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是一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材料,看上去还有些低端。但实际上是极为复杂的材料。要求高就是含有高科技的内容了,从它的制品设备技术和材料科学的技术都需要不断地完善。
在中国的混凝土工程的领域里还是存在着许多令人惊悚的问题的。对于高铁建筑大多数人都可能持积极的态度,但在内行看来是有很多的问题的,未来的维修的成本也是巨大的。何况高铁建筑的标准在混凝土工程里已经是要求最严的。缺陷的混凝土工程可能会有难于预计的庞大维修费用,在我们这个人类历史上难以匹敌的混凝土工程量的中国时代,要尽量少留下未来的负担
住宅工业化PC体系已经在中国推了若干年进入到推广高潮,它的质量也是堪忧的,质量的问题来自人机料法环的组织存在的各方面的问题。一个混凝土工程,一个混凝土建筑是需要集体的智慧融合是需要很多门类专家,甚至如同阿波罗工程一样细分化领域的专家,需在在一个有全面视野的组织下,需要搞人机料集合的专家来组织完善各自部分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而后人员管理必须执行到位,才能在质量都能达到设计标准,而且需要在市场的要求下,在一个国家行业的经济系统里可以立足。
如果在政府强推下,推广了不合适的系统,更会被中国人玩成灾难,因为中国建筑的潜规则就是偷工减料,再加上从业人员素质的问题。可以想象,多数人的态度都是路易十四的名言,apre moi ,le deluge !国家政府部门的决策取决于一群专家。而专家的思想来自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实践和对每一个分支部分的关注和深入研究。我们也许不缺乏分项专家,可更缺乏能了解和整合人机料的交叉学科的专家。而现在已经走上了一条风险丛生的道路。既没有效率,又缺乏质量的道路。
首先是建筑的体系究竟是什么样的体系?梁板柱之间的结构形式,连接方式。节点的连接工艺和材料的运用还有工法,以及工艺的严格执行。中国的住宅工业化领域。吸取了西方国家欧美和日本的类似设备和一些住房工业化经验,而没有到了解到人家的全生态系统和这个在中国系统的适应性。忽视了对每一样技术的系统化完善。
以现在的设备技术,其实是半手工而非全机械化,
就是把大部分公司现浇变成预制。而且目前的主流技术根本没效率,看上去十分热闹,十分现代化,但实际效果很低,效率很低,效果根本达不到。尤其是直接从德国引进的设备效率更低,投资极为不划算。住宅工业化建设体系是十分复杂的,工艺和材料都要相配。甚至我们在人机料的结合中复杂工艺的都可能不适应中国的劳动力的素质。而要尽可能把难度留给机器而不是人,人是不可靠的。索泰美可斯即使从设备角度提供了新的设备技术和工艺,但也要更好地建筑体系配合才能更有效率,而这一点就更难,建筑领域的标准不可能不慎重保守地前行。而我们在体系上保守,而在成型技术落后的情况下,就已经是没有何优点了,无怪乎导致怨声载道.甚至是说装配式是灾难的说法了。
但至少索泰美可斯的提倡人机料整合和开创革命性的准3D成型设备技术将会为中国混凝土成型带来超越时代的进步。世界需要进步,中国的混凝土技术需要新的变革。
我们要对得起时代,要力图用高科技弯道超车,优化设备和工艺。勿让后人在大建设期过后的年代里,在一片废墟中回想和咒骂我们的今天。苍凉一声雨霖铃,悲歌一曲混凝土。