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抖音(抖音)经常被舆论的风波排挤,今天不想谈论那个话题,只想说过去几年抖音(抖音)到底对我们做了什么恶行。
据QuestMobile统计,国内移动互联网月活跃用户规模较2019年末增长1700万,达到11.56亿。所以,这篇回答恐怕会得罪不少人,其中就有一些是刚刚刷完抖音的。
即使如此,笔者仍然要明确的指出:从对个体的价值上来讲,这完完全全就是一款垃圾APP,并且它对个体的危害程度,令其他软件望尘莫及。
这里不想说抖音的内容质量普遍多么低劣,传播的价值观又是如何的扭曲这些老生常谈,而是想从更高级的角度诠释下,也就是以抖音为首的短视频平台们,是如何一步一步摧毁个体的意识形态,进行扭曲社会的。
笔者归纳出它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成瘾性
近几年短视频开始流行,并迅速取代文字,占据了信息媒体的最大份额,这其中就包括抖音的“横空出世”。
我也曾经沉迷过一段时间抖音:一个人待着很无聊,进了抖音个个都是人才,长得好看说话又好听,潜意识里发出这样的感慨——超喜欢刷抖音的感觉!
但是,这种感觉是真的快乐吗?于是我回顾了一下刷抖音和看书带来的不同快感。
刷抖音给我的感觉更像“渴”,不刷的时候很难受,很焦虑,很无聊,一旦拿起来,这些症状就立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时间飞速流逝。在刷了几个小时抖音再放下手机后,大脑会处于一种疲惫中带着麻木,同时伴随着一些反胃的感觉。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里不想分析抖音的成瘾机制,只想说我去查过毒品的“戒断反应”,虽然有些戒断毒品的反应在戒抖音时没有,戒抖音时的反应却在戒毒中占全了。
一个东西一旦成瘾,已经主要不是为了获得愉悦感,而是为了避免难受。
二、大脑碎片化
很多人以为抖音只是在占用我们的时间,或者扭曲我们的价值观,如果仅仅如此,那今天不会将抖音单拎出来批判。
还是拿自身经历来说,那段时间我沉迷刷抖音成了习惯后,某天想起来买的书还没看,开始重拾阅读的时候,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我几乎无法长时间保持专注,总是读一会就急不可耐的打开手机,瞅瞅微信,刷刷抖音,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开始以为只是短暂的不习惯,后来当我逼迫自己把手机扔到一边,准备认真阅读的时候,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我开始纳闷这个作者怎么搞的,一句话里头好几个逻辑连词,要翻来覆去看个好几遍才能明白他在说什么。作者为什么写这么多废话?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结论?
因此,刷抖音成瘾的我得出了答案:一定是作者的问题!
以前的我,读一本书再多遍,再读的时候也不会跳着看,因为我知道随着阅历的加深,每一遍都是全新的思考和收获,可现在为什么读不进去了呢?
大传播理论家马克尔·麦克卢汉有一句著名的警局:媒介即信息。什么意思呢?——是媒介,决定了信息的表现形式,而不是我们通常以为的信息本身。
文字媒体日渐衰落,短视频蒸蒸日上,这种转换从根本上不可逆转的改变了公共话语的内容和意义,因为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媒介不可能传达同样的思想。
随着文字媒体影响力的减退,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构成公共事务的领域都要改变其内容,并且用最适用于短视频的表达方式去重新定义。
看着上面两段话,是不是会有些懵逼,因为这是我从书本上抄下来的,只不过把里头的“电视”改成了“短视频”。
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什么晦涩难懂的书,它所表达的意思清晰、简洁、逻辑通顺并且一针见血。
然而,在现在的碎片化信息时代中,是没有这样说话的,这样说话没有人能听懂,这代表我们习惯了接受以抖音为主短视频的形式,久而久之我们就只能、也只愿意去轻松的接受以这种形式来传递的信息,除此之外的一切都嫌太啰嗦,也太复杂。
证据不胜枚举,比如我观察到,在这几年,加速看剧、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多了。
我的天哪,为什么要加速看电影?你有那么那么着急吗?这么着急你完全可以不看啊!
