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孩子都说自己是兽医高手!
胎教都是秀谷。3岁的时候从1数到100,6岁的时候,海口可以数到1亿。
但事实上,很多孩子都数了假数。
不同阶段症状如下:1、数具体东西时,常常数不对
2、10以内的计算特别慢,尤其是减法
3、难以突破20以内的进退位
抖音上有一段走红的小视频:
孩子在做20-7=?,
妈妈说:“个位不够,十位借个1。”
孩子很委屈地说:“如果他不借呢?”
妈妈怒吼:“不借?今天他借也得借,不借也得借!”
其实,在任一阶段出现症状,都是数数基础不扎实惹的祸。
治疗方案:退回去好好数数。数数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对照以下数数技能,缺啥补啥。
而对于刚刚开始学习数数的宝宝,不要错过任何一个技能,每个技能都是形成数学思维的重要过程。
01 唱数技能
唱数,就是把数字按照顺序说出来。是孩子数数的第一阶段。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都会有意识地教孩子说数字,开始是1-2,后来是1-2-3,再后来1-2-3-4-5……逐渐可以说出1-2-3-4-5-6-7-8-9-10;再到后来,慢慢能数到100。现在,还有一些数数歌谣也可以让孩子学会唱数。
唱数的本质是记忆。其目的是让孩子深刻记忆数字的排列顺序,从1数到5,只能是1-2-3-4-5,不能是1-3-4-2-5。
孩子能够独立、流畅地从1唱数到100并非大功告成。这只是一个开始,他还需要学会这样数:
1、倒着数
倒着数,即将数倒序唱数,是孩子未来减法计算的必备技能。初阶从10数到1,进阶从20-1,能够流畅地唱数视为达成目标。
在生活中,父母带孩子坐电梯时,引导孩子观察,随着楼层变化数数,上楼时是正着数,下楼时是倒着数。孩子在电梯外等候时,学会通过数字的变化判断电梯上楼还是在下楼。
倒着数在生活中最常见的应用就是倒计时,让孩子观看火箭发射、聆听新年的倒计时钟声,观察红绿灯,在游戏中采用倒计时的计时法,强化倒数技能。
2、任意数起止
任意数起止,指的是孩子可以从任意一个数开始到任意一个数结束进行唱数,比如从5数到13。
要求孩子能够在5后面立马接上6-7-8……,而不是从1开始默念道5才继续,同时要求孩子能够流畅地唱数完13后停下来,而不是机械式地往下唱。
任意起止数,是孩子学习加减法初期的必备技能。
例如5+3=?
孩子若从头到尾1-2-3-4-5-6-7-8地数就会很慢,实际上,5个已知,孩子只需从5开始,继续数3个6-7-8,即可得到8这个答案,速度会大大提升。
因此,我们建议孩子将大的数记在心里,从大数开始,加几就是继续数几个。就需要从任意数开始数的技能铺垫。
3、跳着数
跳着数,指的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数数。可以增强孩子数感,是孩子未来学习单双数、大数计算以及找规律的基石。孩子需要学会以下几种跳法:
10以内2个2个跳(1-3-5-7-9;2-4-6-8-10)
50以内5个5个跳(5-1015-20……50)
100以内10个10个跳(10-20-30……100)
02 点数技能
点数,是孩子用手指指一个具体物品,嘴里数一个数,手口一致,不重不漏。
孩子数错的现象很常见,尤其是物品多于20个时,错误往往成为群体事件——全班多数孩子初次会数错。仔细观察孩子的数数过程,唱数不熟练的孩子容易手指了好几个,嘴里只数了一个,而唱数特别熟练的孩子容易手指指着一个物品,嘴里已经数了好几个了。
其本质是点数的基本技能没有掌握好。1-100唱数很熟练的孩子,多数对于20以上的量并没有建立概念。
