈冲空有知名度也得在美国刷盘子赚钱。
还有全中国人都知道的春晚,参加表演的演员几乎没有什么酬劳,比如2012年大衣哥朱之文上春晚,最后拿到了3000元劳务费,和平日里动辄几十万出场费的明星相比就是毛毛雨,所以像潘长江这样的春晚常客,作品输出几乎都靠春晚,但赚的钱远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多。
所谓“民不患寡而患不均”,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家都很穷,这些演员心态还能平衡,可是后来随着港台流行文化的冲击,粉丝经济迅速发展,到了现在流量就是生产力,一个流量明星的年收入堪比一家上市公司,那些错过时代红利的老戏骨们心态就失衡了。
有些戏骨已经身居高位,比如李雪健当选了电影家协会的主席(现已卸任),金钱对于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有些戏骨已经名满天下了,比如冯巩,他自己是名门之后,而他的学生贾玲拍出了《你好,李焕英》,另一个学生潘斌龙拿到了《我就是演员》的总冠军。
冯巩早就不缺钱,而争气的徒弟给他带来了满满的成就感,等于间接延长了他的艺术寿命,所以他也就过上了闲云野鹤的生活,从他的抖音视频就能看出那份老艺术家的淡定从容。
还有一些戏骨就有些凄凉了,年纪大了,演不了主角戏了,看着晚辈赚得盆满钵满,想想家里的后代,他们显然想做点什么。
比如六小龄童,年轻时没赚到什么钱,年纪大了以后,想要创收,还要写书,全国各地巡回演讲推销他的书,就这么瞎折腾,赚得钱还不及小鲜肉的零头,逼得他发表了很多极端言论,被网友调侃成了“六学”。
还有潘长江和丁海峰,他们现在虽然片约不断,但要不是这样的网大,他们几乎不可能再出演主角了,收入这一块也大打折扣,只能卖卖情怀,豁出去,最后赚一笔养老费呗。
潘长江过去一直劝女儿不要进入娱乐圈,他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一行水太深,自己女儿已经一辈子吃喝不愁了,干嘛趟这趟浑水。
其实这话也同样可以送给潘长江和丁海峰这样的老戏骨,用观众的话来说就是:老戏骨不应该就为钱折腰?
最后,真心希望老戏骨们能听到观众的心声,保持住艺术家的气节。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一粒鸡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