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文原句:同上(初中二年级上册第20课后)
(二)文化因素:出自明袁宏道《解说集之四·尺牍·张幼于》:“见从己出,不曾依傍半个古人。所以他顶天立地,今人虽讥讽得,却是废他不得。”
(三)文化内涵:引文的内涵是:他(袁宏道)所写的文章,见解全是出于自己的见解,不曾有一句话是出自古人。所以说他是“顶天立地”。今天虽然有人讥讽他的主张,但是废除不了他的主张(因为他的主张是正确的)。
读了这段引文,读者一定要问:袁宏道是什么人?为什么他的主张是正确的?请看下列介绍:
明朝万历二十七年,袁宏道进京任京兆尹教官(“京兆尹”是国都地区的行政长官)。后来他又任国学助教。这时他和袁中道相聚论学,反对当时有一派叫“前后七子”的贵古贱今的模拟文风。这种文风认为今不如昔,大家作诗一定要模仿古人。
而袁宏道派则提倡“性灵说”,主张作诗文应该“独抒性灵,不仿古,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有一次袁宏道给他的挚友张幼于写信谈到自己作诗时的情景:“胸中浩浩如涨水忽决,云卷雷奔”,即所写的诗中的见解,像大河涨水能决了堤坝那么汹涌,象电闪雷鸣中的大雨从天上倾泻下来。每一句诗都出自自己的胸臆,而没有一句是亦步亦趋学别人的。
接着他又说的话,就是前面的引文中所表达过的“写诗一定要当‘顶天立地’的人”,不当“模仿古人”的人!这样就又有一个新的问题产生,即“模仿古人”到底对不对?
我们的传统文化对这个问题很早以前就有回答,即“方中有法,法中有方”!什么意思?就是:你从小所阅读的每一篇文章都叫“方”。和中医所开的药方一样。“方中有法”,就是你从小所阅读的每一篇文章中都有“写文章的方法。”那么“法中有方”呢?就是你把所读过的那些文章中的写作方法都熟悉了,也就不自觉地会写一些文章了。
你不自觉地记住的那些方法,就是“法中有方”的“法”;你不自觉地会写的每一篇文章,就是“法中有方”的“方”。再举一个大家都熟悉的话,叫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吟诗”!
为什么“熟读了三百首”就会吟诗了呢?因为“方中有法”,也就是每一首诗中都有写诗的方法,你自觉地读了,实际上你是不自觉地接触了“诗中的写诗方法”。一遭生,两遭熟,你就会“吟诗了”。你接触到“三百首之多的写诗方法以后”,这“三百首之多”的“写作方法”,就是“法中有方”的“法”,你所会“吟的诗”就是“法中有方”的“方”。
笔者这样说了“方中有法,法中有方”之后,读者一定会觉悟到:实际上读过一些文章(或诗)之后会写文章(或诗)的人,都是不自觉地进行了模仿!这些“不自觉地进行了模仿”的人,都是“没有经过名师指导的人”。如果你从上小学一年级时就遇上了名师,她一定会从一年级起就教给你“如何模仿你所读过的文章”。
为什么呢?因为凡是名师都知道“方中有法,法中有方”乃是学习写作的规律。懂了这个学习写作的规律,就会有意识地读书,有意识地思考“这篇文章为什么这样开头?为什么那样结尾?”“为什在这里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总之好多好多你都会问一个“为什么?”问的多了,自觉地掌握的多了,你就会自觉地“这样写文章了。”
这时你可能又会产生疑问,即“笔者说名师会教给你自觉地模仿”的那番话,是不是与袁宏道反对“模仿古人”有矛盾?笔者说:“没有矛盾?”因为我说的“让你有意识地模仿”,那是在你读小学或初中不会写文章的时候。而袁宏道所反对的那个“前后七子”贵古贱今学派,他们已是能讽刺大学问家袁宏道的“专家学派”。作为“专家学派”提倡“一味地模仿”就是“倒行逆施”了。因为写文章是发表个人见解的,所发表的见解是对当前的社会有益的。你作为一个学派,不提倡写作“各抒己见”,而提倡“当古人的传声筒”,这如何能符合“写作的要求”?所以这“贵古贱今”的学派是不可取的。
说明:为了帮助中学生家长顺利地为自己的孩子答疑,帮助中学新入职的教师查找资料,帮助高年级学生顺利自读,本《随笔》将对这些含传统文化因素的名言警句做一些讲解。敬请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