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的生活习性(科学汇 | 小蜗牛,大奥秘)
讲解人: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六年级科学老师 章利洋
“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阿嫩阿嫩绿地刚发芽。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啊,一步一步地往上爬。”相信每个人的童年都听过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蜗牛与黄鹂鸟》。我们常常能在阴暗潮湿的土壤中看到拖着笨重的壳、缓缓前行的蜗牛。在教科版一年级与三年级的科学课本中,也涉及到了观察蜗牛的内容。那么,就让我们来好好地认识一下蜗牛。
蜗牛的身体结构
蜗牛从分类学上来说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种类有约22000种。蜗牛的身体主要分为壳、触角、眼睛、头、嘴、腹、尾几个部分。
蜗牛的头上有两对触角,一长一短,位于头部上方较长的一对触角上有眼睛。蜗牛的视力很差,因此需要借助触角感知周围的情况。它在地面上爬行时,会伸展开自己的触角四处探查,当触角碰到障碍物时,便会改变原来运动的方向。小触角具有嗅觉功能,可以利用它来帮助寻找食物。
蜗牛的触角下方开有一口,这就是它的嘴巴。我们知道鲨鱼、老虎等动物的牙齿很锋利,咬合力惊人,但你知道地球上牙齿最多的动物是什么吗?正是看起来不起眼的蜗牛!在蜗牛的嘴中有一条锯齿状的舌头,上面分布了密密麻麻的细小的牙齿,据统计约有26000颗牙齿之多!这种结构叫做“齿舌”,在很多软体动物(如鲍鱼)上都能看到。在进食时,齿舌就像锉刀一样将食物磨碎,送入腹中。
蜗牛的腹部有宽大的腹足,我们常常能在蜗牛爬过的地上看到它留下来的白色黏液,这正是腹足分泌的。黏液能够起到润滑作用,帮助蜗牛爬行,避免腹足与地面直接摩擦而受伤。
蜗牛背上有螺旋形的壳,当它遇到危险时,就能将自己的躯体缩如壳中,起到保护作用。在冬天时,蜗牛还会分泌一种黏液,这种黏液干后会形成一层薄膜,将壳口封住,从而更好地保持壳内湿度。
蜗牛习性
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多腐殖质的环境中。它对于光照比较敏感,喜爱昼伏夜出,当我们饲养蜗牛时,应当避免阳光直射,保持好饲养环境的湿度。我们可以在饲养箱中先铺一层粗砂,再铺上一层潮湿的土壤,放入一些树枝和落叶,这样就营造好了蜗牛喜欢生活的环境。蜗牛是杂食性动物,尤其喜欢多汁瓜果和绿色植物的叶片,每天傍晚可用菜叶、青瓜等食物给蜗牛喂食,第二天清理出食物残渣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