如果在20年前,有人说我们需要一个加速看电影的功能,周围人不会认为他疯了吗?
抖音带给我们的恐怖,不仅是使得我们固有的思想碎片化了,而是驱使着我们只能接受碎片化的信息,所以应该叫“大脑碎片化”。
三、教育肤浅化
如果你以为抖音为首的短视频媒体,只能侵害本就不思进取的人,那就太天真了。关于短视频媒体如何影响教育的这一观点,早在1985年,尼尔·波兹曼的在他的巨著《娱乐至死》中,已经作了非常清晰的预言。
电视提出了三条戒律并由此形成了教育的哲学:
1. 你不能有前提条件
每一个电视节目都应该是完整独立的,观众在观看节目的时候不需要具备其他知识。我们不能说学习是循序渐进的,也不能强调知识的积累需要一定的基础。电视学习者应该可以自由地选择何时开始学习而不会受到歧视。因此,你从来没有看见或听见哪个电视节目开头的时候会警告观众:如果你没有看过前面的节目,你就无法看懂眼前这个节目。电视是不分等级的课程,它不会在任何时候因为任何原因拒绝观众。换句话说,电视通过摒弃教育中的顺序和连贯性而彻底否定了它们和思想之间存在任何关系。
2. 你不能令人困惑
在电视教学中,让观众心生困惑就意味着低收视率。遇到难题的学习者必然要转向其他频道。这就要求电视节目中不能有任何需要记忆、学习、运用甚至忍受的东西,也就是说,任何信息、故事或观点都要以最易懂的方式出现,因为对于电视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习者的满意程度,而不是学习者的成长。
3. 你应像躲避瘟神一样避开阐述
在电视教学的所有敌人中,包括连续性和让人困惑的难题,没有哪一个比阐述更可怕。争论、假设、讨论、说理、辩驳或其他任何用于演说的传统方法,都会让电视变成广播,或者更糟糕,变成三流的印刷材料。所以,电视教学常常采用讲故事的形式,通过动感的图像伴以音乐来进行。这也是《星际迷航》《宇宙》《芝麻街》和各种电视广告的特点,如果没有可视性和戏剧背景,任何电视教学都不可能实现。
如果要给这样一种没有前提条件、没有难题、没有阐述的教育取一个合适的名字,那么这个名字只能是“娱乐”
尼尔·波兹曼所处的是电视媒体兴起的时代,他非常有预见性的指出电视媒体未来将会如何一步一步的腐蚀掉人类社会。
然而在我看来,电视媒体对人的侵害,还不足短视频的十分之一,在没有手机的年代,大家起码愿意读一些报纸、杂志、书籍,现在呢?我去坐地铁时,地铁上的所有人,请注意是所有人,都在刷抖音。
我对社会科学虽钻研不深,但也算涉猎较广。每当他们提到一个跟我记忆有所冲突的理论时,我就立马用阅读软件去查,结果十有八九都是老师错了。如果在我熟悉的领域,他们犯的错是如此的离谱,又如此的常见,那么是不是可以合理的推测,从概率学上来说,在我不熟悉的领域,他们的错误也不曾少犯呢?
以上三点危害还只是沧海一粟,实际上不止以抖音为首的短视频,任何热衷于传播碎片化信息的媒体都难辞其咎。当然,毕竟是市场选择,他们的用户也不清白。实际上不是只有违反道德和法律才算作恶,它们没偷没抢,没向社会强制收费,也按时向国家纳税,但它们做了更恶劣的事。
它们使人不再是人,而是异化为只懂得追求短暂欢愉,拒绝微小痛苦,排斥任何思考,最终沦为只知出卖劳动力,生产商品赚取报酬,再用报酬去兑换更好商品的工具人。
我们的物质生活空前繁荣,我们的精神世界一片荒原。
英国作家阿道司·赫胥黎在他1931年创作,领先时代100年的著作《美丽新世界》中鞭辟入里的指出,我们的文化正在成为充满着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真正的死亡,不是被消灭,而是被同化。
最后,我想以赫胥黎书中的一句名言作为结尾:
让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