如果唱数的本质是记忆,那么点数的本质是建立数与物品量的联系,形成量的概念,是数学思维的初形成。同时,点数能够训练孩子的注意力。
在点数的初期,孩子在数完之后,还要能够报出总数是5。同时,孩子还应区别序数,即第几个。在生活中请孩子“按数取物”,比如:请你帮妈妈拿3个碗,请你把第一本书递给我……让孩子在生活中巩固数与量的认知。
之后,他还需要学会这样数:
1、有序数数
当物品的数量变多,能够做到不重不漏的关键是一项重要的思维习惯:有序思考。
例如请你数出“8”有几个。
当有众多其他数字干扰时,保证不重不漏地把8找出来,就需要孩子能够一行一行按照顺序进行检索,否则很容易漏掉。
在检索8的同时,还要学会做上标记。保证自己在数的时候不重不漏。
这个游戏,不仅强化孩子的点数技能,养成有序思考的好习惯,还可以提升孩子注意力品质——排除干扰的能力。
2、默数报总数
孩子初期地数数,都是大声地将数字数出来。默数,就是不出声地进行数数。
我们在课堂里要求安静地数数时,会发现孩子特别有趣地样子:
有些孩子会用小声数数;有些孩子手舞足蹈,张大嘴巴用气声数数;有的孩子能够在心里默数,完全不出声;还有的孩子则不能集中精力完成数数。
在孩子能够熟练进行点数时,可以逐步让孩子进行默数的练习,这里包含手的动作和语言的动作。
手的动作:触摸物体——不触摸,在一定的距离外指点物体——以眼代手
语言动作:大声数——小声数——动动嘴唇不出声——完全不出声
默数的练习过程也是提高孩子注意力的稳定性。
3、看一眼报总数
当孩子能够默数之后,我们可以用计数小棒和孩子玩一个“看一眼报数”的游戏。
游戏很简单:例如父母抛出5根小棒,孩子在2秒内立马报出是5;
这个可以增强孩子对数量的敏感度,也可以提升孩子注意力的另一个品质——注意力的广度(不是一根一根看,而是整体看)。
注意:这个游戏建议只是在10以内的。因为10以上太多了,一眼根本看不出来。
但通过这个游戏延伸,是孩子理解大数和数位的好契机:
小棒太多一眼看不出来怎么办呢?
我们可以拿一根橡皮筋,将10根扎成一捆。而这个时候,就可以给孩子建立数位的概念,1捆就是10,2捆就是20,以此类推……如果我扔出6捆,就是60根,一眼就能看出来,不需要一根一根数。
接着,就可以进行捆和根的组合。如果扔了1捆和1根,一眼就能看出是11,如果扔了3捆和2根,一眼就能看出是32,不需要一根一根地数。
这个游戏,是可以和孩子相互玩的。
父母摆,孩子来说数;也可以父母说数,请孩子摆出来。
孩子在这个游戏中,能很轻松地理解11的两个“1”含义是不同的,前面的“1”代表的是1捆,10根,后面的“1”代表的是1根。数位的理解是孩子进退位加减法的根基。
例如7+5=?
就是将7根小棒和5根小棒合在一起,数量太多看不出来,可以从5根中先取3根和7根捆成一捆。剩下还有两根,所以是12。这就是“凑十法”。
例如11-8=?
就是要在1捆和1根的小棒中,取走8根,1根不够,就必须把1捆小棒拆开。从拆开的10根里取走8根,剩下的2根和1根一共还剩3根。这就是“破十法”。
回头看前文的孩子,尚未理解数位,也不理解“借”是什么意思,而妈妈的引导语是“借1”而不是“10”,再继续孩子可能还会问:借1个也不够啊……
我不赞成孩子过早开始学竖式、背九九乘法表,并非这些知识跨越年龄,而是孩子尚未达到这个理解阶段。
我也不赞成0基础入学,等着老师教,认识开启不够的孩子即使到了入学年龄,课堂的知识对于他来说也是超纲的。到时候父母只能感慨,不做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
我们和孩子重新开始数数吧!因为这是最重要的数学启蒙。
诗酒田园丁,教育学硕士,和万千年轻父母一道,成为诗意的园丁,在家里快乐地种金子,而不是在哭声中种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