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八月己丑日,清皇宫内突然传出一个惊人的消息:雍正皇帝死了。
这一消息传出,王公大臣们都纳起闷来,因为昨天圣上还理朝政,谈吐自若,红光满面,一夜之间,怎么就死了呢?一时间,朝野上下议论纷纷。这个说,这是急病暴毙,来得快,死得快。那个说,皇上才五十八岁,正气方壮,哪能一下子会死呢?也有的说,皇上施政过于严酷了,不晓得树了多少仇敌,说不定这是被人刺杀了。甚至还传了说,雍正入殓的时候,是一具无头的身躯,内务府派人到崇文门外银楼祷了个金头颅,装入棺内的。一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正史也从来没有道出雍正的死因。
这里说一说流传民间的雍正暴死秘史。
雍正帝胤禛自登基以来,进一步用武力残酷镇压各地的农民起义,消灭边疆各少数民族的反清力量。他当太子的时候,深居雍亲王府(即现在的雍和宫)内,他身旁拳养着几十个能人保卫安全;又集聚了大批武艺高超的奇人,干着侦探逻察、戕害异己的事,这就是当年妇儒皆知的“血滴子”。血滴子是一个强有力的特务组织,它有“眼线”散在全国各地。京畿内的王公大臣,各省上自督抚大臣,下至州县小吏,任何人的一言一行,都逃不过血滴子的耳目,一有动静很快就可上报雍正,所谓“万里之外,有如睹面”;如果对朝廷稍有不满,说不定一夕之间就人头落地。一提起血滴子,全国上下谈虎色变,不寒而栗,无人敢议论朝政;就是在住所家宅说些私家话,也不敢说什么过格的戏言。这里有则事例,可见雍正通过血滴子明察暗访,如何对于“朝野细故,无所不知”了。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大兴文字狱,史书上均有记载。如康熙时庄廷珑修明史狱,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狱,乾隆时新会举人王锡贯删改《康熙字典》狱等。雍正时期,有一件汪景琪案,案情是这样的:汪氏浙江人,豪迈有才气,任礼部主事,著《西征随笔》。因作诗讥讪康熙,被杀头示众,妻子发往黑龙江为奴,亲兄弟、亲侄子革职。发遣宁古塔。还有一件是查嗣庭案:查氏是浙江人,任礼部侍郎,主考江西时出考题有“维民所止”一题,谓其“维止”是取“雍正”二字而去其首,被捕后病死狱中,但仍戮尸示众,儿子被杀死,家属流放。第三件是与雍正暴死传闻有关的吕留良案:吕氏号晚村,浙江人。明亡后,自称“故国逸民”,不肯降志。其著作里充满反对满清言论,又与鼓动起义反清的曾静过往甚密。曾静事发,吕氏及其全家全遭杀戮,就连卖吕氏著作的书商也株连被杀。可怜只有吕氏的一个幼小孙女,被门人某公藏匿起来,才免遭于难,后被某公认其为义女,抚养成人。某公平时交往的人士,多是些明代的遗民,还有不少奇杰之士。其中有一虬髯客,与唐代杜光庭撰《虬髯客传》中的虬髯客同名,想是豪爽侠客因袭的缘故吧。此人善击技,精剑术,肝胆义气,路见不平,常能拔刀相助。一天某公请虬髯客小酌,酒足之后,某公劝虬髯客广收门徒,传授技艺,也好做番事业。虬髯客答以技艺不能妄传匪人,传给有志之士,才是平生的心愿。过些时候,虬髯客又来,某公集合他的亲友子弟和诸多门人,让虬髯客从中选择徒弟。虬髯客目视各个人等,没有一个中意的。最后看见廊下站一妙龄女子,容颜秀丽,但透有刚毅之气,惊问:“这是哪家姑娘?”某公答道:“在下的义女。”虬髯客双手合十道:“请公将姑娘赐我做徒弟怎么样?”某公欣然应允。从此,虬髯客悉心教诲,始传技击,继传剑术。这姑娘虽然年幼,很有神力,数年之后,功夫学成。虬髯客赠名叫侠娘,时年一十八岁。
