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传媒新闻(记者李静、彭阳王五)临江滨湖是岳阳最大的特色,163公里长江湖南段海岸线和三分之二的洞庭湖水域都在岳阳。
这一不可多得的地理和资源优势,曾带动了岳阳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之痛。近年来,岳阳以问题为导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全域河湖水环境治理和沿江生态修复,在“守护好一江碧水”中交出了岳阳的“绿色答卷”。春日的阳光洒落在东洞庭湖上,波光粼粼、一碧万顷。来到长江干流河滩华龙码头湿地,层层叠叠的芦苇迎风摇曳、生长繁茂。这两年,经常在湿地巡护的周洁,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鸟一兽了如指掌,情深意切。
君山后湖管理站站长周洁:现在我们这个地方有九科十一属十一种。经过这两年大概增加了5到6种。
水质的改善与湿地水生植物的多样性密不可分。除了苔草、繁缕、泥胡菜、野胡萝卜、长刺酸模等野生植物外,湿地周边还人工种植了大面积的芦苇。
君山区芦苇总场办公室主任李君:这个芦苇的根系生长在我们这个湿地上面,是可以起到一个净化水体、污染物的作用。
芦苇是多年水生的高大禾草,根系十分发达,能有效吸附、降解土壤中的有害成分,与湿地内其它植被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后,具有很强的生态修复功能。同时,芦苇质地细腻,便于加工,是造纸特别是宣纸制造的重要原料。
君山区芦苇总场办公室主任李君:这个芦苇现在除了产生生态效益以外,在经济方面,我们积极地与外界都在联系,积极地为芦苇的出路找点子。
河滩上生长的芦苇履行着生态净化的职责,可是,如果不及时收割,芦苇秆、芦苇花腐烂后又会带来污染,使氮、磷等物质重新回到水体,进而影响水质。
趁着天气晴好,君山区芦苇总场组织机械和人力,将抛荒一年多的芦苇进行收割和打捆,与沿江发电厂、养殖场合作,将芦苇的秸秆用于生物质发电,新鲜芦苇制作成畜禽饲料,让芦苇在生长期为候鸟、麋鹿等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在收割期产生经济效益。
君山后湖管理站站长周洁通过我们这个观测站的观察,这里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善,水的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接近二类水的标准。
这里是东湖国家湿地公园北汊水库保护管理站的核心景区,大家可以看到这里有一个水池,这个水池曾经是一个养猪场的排污池,而现在养猪场不见了,污水池也变成了小微湿地示范区,通过在这里的净化,周围的生活污水能够达到排放标准,直接排入北汊水库。
小微湿地是一种因地制宜的生态修复系统,虽然面积不大,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水质净化的主体功能,从源头削减农业面源污染,还有调节小微气候、提供小微栖息地等功能,可有效改善城市和乡村的人居环境。
华容东湖湿地公园工作人员杨辉:这个系统当时我们设计主要是为了处理公园宣教中心产生的污水,包括我们游客产生的污水。
北汊水库属长江水系,已被规划为东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核心景区。过去,这里不少居民沿湖而居,建起畜禽养殖场,养殖废水和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对湿地的地表植被和周边水环境造成严重破坏。2019年,由省林业局牵头,在中科院专家团队的指导下,东湖国家湿地公园启动小微湿地保护与建设试点项目,对周边环境开展系统生态修复。
华容东湖湿地公园工作人员杨辉: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花呢,它的学名叫做黄菖蒲,根系比较发达,第一个功能是防止水土流失,第二个是它对于水质而言也有一定的净化功能,第三个是这个花的颜色也比较靓丽,景观效果也比较好。
小微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由强化净化池、水源涵养林、地被植物恢复、养猪场生态修复等多个功能区组成,可综合发挥湿地的水体净化、水源涵养、立体景观等多种生态效果。这一模式也将复制推广给全市多个水域,为长江、洞庭湖沿线生态修复提供范本。
华容东湖湿地公园工作人员杨辉:经过物理、化学、生物的一个处理,然后再逐级地排下来,最后的这个水质基本上能达到一个三类的标准,然后排到我们湿地公园去。
近年来,为打造长江“最美岸线”,岳阳全面实施城镇污水垃圾、化工污染、船舶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尾矿库污染治理“4+1”工程和长江干流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同步实施长江大堤造林绿化工程,完成岸线复绿1.3万亩,港口码头复绿47.7万平方米。现在,长江岳阳段水质监测达标率100%,二类水质占比73.3%;洞庭湖总磷浓度持续下降,水质综合评价达到地表水四类标准,洞庭湖生态修复被国家林草局确立为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的典范。长江岳阳段与东洞庭湖日渐呈现出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新样貌,“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的景象再回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