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抖音(抖音)“破坏者”的言论开始盛行。
《抖音是如何毁掉我们的》
《第一批90后已经卸载抖音了》
《被抖音毁掉的年轻人》
……。
这些文章写的字刺伤了心,下面的评论也是一致的支持。
“抖音(抖音)的人都很low”
“没关系,不要擦抖音(抖音),多做有意义的事。”
这些评论让我吃惊,我平时做的是“假”抖音(抖音)吗?
为什么我打开抖音(抖音),看到的就是扎克伯格的演讲?
抖音(抖音)到底是什么?还是你?
前几天吃饭的时候,旁边桌子上坐着一对年轻人。
女生在刷抖音,听声音看的是化妆视频,姑娘看了几个,突然听到男生大声的说:
“抖音上都是垃圾,快别看了。”
旁边几桌顾客都纷纷侧目,看向他们。
一个真正有素质的人,首先能做到的,就是接纳别人的喜好。
讲真,那些随口盖棺定论的人,也不会高级到哪里。
不是所有玩抖音的人都low,不玩抖音也不代表你精神多高尚。
抖音没有错,错的是使用不当的人。
去年我把老爸的视频发在了抖音上,慢慢的很多人都了解到我爸妈的爱情故事。
经常在留言区看到粉丝的评论:
“看到北海爷爷,又相信爱情了”
“北海爷爷太精致了,70岁还做运动,不行我也要去做运动了”
我爸平时也看抖音,他在抖音上看新闻,学菜品,收集生活小窍门。
昨晚回家,我爸蒸的螃蟹。
说白天在抖音上学了一招,怎样蒸出来的蟹肉更鲜嫩。
确实,昨晚做的螃蟹比平时更好吃了。
抖音的检索功能,平时推给我爸的都是些积极有用的内容,让我爸赞不绝口。
生活里总有这样的人,喜欢以偏概全,永远揣怀恶意去定义别的人别的事:
“姑娘背那么贵的包肯定不是好人”
“用卡通头像的男生都是理工男”
“结婚对象不要单亲家庭,心理不健全”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标签效应:
我们容易以自己固有的知识经验,给别人贴上标签,作出判断。
姑娘背大牌包是因为工资高,用卡通头像是因为喜欢宫崎骏,单亲家庭也过得很好。
凭自己了解的只言片语定义别人,却不知在看不到的地方,多得是你没见过的世面。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接收到什么样的东西。
央视新闻,中国陆军,大学教授,考研名师......
这些人的内容积极向上正能量,为什么你看不到?
为什么别人在抖音练口语看新闻学甜品,你接收到的都是低俗无聊?
那些说抖音垃圾的人,一边熬着通宵搓麻将,一边高喊:
“现在的年轻人啊,都被抖音毁掉了。”
就算你卸载了抖音,然后呢?
你还有豆瓣知乎和微博,韩剧日剧家庭剧,你还有扑克麻将和电竞。
就算所有的娱乐方式消失了,你还能睡觉,来应对你的空闲时间。
有的人一天睡5、6小时就够了,有些人要睡10几小时,那些睡多的人就是垃圾?
越来越多的人说抖音“毁人”,在他们的口中抖音成了罪恶的源泉。
有人沉迷抖音,那是人的问题,不是抖音的问题。
抖音只是一个手机APP。
《我是歌手》时,主持人问李健,用哪款手机?
李健说:诺基亚。
是的,这年头真的还有年轻人用黑白屏诺基亚。
李健就像一个生活的旁观者,安静地做音乐,观察世界。
他会强迫自己读一些难懂的书籍,强迫自己静下心来,独立思考。
归根结底,毁掉你的,根本不是抖音,而是喜欢抱怨,不努力又不够自律的你自己。
从何时起,我们特别容易被“毁掉”?
被电视毁掉,被电脑毁掉,被手机毁掉;
被倩女毁掉,被王者毁掉,被吃鸡毁掉;
被外卖毁掉,被奶茶毁掉,被淘宝毁掉......
工作不顺利,是因为领导不识人...
不升职不涨薪,是因为公司没有发展前途...
总之,发生的一切问题,都不是自己的问题。
是别人的问题,是公司的问题,是运气的问题......
然而直到今天,我们才惊呼:
没有什么能毁了一个人,除非他自己不想前进。
自己不努力不自律导致的失败,归结于外界环境的人,才是真的被毁掉。
很多人之所以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感受不到环境的好坏。
而是他们知道,与其把时间花在无效抱怨上,不如想方设法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正如柴静所说:
从不假思索的愚昧中挣脱,这才是活着。
你对人生抱怨的越多,成功就会离你越远。
薪水太少,那就努力做出业绩;
加班太晚,那就提高工作效率;
看不到发展前景,那就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人最不该犯的错误,就是把一切希望寄托在环境身上。
一遍一遍的搜索月薪5万到50万的技巧,一遍一遍的幻想功成名就的奢靡生活。
却连每天的早起都做不到,每周的健身房都去不了,每年的flag都完不成。
我的新书里,有一章专门提到了自律这件事。
李嘉诚再忙都坚持每天看书,柳传志再忙约了人也不会迟到。
自律代表了一种人生准则,而不仅仅是一时兴起。
这世界从不缺运气,但那是给努力自律的人准备的;
别再抱怨环境不好了,你若自律到底,环境自会变好。
如果你还想知道,自己如何变得更优秀?
我的书里有你想要的答案
《我喜欢你,像风走了八千里》当当网在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