侠娘的祖父及父母等曾惨遭雍正杀害,她自幼即立志要报这血海深仇。如今武艺练成,有了刺杀雍正的本领,只等伺机行动了。不多久,趁师父虬髯客返回山东故里之机,侠娘辞别了义父,漫游各地,投师访贤,再增进武艺。一天到了河南少林寺,拜见主持僧,探讨拳术,交谈间主持僧得知侠娘的身世,感念她复仇的壮志,授与种种秘技,并一再教导侠娘道:“看你身怀高技,复仇不难。不过你的仇人不同一般,并有侍卫、异士日夜守护。你孤单一人,独力难支。不如觅得一二助手,相助于你,再图谋不迟。但有一点,日后如遇到英俊少年,千万不要萌生邪念。如果惑于儿女之情,前功就尽弃了。”侠娘受命拜谢,告别少林,北上山西地面。行途中因盘缠缺少,于是于集市上拉场卖艺,讨钱应用。有些不知好歹的江湖人等,欺她少年女子孤独荏弱,下场与她角斗,三五回合,都败在侠娘手下。几个月内竟没有遇到一个势均力敌的对手。一天有一僧人携带金银来到武场,愿与她交手。并声言“胜则赠以千金,败则当娶为妇”。侠娘听完此话,既羞得红晕满面,又气得蛾眉倒竖,交手就使出少林绝技,将僧人打翻在地。僧人爬起来连连作揖道:“原来是师妹,冒犯冒犯,一家人不认得一家人,恕我无理了,请师妹原谅。大丈夫一言出口,驷马难追。这些金银留师妹一路做盘费吧。”说罢,将所携的金银全部赠与侠娘。从此,侠娘的名声大噪,方圆数百里都知道这位武艺高强、众人难敌的奇女子。早有侦察眼线密报雍正,并说使娘是吕留良的后代,如不早日铲除,必有后患。雍正向左右问计,有人献计说:侠娘武艺高超,不是一般人所能制服的。据说她喜欢与文人来往,不如派一少年文人用儿女之情,先笼络过来,然后再计议不迟。雍正从计,即诏张廷工等一班文官,如此这般下了旨意,并宣称“谁能娶这个侠娘为妻的,赏赐高官厚禄。”张廷玉退朝与幕僚们商议,有某甲接了旨意、原来某甲认得一士人,是吕留良某门人的同族,侠娘年幼时曾与这个士人同窗读书、以士人的翩翩风度和总角之交,定能博得侠娘的芳心。这叶侠娘浪迹景州、沧州一带,士人赶到,二人见面,免不了畅叙幼年情谊。果然侠娘心有所动,但有终生不嫁、立志雪仇的誓言。不过想到此番进京行事,一个孤身女子,难免被人怀疑。不如与士人假称夫妻,以障人眼目。于是向士人吐露虽有爱慕之情,但不能委以终身,只能做名义夫妻,实以兄妹相待。士人也表示既能真诚相待,何必强做友妻。过了不多久,二人到山东拜见了虬髯客。虬髯客先是怨侠娘不图大事,只重私情。经侠娘表白真情后,这才放心。又介绍了女徒鱼娘,以助侠娘。鱼娘妩媚动人,性格豪爽。二人相见,情同姊妹。鱼娘见士人文雅中透有狡诈,而且举止也很诡密,于是私下劝告侠娘万分留意,以防不测。这使侠娘有所警觉,行止间疏远士人。士人见侠娘一反常态,生怕暴露身份,竟然不辞而别,不知去向。士人的行止蹊跷,使侠娘更生疑窦。一天,钦命捕捉侠娘的差役蜂拥而来,幸而侠娘、鱼娘因事外出,没被捕获。鱼娘道:“此处不是久留之地。不人虎穴,哪得虎子,宜早进京,相机行事。”二人结伴到了京城。
没料到在旅店内又遇到士人。只见士人形容憔悴,衣服褴。士人哭诉落泊京都,无依无靠,早晚要冻饿而死,后悔此前不忍依会快娘,所以只身离去,不告而别。侠娘出于怜悯,再收留了士人,仍然假做夫妻。只是侠娘来往书信,统交士人办理。在这期间,侠娘曾儿次深夜人宫侦探情况,但让人不解的是,每次人宫,总是戒备非常真严,像是早有防范。一天傍晚,士人正写好一封书信待封,恰好有友人来招相约而去,急忙间将书信放在案头。鱼娘一时好奇,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封汇报侠娘行迹的密信,送交某大员亲启的。鱼娘大警,看来事态已经分明,有个坐探日月相伴,随时随地可能发生意外,急忙告诉侠娘。两人决定当晚由侠娘入宫行事,鱼娘留在店内稳住士人。天刚三更,士人大醉而归。睹见只鱼娘一人独坐,侠娘不在店内,于是顿生邪念,趁着酒意,用语言调戏鱼娘。鱼娘按住心头大火,勉为相劝,拖延时间,只等侠娘行事归来处治。但士人步步相逼,强行无礼。鱼娘无奈,挥剑将士人刺死。然后匆匆收拾行囊,飞步直趋宫中,等到越墙追入宫内,只见宫中火把四起,人声鼎沸,乱作一团。不时传来“拿刺客”的喊声;又听得相互传递“皇上归天”的旨意,召见大学士火速人宫议事。鱼娘知道侠娘已经得手,宿仇已报,大功告成。不敢怠慢,急忙转身出宫。巡逻者只见房上人影晃动,鸣枪射击,鱼娘早已溜去。鱼娘在城外等了一会儿,不见侠娘的踪影,鱼娘怕节外生枝,不得不一个人乘夜奔向山东。这时师傅虬髯客已死,鱼娘来到师傅的坟上大哭一场。然后又返回老家。
时间一晃就是十年。这天,鱼娘游玩泰山,当她登上山顶的时候,忽然看见顶上有一位长发女郎,她定神一看,正是当年在皇宫行刺雍正帝而与自己离散的侠娘。故友相见,格外欢喜。她们俩结伴畅游天下,奔四川,走苗疆,人西藏。后来人们就不知两位侠女子的踪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