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在高湾HCare全球健康产业峰会上,复旦大学火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谈到未来全球疫情防控形势时表示:“目前全世界仍处于‘最黑暗的时刻’。每天都没有最好的,只有更高的新病例。”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表示,新冠疫情不会很快过去,未来的风险依然很大。“因为这是一个兼具了很强的传播性和致病性的病毒,人类对这个病毒来说还是一个新的宿主,病毒现在还处在一个进化和变异期比较突出的阶段。面对这种进化和变异,无论是社会干预,还是科技干预,并不能保证完全产生特异性的综合抗体。”
对于公众关心的“疫情是否会在秋冬季节卷土重来”,张文宏教授认为,所谓的秋冬第二波疫情,是以第一波的结束为标志的,现在全球范围内第一波并没有结束,所以,“第二波疫情”目前还是伪命题。他也同时强调,“得益于比较完整的抗疫策略体系,中国最差的时刻已经过去。”
他指出,具体地再看一下,群体免疫的一个数学模型,我们知道可能不是2年内可以完成,可能是要很多年才会完成群体免疫。所以这种姿态来看,近期内因为没有到达高峰的一些可能性,所以在所谓的秋冬来讲这就变成一个伪命题。
所谓的秋冬第二波疫情,是以第一波的结束为标志的,现在全球范围内第一波没有结束,所以秋冬来讲,是不是使得这个疫情进展的更加快,现在不知道。但是对于世界局部新的区域,比如说欧洲、比如说东亚、比如说中国,大家会担心有没有所谓的秋天的第二波。
他说道:“今天的整个欧洲,还有今天的东亚,事实上虽然没有达到像中国这样的接近零的疫情,但是他们的疫情也是非常低的。也就是说他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跟我们是站在同一个战线上,所以在今年的秋冬,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并不是孤独的。”
张文宏指出,我们在世界现在基本上划分为两个世界:第一个,疫情继续高涨。第二个,疫情基本得到管控。
中国无非是基本得到管控疫情的国家当中做的最好的一个,那么我们做的比较好的国家策略都会比较接近,中国其实不是一个孤独的国家。在疫苗发挥重大作用之前,我们的防疫策略我相信会越来越完善。那么最近我们国家也提出来大循环、小循环等策略,我想也是为将来1到2年里面的疫情继续蔓延,经济继续不能得以全球化全面展开的环境下面,我们中国应该如何做。短期内这个事情也好不了,但是坏也坏不到哪里去,中国我们最差的时间也都过去了。那么我在想,未来的1、2年疫苗马上也会出来,我想不至于情况变得更为糟糕。
张文宏同时指出,许多临床问题,从前端的基础研究,再到临床研究,再到产品出来,都需要创新和跨行业融合才能解决。
“未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相当多的疾病,都会对健康产业有一个期待。也希望看到更多的王晓东院士们从医疗和科研前端走到后端,根据临床的需求来设计产品,也期待王辰院士主导的国家呼吸医学中心,能与整个临床网络融合在一起,为所有的科学家、产业进行赋能。”张文宏表示。
除了从医疗端到科研端,再到产业端的纵向交融,医疗机构与医疗机构、科研端与科研端、产业端与产业端之间的横向交流也非常重要。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