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1613—1682年),本名绛,乳名藩汉,后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1、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语出(清)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尽管天近黄昏,但壮心不已的苍龙仍要聚云播雨;尽管春天将尽,老当益壮的树木还要花开满枝。比喻拥有雄心壮志的人,即使在老年也可以有所作为。
2、情同金石,义薄云天。
出自清·顾炎武《蒋山佣残稿卷二》。金石,比喻坚固。薄,迫近。情谊像金石般坚固,义气之高可达九天。
3、非其有不取,非其力不食。
出自清·顾炎武《〈莱州任氏族谱〉序》。不是自己所应占有的东西绝对不去取;不是自己的劳动所得绝对不吃。
4、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
出自清·顾炎武《秋风行》。人的一生中富贵荣华十分短暂,就像那白马跑过门缝一样;只有光荣的名誉才能万古流芳。
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出自清·顾炎武《日知录·正始》。国家、民族的兴盛与衰亡,每一个人民都有责任。
6、君子之学,死而后已。
出自顾炎武《与人书》。君子对于学习的热爱,直到生命的完结,才会停止。
7、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出自顾炎武《与人书》。人们的学习,如果不能每天进步,那么就会每天都退步。
8、作气须先鼓,争雄必上游。
出自清·顾炎武《上吴侍郎阳》。振作勇气需靠鼓舞,想要争雄,就需名列前茅。
9、自觉分寸长,用之终已短。
出自清·顾炎武《岁暮》。方寸长,很不错,了不起。自己觉得了不起,但实际用起来还是有短处。
10、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出自清·顾炎武《日知录》。一个人读书治学,既不能因自卑而怯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也不能因狂妄自大而信口开河。也就是说,读书治学要有客观冷静的态度,既要对自己的观点有信心,也要有谦虚地接受别人合理见解的雅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